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树病害

果树病害


苹果斑点落叶病
• 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展叶不久的幼嫩叶片,也能 为害嫩梢和果实。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以后中 心有一深褐色小点,其周围有深褐色环纹,状如 蛙眼。天气潮湿时,病斑正反面均可产生墨绿色 霉状物。发病后期,病斑部分或全部呈灰白色, 其上散生小黑点,有的病斑破裂或穿孔。秋梢嫩 叶发病最重。枝条以内膛一年生枝或徒长枝易发 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青果, 较少为害熟果。在叶片及中 脉上散生或群生圆形、突起 的小黑粒,青果受害,多在 抽蕾后2-4周开始出现,初 期斑点红色或棕色,突起于 果面上,以果端弯背部分为 多,斑点变成小黑粒成堆聚 生,造成果面粗糙不平。
香蕉黑星病防治措施一
一、每年春雨来到之前,清除蕉园病叶、枯叶减少 初侵染源,生长期最好每月割除重病叶片一次。
• 发病特点 以菌丝在叶、枝或芽鳞中越冬。春季分 生孢子从叶的皮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以叶龄20 天内的嫩叶易受侵染,30天以上叶不再感病。 5月上旬至6月中旬,果园上空的孢子数量最多, 引致春梢、叶片及秋梢大量发病,早期落叶。凡 春雨早、次数多则此病发生重。夏季高温多雨, 如园中枝叶郁闭,树势较弱,病害发生加重。9月 份以后,果园还会出现1次孢子量高峰,加重秋梢 病情,造成叶片早落。品种以红星、玫瑰红、元 帅系列易感病;富士系列、乔纳金、鸡冠等发生 较轻。
黄龙病
• 初期的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 中出现1-2条或多条的发黄枝梢, 叶质硬化、无光泽 • 春芽萌发较早,新梢短而纤弱, 病叶细小狭长,硬化,主侧脉绿 色,其余部份为淡黄色或黄色。 • 开花早,花多,花朵往往多个聚 集成团,极少数能结些果。病果 小,果皮光滑,畸形,无光泽, 味酸,果皮着色时黄绿不均匀或 在果蒂附近变橙红色 。
二、合理密植,使蕉园通风透气;水田蕉园应采用高 晆深沟,雨天排水迅速。
三、在发病初期或从现蕾前一个月应施药防治。苗期应选用保 护兼治疗剂进行防治如达霜宁,甲托SC进行防治.
四、现蕾前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丙环 唑喷雾(蕉叶尽量正反两面喷雾)2~ 3次,每隔20天左右喷一次。
香蕉黑星病
──又称黑斑病、黑痣病、雀斑
黑痘病防治方法
翠喜、
白腐病
• 俗称水烂 或穗烂, 主要危害 果穗和枝 梢,也可 危 害 叶片 。 • 危 害 最大 , 造成损失 最重的一 种葡萄病 害
白腐病症状(一)
• • 多在叶缘、 叶尖或破裂 处发生 深浅不同的 同心轮纹, 后期病斑干 枯易破裂 潮湿时,在 叶背和叶脉 两侧产生稀 疏的灰白色 至灰黑色 小粒点。
白粉病
• 症状 • 主要为害花序,嫩叶及幼果, 初出现一些分散的白粉状小斑 块,后成一片白色粉状霉层, 霉层下的组织逐渐变褐坏死。 • 花柄及萼片最易感病,基部先 变褐,后引起落花;叶片 背 面先出现症状,霉层多发生于 中脉区。
发病规律
•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温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施氮肥过多,枝叶组织柔软,易感染白粉病。花 期遇有夜间冷凉或高温高湿交替,常引发 • 流行。
柄、果梗、嫩梢等,春季危害严重。枝梢干枯,停 止生长,萎缩,甚至死亡。 • 果实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病害。
