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洁生产相关概念
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清洁生产暂行办法》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1、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对组织污染来源、废物产生原因及其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化的分析和实施过程,其目的旨在通过实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寻找尽可能高效率利用资源(如:原辅材料、能源、水等),减少或消除废物的产生和排放的方法,是组织实行清洁生产的重要前提,也是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和核心。
持续的清洁生产审核活动会不断产生各种的清洁生产方案,有利于组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逐步的实施,从而使其环境绩效实现持续改进。
“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因此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和强制性审核。
(1)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的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提出进一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标。
清洁生产审核以企业自行开展组织为主。
不具备独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能力的企业,可以委托行业协会、清洁生产中心、工程咨询单位等咨询服务机构协助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2)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第三款规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上述要求,以下三类企业必须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①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
②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即超标排污企业;
③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
④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3、清洁生产的目的
对于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确定企业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产品、用水、能源和废弃物的资料;
(2)确定企业废弃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确定废弃物削减目标,制定
经济有效的削减废弃物产生的对策;
(3)提高企业对由削减废弃物获得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认识和知识;
(4)判定企业效率的低下的瓶颈部位和管理不善的地方;
(5)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
(6)帮助企业环境达标,减少环境风险,加强社会责任感。
●在技改中推行清洁生产(第十九条)
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采用能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产品设计顾及环境要求(第二十条)
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
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
●将清洁生产纳入EIA(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都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在的EIA导则中,都要求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但不是强制性
要求。
●节能、节水、减排(第二十三、四条)
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业,应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
建筑工程应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
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应当采取适当政策和措施加以引导和鼓励
●监测和清洁生产审核(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当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对生产和服务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节能减排自愿协议(第二十九条)
达标企业自愿与经贸、环保部门签订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污协议,有关部门在主要媒体上公布其名称和主要成果。
4、清洁生产审核的原则
清洁生产审核是指对组织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全过程的重点或优先环节、工序产生的污染进行定量监测,找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制定方案,减少和防止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审核首先是对组织现在的和计划进行的产品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
在实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制定并实施减少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使用,消除或减少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使用,减少各种废弃物排放的数量及其毒性的方案。
(1). 废弃物在哪里产生?通过现场调查和物料平衡找出废弃物的产生部位并确定产生量。
(2).为什么会产生废弃物?这要求分析产品生产过程(如图)的每个环节。
(3).如何消除这些废弃物?针对每一个废弃物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无/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方案可以是一个、几个甚至几十个,通过实验这些清洁生产方案来消除这些废弃物产生原因,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目的。
生产过程框图:
根据上述生产过程框图,对废弃物的产生原因分析要针对八个方面进行:
①原辅材料和能源
②技术工艺
③设备
④过程控制
⑤产品
⑥管理
⑦员工
⑧废物
清洁生产审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量,达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的。
5、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按行业分,一般分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二、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可用于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本标准自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制造企业(涂装)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826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技术术语
GB11893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重铬酸盐法
GB1236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44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3.1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涂装
将涂料涂覆于基底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
3.3污染物产生指标
指生产(加工)单位量(产值、产量或加工面积)的产品产生污染物的量(处理前)。
该类指标主要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以及废渣产生指标。
4、技术要求
4.1指标分级
本标准将汽车制造业(涂装)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级技术指标: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4.2指标要求
汽车制造业涂装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汽车制造业涂装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