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元代散曲
9
《双调 夜行船·秋思》
1、主题: 、主题: 反映作者对功名利禄、现实牛活的鄙夷和不满, 反映作者对功名利禄、现实牛活的鄙夷和不满,表现其急 流勇退、与黑暗现实决绝的态度。 流勇退、与黑暗现实决绝的态度。 2、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人生如梦、 (1)大纲 )大纲——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一) 人生如梦 对酒当歌( (2)怀古、讽今——否定追求功名富贵(二-四) )怀古、讽今 否定追求功名富贵( 四 否定追求功名富贵 恬退( 六 (3)歌咏自身的处事态度和生活情趣 )歌咏自身的处事态度和生活情趣——恬退(五-六) 恬退 对比, (4)总括前曲、再度致意 )总括前曲、再度致意——对比,强调心志(七) 对比 强调心志( 3、艺术:豪放 、艺术: 感情色彩浓烈,语言泼辣奔放,意象准确而有代表性, 、 感情色彩浓烈,语言泼辣奔放,意象准确而有代表性,4、 评价: 评价: 周德清: 韵险语俊” 万中无一” 周德清:“韵险语俊”,“万中无一”。 王世贞: 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 元人称为第一, 王世贞:“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 “元人称为第一, 真不虚也” 真不虚也”。
6
元代散曲
2、王和卿: 、王和卿: (1)散曲 ) 民歌活泼而有生气 偶戏谑调笑,玩世不恭, 活泼而有生气; 似民歌活泼而有生气;偶戏谑调笑,玩世不恭, 带有俳优习气 〕《咏大蝴蝶 (2)名作 )名作——〔醉中天〕《咏大蝴蝶》 〔醉中天〕《咏大蝴蝶》 庄周梦蝶”的讽刺贪色的花花公子 花花公子。 借“庄周梦蝶”的讽刺贪色的花花公子。想象 大胆、手法夸张,语言生动,诙谐有趣。 大胆、手法夸张,语言生动,诙谐有趣。 3、白朴: 、白朴: 抑郁牢骚, 男女风情;文采婉约 婉约。 道抑郁牢骚,述男女风情;文采婉约。
7
元代前期散曲
4、马致远: 、马致远: (1)创作:现存小令一百十五首,套数二十二首, )创作:现存小令一百十五首,套数二十二首, 另有残套四首。 另有残套四首。 (2)内容:三绝 )内容: ——叹世之作、咏景之作、恋情之作。 叹世之作、 叹世之作 咏景之作、恋情之作。 双调夜行船·秋思 秋思》 天净沙·秋思 秋思》 借马》 《双调夜行船 秋思》、《天净沙 秋思》、《借马》 特色: (3)特色: 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 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 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2
元代散曲和诗文
二、散曲的兴起与繁盛 1、散曲兴起的具体原因是: 、散曲兴起的具体原因是:
(1)民间俗谣俚曲的涌现 ) (2)各族乐曲的交流与融合 ) 3) (3)吸收唐宋词成就转化而来 (4)白话形成的推动 )
2、散曲繁盛的原因: 、散曲繁盛的原因:
(1)新鲜,它和杂剧的亲缘关系 )新鲜, (2)能充分表达情感,抒发人生情怀 )能充分表达情感,
14
3
元代散曲
三、散曲与词的区别: 散曲与词的区别: 1、相同点 体制接近 、相同点:体制接近 都属于有固定格律的长短句形式。 都属于有固定格律的长短句形式。 诗余” 散曲——“词余”。 词余” 词——“诗余”;散曲 诗余 词余 2、不同点:体裁进一步解放 、不同点: 散曲在正格之外可以加衬字。 (1) 语言 ) 语言——散曲在正格之外可以加衬字。词 散曲在正格之外可以加衬字 没有这种现象。 没有这种现象。 散曲没有入声, (2)音韵 )音韵——散曲没有入声,平、上、去三声通 散曲没有入声 一韵到底,用韵较密;而词韵分平仄, 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而词韵分平仄,不能 错押,可以换韵。 错押,可以换韵。 曲比词更通俗浅显。 (3)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曲比词更通俗浅显。 曲比词更通俗浅显
4
元代散曲
3、散曲风格分类: 、散曲风格分类:
本色派——本色豪放;文采派——斑斓婉丽;兼融4、 本豪放;文采派 斑斓婉丽; 本色派 本色豪放 斑斓婉丽 、
总体风貌: 总体风貌: 散曲活泼灵动、浅俗坦露、 散曲活泼灵动、浅俗坦露、欣赏者毫无间隔感 发展概况: 四、发展概况: 任讷《散曲概论》 任讷《散曲概论》——元代散曲作家共二百二十 元代散曲作家共二百二十 七人。 七人。 隋树森《全元散曲》 隋树森《全元散曲》——作品有小令三千三百五 作品有小令三千三百五 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套。残曲在外。 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套。残曲在外。
5
元代散曲的创作
一、作家分类: 作家分类: 1、达官贵人,文人雅士 刘秉忠、 、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刘秉忠、卢挚、姚燧。 刘秉忠 卢挚、姚燧。 2、杂剧作家、书会才人 关汉卿、 、杂剧作家、书会才人——关汉卿、王和卿、马致 关汉卿 王和卿、 远、白朴 著名作家及其创作: 二、著名作家及其创作: 1、关汉卿: 、关汉卿: (1)抒写人生情怀 ) 蔑弃传统伦理,思想深刻,比喻生动,语言泼辣。 蔑弃传统伦理,思想深刻,比喻生动,语言泼辣。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 (2)写男女情爱,赞美自由爱情 )写男女情爱, 纯真、泼辣。 商调 梧叶儿]《别情》 商调·梧叶儿 双调·沉醉东 纯真、泼辣。[商调 梧叶儿 《别情》、《双调 沉醉东 风》