黑痘病症状(一)
• 幼果染病初现深 褐色圆形小斑点, 后逐渐扩大成圆 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中央灰白色, 上生黑色小点, 边缘具紫褐色晕 圈,似鸡眼状。 病斑多时可连成 大斑,后期病斑 硬化或龟裂。
• 防治方法 • 药剂防治要从开花初期开始喷药,药物可以选用
甲托,多菌灵,苯醚,腈菌唑等
流胶病
• 症状
• 茎干上,首先出现褐色病斑, 后变黑色,流出胶液。病斑环 绕枝条后,病部以上部分枯死。 病斑向下不断扩大。如果是幼 树,最后可致整株枯死。
• 发病规律 • 高温、高湿、雨水多,果园郁蔽不通风,适于此
• 发病规律 • 介体木虱发生数量大,则病害将严重发生 流行。
• 防治 • 挖除病株,防治柑桔木虱 ,药剂即可选用 吡虫啉或啶虫脒类的。
苹果褐斑病
• 症状 苹果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先在树冠下部和内 膛的叶片上发生。叶的病斑初为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轮 纹型,针芒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病斑。三种病斑都使叶部 变黄,但病斑边缘仍保持绿色形成晕圈。 发病条件 1.气候:凡春雨多、秋雨早的年份病害要大流行。 2.品种:金冠、富士、北斗、红玉、元帅最感病;国 光、祝光、柳玉等较抗病。 3.树势:弱树、老树、树冠郁闭的果园,发病重。土 层厚的果园病轻,土层薄的病重。 在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喷药3次。未结果幼 树可于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中旬各喷一次,多雨年 份8月结合防治炭疽病再喷一次药。
霜霉病发生特点
• 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或 随落叶在土中越冬。 • 一般5月份开始发生,67月和9月达到发病高峰。 • 潮湿、冷凉、多雨、多 雾露的天气发病重
霜霉病防治
•防治配方:金雷、酉酰 玛啉、
炭疽病
• 又名晚腐病,是 葡萄成熟期引起 果实腐烂的主要 病害。 • (25-28)
炭疽病症状(一)
炭疽病 图
• 花穗期易感病。
开始侵染
不表现
幼果期
开始发病
果实着色
发病高峰
果实成熟
越冬藏身
病果、穗梗、枝蔓
炭疽病防治(一)
•防止果实日灼(日灼后易发病); •冬季修剪后清园并烧毁病残体; •果穗套袋;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 通风透光。
炭疽病防治(二)
• 防治方法: 诺炭宁 、翠喜、炭高
黑痘病 • 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叶片、叶
• 防治
• 第一次在春芽萌发时,第二次是在谢花三分之二 时 ,防治药剂可选三唑类
黑星病
• 症状:
• 多发生在将近成熟的果 实上。初呈紫红色圆形 小斑,后呈红褐色至黑 褐色,边缘稍隆起,中 间凹陷,灰褐色至灰白 色,其上长有很多小黑 粒。 • 枝梢和叶片也能受害, 其症状与在果实上的相 似。
• 发病规律 • 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在闷热的 天气尤为严重。 密度大,不通风,发病也 较重。 • 防治 • 在落花后一个半月内要进行喷药保护幼果, 药物可以选用三唑类杀菌剂,特别是氟硅 唑类的。
南北果树病害
• 南方 香蕉
芒果
柑橘
葡萄
北方 苹果(梨)
葡萄
2
香蕉叶斑病─香蕉的头号杀手!
