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零件的公差与配合复习题

机械零件的公差与配合复习题

第5章机械零件的公差与配合一、判断题1、完全互换的零、部件装配的精度必高于不完全互换。

2、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3、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4、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8、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具有互换性。

10、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各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11、过渡配合的孔轴结合,有些可能得到间隙,也有可能是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12、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13、内表面尺寸均为孔的尺寸。

14、φ30g6、φ30g7和φ30g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

15、任一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其下偏差16、公差是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17、基孔制就是孔的精度一定,通过改变轴的精度来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

18、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19、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15μm,配合公差为25μm,则该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

20、孔φ30G6与轴φ30g6的基本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21、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

22、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而公差只能是正值或零。

23、间隙配合不能应用于孔与轴相对固定的联结中。

24、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性质不相同。

25、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6、EI≥es的孔轴配合是间隙配合。

27、基本偏差代号为A—H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可以形成过渡配合。

28、零件尺寸的加工成本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而与配合种类无关。

29、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φ35f7与φ35f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30、数值为正的偏差必定是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必定为下偏差。

31、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就越好。

32、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33、配合公差越大,则孔与轴的配合也越松。

34、φ45H8/f7 和φ45 F8/h7的配合性质相同。

mm相当于尺寸Φ50.039mm。

35、尺寸Φ50+0.03936、一般来讲,φ80 H7比φ80p7加工难度高。

37、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尺寸,因此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越好。

38、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也可以是零。

39、轴、孔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40、对于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一定位于轴的公差带上方。

41、零件加工时,最理想的情况是按零件极限尺寸的平均值加工。

42、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是由基本偏差确定的。

43、从制造上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4、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的加工难度比轴大,所以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45、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上偏差必大于零。

46、标准公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而与基本尺寸无关。

47、配合时,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则它们形成过盈配合。

48、对于同一尺寸,公差值越大,其尺寸精度越低。

49、工作时,若孔的工作温度高于轴的温度,对于过盈配合则应增大其过盈量。

50、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其轴的基本偏差一定为负值。

51、选用公差带时,应按优先、常用、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52、若已知φ30f7的基本偏差为-0.02mm,则φ30F8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2mm。

53、最大实体尺寸就是孔或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而最小实体尺寸就是孔或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54、一般情况下,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公差等级低。

56、对于任何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57、基孔制配合要求孔的精度高,基轴制配合要求轴的精度高。

58、孔与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59、一光轴与多孔配合时,应当选用基轴制配合。

60.凡间隙配合,孔轴间必出现松动。

61.从制造上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62.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上偏差必大于零。

63.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64.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因此轴承内径与轴颈的配合应为基轴制,轴承外径与外壳孔的配合应为基孔制。

65、形位公差用于限制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其研究对象是要素。

66、设计形状公差项目时,一般不使用基准。

67、形状公差带不涉及基准,其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与基准要素无关。

68、实际要素即为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即为中心要素。

69、圆度公差对于圆柱是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量取,而对圆锥则是在法线方向测量。

70、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线轮廓度来解决面轮廓度的问题。

71、同一要素的形状误差包含在位置误差之中。

72、最大实体状态是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

73、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框格箭头应与被测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74、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但不具有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75、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并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76、轴键槽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都为中心要素。

77、直线度的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78、平行度、对称度和同轴度项目中,被测和中心要素都有面对面、面对线、线对面或线对线的情况。

79、由于形状误差是单一要素,故标注形状公差项目时不需基准。

80、位置公差就是位置度公差的简称,故位置度公差可以控制所有的位置误差。

81、对同一被测要素给定相同的公差值,全跳动比圆跳动要求高。

82、平面度公差包含了直线度公差,所以直线度误差反映了平面度误差。

83、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和形状。

84、形状误差数值的大小用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85、圆柱度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是相同的,只是前者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后者的轴线是浮动的。

86、一般说,同一被测要素的形状公差小于位置公差,定向公差小于定位公差。

87、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相同。

88、平行度和垂直度可以视为倾斜度的特殊情况。

89、圆度和同轴度都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实际要素,所以二者可互换使用。

90、对同一要素给出相同公差值,圆度比圆柱度要求严格。

91、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是相同的,所以两者控制误差的效果也是等效的。

92、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93、设计时,对于同一尺寸精度等级的表面,轴的粗糙度值应比孔的小。

94、表面粗糙度的取样长度一般就是评定长度。

95、零件表面粗糙度数值越小,一般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越高。

96、表面粗糙度值越大,越有利于零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的提高。

97、若零件承受交变载荷,表面粗糙度应选择较小值。

98、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标注表面。

99、粗糙度值越小,表面越粗糙。

100、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101、从加工或装配角度讲,凡是间接获得或最后形成的尺寸即为封闭环。

102、尺寸链是由封闭环和组成环(增环、减环)组成的。

103、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封闭环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104、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105、当所有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06、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107、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108、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最重要的尺寸作封闭环。

109、在尺寸链中,增环增大时封闭环增大,减环减小时封闭环亦减小。

110、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111、由于封闭环的重要性,因此封闭环的精度是尺寸链中最高的。

112、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113、组成环包括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114、在装配尺寸链中,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影响装配精度。

115、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能保证零部件的完全互换性。

116、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值确定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分配的公差值越小。

117、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按加工顺序确定,加工顺序改变,封闭环也随之改变。

118、组成环是指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没有影响的全部环。

119、在尺寸链计算中,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二、选择题1、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相同规格的零件B、不同相同规格的零件C、相互配合的零件2、某种零件,在装配时零件需要进行修配,则此种零件()。

A、具有完全互换性B、具有不完全互换性C、不具有互换性D、这三种都不对3、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A、大于C、等于B、小于D、大于、小于或等于4、()是表示过渡配合松紧变化程度的特征值,设计时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来规定这两个极限值。

A、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B、最大间隙和最C、最大过盈和最小间隙5、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反映了配合的()。

A、松紧程度B、精确程度C、松紧变化的程度6、将基孔制配合φ40H8/f7转换成基轴制的配合应该为()。

A、φ40F7/h8B、φ40F8/h7C、φ40H8/h7D、不能转换7、基孔制是下偏差为零的孔,与不同()轴的公差带所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的B、基本尺寸的C、实际偏差的8、()为上偏差且为零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轴制是实际偏差B、基轴制是基本偏差C、基孔制是实际偏差D、基孔制是基本偏差9、Φ30g6、Φ30g7、Φ30g8三个公差带()。

A、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也相同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同C、上偏差不同且下偏差相同D、上、下偏差各不相同10、基本偏差代号为H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a—h的轴可以构成()。

A、间隙配合B、间隙或过渡配合C、过渡配合D、过盈配合11、在计算标准公差值时,各尺寸段内所有基本尺寸的计算值是用各尺寸段的()作为该段内所有基本尺寸来计算值的。

A、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B、所有尺寸的算术平均值C、所有尺寸的几何平均值D、首尾两个尺寸的算术平均值12、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45H7孔和Φ100H6孔,应理解为()。

A、前者加工困难B、后者加工困难C、两者加工难易相当D、无从比较13、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

A、配合精度的高B、配合的松紧程C、配合的性质14、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A、基本尺寸B、极限尺寸C、基本偏差D、标准公差15、作用尺寸是()。

A、设计给定的B、测量得到的C、加工后形成的D、装配时产生的16、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