8
小令《天净沙 秋思 秋思》 小令《天净沙·秋思》
1、主旨:游子秋行图 主旨: 独到创造: 2、独到创造: (1)意象组合 ) ——更为自然,很容易理解; 更为自然, 更为自然 很容易理解; (2)名词前有形容词作修饰 ) ——既造成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又减低了意象的 既造成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既造成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密度; 密度; (3)描绘 渲染和点题 )描绘+渲染和点题 ——曲中的离情别绪表达得带有丰富的联想和意蕴。 曲中的离情别绪表达得带有丰富的联想和意蕴。 曲中的离情别绪表达得带有丰富的联想和意蕴 艺术特色: 3、艺术特色: (1)以景托情,情寓于景 (2)白描极其简练 )以景托情, ) (3)善于映衬(4)清新俊逸,自然浑成 )善于映衬( )清新俊逸,
1
散曲
(2)带过曲: )带过曲: 取同一宫调的两叁支小令连续写成的 取同一宫调的两叁支小令连续写成的 两叁 散曲。 散曲。 (3)套数: )套数: 联合几支曲子, 联合几支曲子,前后连贯有头有尾而 成为的一套组曲。用同一宫调, 成为的一套组曲。用同一宫调,全套 一韵到底,结束处有尾声。 一韵到底,结束处有尾声。常叙述较 完整的情节,描绘较复杂的情态, 完整的情节,描绘较复杂的情态,或 发议论讲哲理。 发议论讲哲理。
元代散曲
一、什么是散曲? 什么是散曲? 1、散曲: 、散曲: 在元代被称为乐府或词 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乐府或词, 在元代被称为乐府或词,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诗歌发展到元代形成的一种新的种类 。 音乐——元代流行歌曲;文学 元代流行歌曲 音乐 元代流行歌曲;文学——一种具有独特 一种具有独特 语言风格的抒情诗 抒情诗。 语言风格的抒情诗。 2、散曲的形式分类: 、散曲的形式分类: (1)小令: )小令: 单支独立的散曲,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 单支独立的散曲,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用一 个曲牌一韵到底。常描写一种景物, 个曲牌一韵到底。常描写一种景物,抒发一种情 感。
11
元代散曲
6、乔 吉 、 元散曲两大家之一 创作: (1)创作: 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数十一首。 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数十一首。 内容: (2)内容: 围绕其四十年落拓漂泊的生涯,写男女风情、离愁别绪、 围绕其四十年落拓漂泊的生涯,写男女风情、离愁别绪、 诗宴酒会,歌咏山川形胜,抒发隐逸襟怀,感叹人生短促、 诗宴酒会,歌咏山川形胜,抒发隐逸襟怀,感叹人生短促、 世事变迁。 世事变迁。 艺术特点: (3)艺术特点:
风格婉丽,构思奇巧俊丽, 风格婉丽,构思奇巧俊丽,语言不避俚言俗语
12
元代散曲
7、张养浩:《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张养浩: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1)内容: )内容: 警世之作和归田之作 之作和归田之作。 警世之作和归田之作。 (2)艺术: )艺术: 语言浅显流畅,感情真朴醇厚,豪放清逸。 语言浅显流畅,感情真朴醇厚,豪放清逸。 潼关怀古》 (3)代表作:《山坡羊 潼关怀古》 )代表作: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主旨:怀古抒情,表现盛衰兴亡之感, 主旨:怀古抒情,表现盛衰兴亡之感,揭示历史 的规律。 的规律。 特色:写景、议论、抒情巧妙结合; 特色:写景、议论、抒情巧妙结合;拟人化写景 将人的动作、感情赋子自然景物, 将人的动作、感情赋子自然景物,使形象鲜明而 生动,富有感染力 生动,
10
元代散曲
5、张可久——元散曲两大家之一。 、张可久 元散曲两大家之一。 元散曲两大家之一 (1)创作: 创作: 小山乐府》存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首。 《小山乐府》存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首。 主题: (2)主题: 抑郁感愤,山林隐逸,写景。 抑郁感愤,山林隐逸,写景。 (3)风格: )风格: 讲究曲律和音韵,雅正典丽。 讲究曲律和音韵,雅正典丽。 (4)代表作: )代表作: [中吕 卖花生 《怀古》:哀叹民生疾苦甚于末路穷途的英 中吕·卖花生 中吕 卖花生]《怀古》 雄美人
13
元代散曲
8、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睢景臣: 般涉调 哨遍 哨遍》 高祖还乡) (1)主题: )主题: 嘲讽封建最高统治者。 嘲讽封建最高统治者。 (2)特色: )特色: 构思巧妙,结构紧凑,语言犀利辛辣。 构思巧妙,结构紧凑,语言犀利辛辣。 9、 刘时中: 、 刘时中: 端正好》 上高监司) 以散曲为政论。 《端正好》(上高监司)——以散曲为政论。 以散曲为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