黑 斑 病
煤 纹 病
症状:常见的有褐缘黑斑病、 灰纹病、煤纹病 被害后的蕉叶枯蒌快,出现 未老先衰现象,并导致蕉果 细小,品质低劣。
灰 纹 病
防治方法
一、每年春雨来到之前,清除蕉园病叶、枯叶减少初 侵染源,生长期最好每月割除重病叶片一次。
香蕉花叶心腐病图片一
烂丫病(水肿病)
• 症状 • 嫩叶最易受害,初出现黑褐色小斑 点,逐渐成大的枯死斑,病部易破 裂或脱落穿孔。 • 嫩梢受害后出现淡黑色下陷病斑, 若环绕嫩茎一周,可使病部以上的 枝条枯死。 • 小花受浸染后花瓣变黑褐色腐烂, 凋萎脱落。 • 幼果受侵染后在采收前后才出现症 状,开始时是近圆形黑色小斑点, 后成黑色凹陷的大斑。 • 炭疽病在潮湿时长出桔红色粘稠状 物及黑色小点。
香蕉枯萎病为害植株整体图片
香蕉束顶病(病毒病)
症状:病株矮缩,新抽生嫩叶狭 小,顶部叶片更为明显,呈带状。 叶片硬直并成束长在一起。病株 抽出叶片较为浓绿,硬而脆,容 易折断。在叶柄和假茎上,也会 出现深绿色条纹,蕉农称之为 “青筋”。病株常表现丛生。根 头变红紫色,根系腐烂或变紫色, 难发新根。病株一般不开花抽 蕾, ,但轴细而长,果柄弯曲, 紧缩在一起不能开展,果肉发育 不完全,形小味淡,失去经济价 值。 •4-5月为发生高峰期,吸芽带毒。
• 防治方法 ①清除菌源。在苹果树落叶后,清除枯枝落叶, 集中起来深埋或烧掉。 ②剪除病叶、病枝。结合夏季修剪,及时剪除 树冠内膛的徒长枝、萌蘖枝,这些枝上的叶片往 往发病较多。将这些病枝、叶深埋或带出果园烧 掉,以减少再侵染源。 ③药剂防治。在发芽前清园。在生长期,第一 次喷药时期在落花后20天左右,以后根据病叶发 生情况决定喷药日期,一般在病叶率达10%时开 始喷药。 重点要抓好春梢生长期的防治。在发病 高峰期,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白腐病症状(二)
• 靠近地面的果穗先发 病,受害果穗先在果 穗或穗轴上形成浅褐 色水渍状斑,逐渐扩 大,出现干枯。 • 纵裂,乱麻状。
• 药剂防治
• 在春、夏、秋梢的嫩梢期各喷一次药,药物可选 三唑类,咪鲜安和甲托等。保护幼果要在落花后 一个月内进行,
疮痂病
• 症状
• 病斑较溃疡病小,2mm 之内,一面凸起,一面 凹陷,无火山口状,表 里不穿破,外围无黄色 晕环,病叶常变畸形。 天气潮湿时产生粉红色 霉状物。
• 发病规律
• 只侵染幼嫩组织,春天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春 梢发病就重 。
──俗称“虾蕉”、“蕉公”
香蕉花叶心腐病
──上升迅猛的病害
症状:全叶呈现黄色条纹与绿 色部分相间的花叶症状,以叶 正面更明显。病株叶缘有轻微 卷曲,顶部叶片有扭曲和束生 的倾向。幼株感病,明显矮缩, 甚至死亡。心叶和假茎内部出 现水渍状病部,叶鞘变黑而腐 烂,心叶枯死,出现心腐现象。 1米以下的幼嫩蕉苗最易感病, 5-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病高峰
• 病梢症状有两种:一种是由梢顶 逐渐向下枯死,初期病部褐色、 枯死部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发 生在枝梢中部,初为淡褐色,椭 圆形凹陷,病斑环绕一周时其上 部很快干枯。 • 果实受害多从果蒂开始出现褐色 的病斑,边缘明显,呈黄至深褐 色,稍凹陷,果皮革质,会导致 全果腐烂。
• 发病规律
•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 ,一般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 生较多,故在夏、秋梢发病较多。
• 果实:染病初,产生 针尖大小水渍状褐色 园形斑点,后逐渐扩 大,稍凹陷,色泽加 深,表面生出许多轮 纹状排列的小黑点, 遇潮湿长 出粉红色 孢子团。
炭疽病症状(二)
– 果粒:软腐,易脱落 或失水干缩成僵果, 振动容易脱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