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条件分析大学生创业条件分析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汇入,劳动力市场上的岗位争夺更加剧烈。
区域经济形势不但影响当地的人才需求、人才环境,也容易引起人才流向的不平衡。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区域人才需求不平衡以及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不平衡。
近几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包括有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如身高、相貌等,就业歧视已不是个案,造成了人才浪费,就业环境混乱。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教育体制出现了对市场力量屈从的倾向。
有的大学用“市场需要”来衡量大学教育的社会实用性,课程、专业的设置是否必要及其适当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需要,满足市场需要成为判断教育行为的标准。
当今的就业环境呈现的新特点,客观上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负面的影响,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值得深思。
大学生的能力问题:从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可以看出,大学生毕业后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甚是巨大。
大学生就不了业上不了岗,不能说是大学生能力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来自经济结构和发展的不平衡2、实践能力。
大学倡导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并且也有很多机会既可以学习又可以实践。
虽然说是像帮忙卖东西、发传单、搞宣传等等这些,但是确实可以从这些小的事情中去锻炼自己说话宣传能力,还可以锻炼吃苦耐劳的能力。
在基层锻炼出来的能力才具有预见性。
这些锻炼出来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有助于帮助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3、学习、分析能力。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很快适应社会。
这种能力也是创业过程中必备的,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包括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知识。
还要不断分析各方面的信息总结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并在这个过程中做出决定。
这种能力在大学教育中是比用的技巧。
4、交际能力。
当然有很多为自己的交际跟到恐惧,那是因为自己逃避的因素的作祟。
在大学这样远离家的大环境下,自己不得不去跟其他人交流尝试去推销自己,去结识更多朋友。
这种交际能力将在创业途中发挥巨大作用。
大学生创业的不足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是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两项能力在创业大学生身上无疑是如虎添翼。
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具备的能力方面来说,都具有创业的可能性。
在创业过程中实现自我。
不过创业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认真考虑。
1、项目选择避免盲目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
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2、创业技能3、资金风险4、社会资源5、管理创业失败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等。
特别是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更会增加在管理上的风险。
6、竞争寻找蓝海是创业的良好开端,但并非所有的新创企业都能找到蓝海。
更何况,蓝海也只是暂时的,所以,竞争是必然的。
如何面对竞争是每个企业都要随时考虑的事,而对新创企业更是如此。
如果创业者选择的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那么在创业之初极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强烈排挤。
一些大企业为了把小企业吞并或挤垮,常会采用低价销售的手段。
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规模效益或实力雄厚,短时间的降价并不会对它造成致命的伤害,而对初创企业则可能意味着彻底毁灭的危险。
因此,考虑好如何应对来自同行的残酷竞争是创业企业生存的必要准备。
7、团队分歧问题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的力量。
创业企业在诞生或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力量来源一般都是创业团队,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能使创业企业迅速地发展起来。
但与此同时,风险也就蕴含在其中,团队的力量越大,产生的风险也就越大。
一旦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不能达到统一时,极有可能会对企业造成强烈的冲击。
事实上,做好团队的协作并非易事。
特别是与股权、利益相关联时,很多初创时很好的伙伴都会闹得不欢而散。
8、核心竞争力9、人力资源流失风险一些研发、生产或经营性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或业务队伍是这类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
防止专业人才及业务骨干流失应当是创业者时刻注意的问题,在那些依靠某种技术或专利创业的企业中,拥有或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业务骨干的流失是创业失败的最主要风险源。
10、意识风险意识上的风险是创业团队最内在的风险。
这种风险来自于无形,却有强大的毁灭力。
风险性较大的意识有:投机的心态、侥幸心理、试试看的心态、过分依赖他人、回本的心理等。
提醒: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遇到阻碍并不仅此七点,在企业发展过程,随时都将可能有灭顶之灾的风险。
保持积极的心态,多学习,多汲取优秀经验,结合大学生既有的特长优势,我们相信,大学生创业的步伐,会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大学生创业途径途径一:大学课堂、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社团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途径二:媒体资讯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
例如比较专业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途径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途径四:曲线创业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
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
途径五:创业实践真正的创业实践开始于创业意识萌发之时。
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通过课余、假期在外的兼职打工、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申请等事项来完成;也可通过举办创意项目活动、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谋划书刊出版事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途径六:校园代理途径七:个人网店大学生创业关键是要抓住这些关键因素,敢想敢做、大胆创新、认真分析市场需要。
充分的准备必然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停车难背后看出商机一年前,翁珉的创业之路就快要走不下去了。
那个时候,他不知道尝试了多少个项目,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最悲催的一次,一个估值1000万元的项目,因为不着急融资,最后眼看着钱一点点烧完,一切前功尽弃。
一年后,他和自己的小伙伴们看到了停车难背后的商机,开发出了一款“乐停车”产品,成功入驻腾讯上海创业基地,并拿到了几百万的风投。
4月4日,产品刚一上线,便已有了5000用户,估值也达到了5000万。
对翁珉来说,这一次,是个崭新的开始。
光懂技术创业栽跟头翁珉有一个还算绚烂的教育背景,可是在创业路上走得并不顺畅。
2005年上海交大毕业,又在美国纽约大学读了硕士,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工作,因为薪资没谈拢,决定留在国内创业。
2009年,翁珉第一次创业的方向是移动互联网。
他拉上了六七个朋友做起了移动广告,一度,他的团队开发的中国达人秀App,一个星期,就上了iOS明星榜。
可是,他发现自己创业公司的角色越来越像是一个供应商,这种糟糕的感觉,让他决定退出。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是太年轻,融资其实就是要在不缺钱的时候,等缺钱的时候就找不到钱了。
”“乐看”之后,翁珉和他的团队还倒腾过其他零碎的东西,可是始终都不太成功,“可能这和我的背景有关,我是学技术出身的,技术什么都能做。
但是,做到后来会发现一个问题:我对行业不了解。
”遇同路人一周“搭班子”转机出现在2014年6月。
“那是去年6月的一次饭局上,朋友知道我是做互联网的,就介绍了一位朋友给我认识。
”这个人就是郭铭华。
郭铭华来自杭州,做汽车配件市场,已有20多年,照理与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翁珉没有任何交集,“但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已越来越大,正好他曾在一些汽车电商网站上做过团购,效果不错,所以他一直在想着如何通过互联网转型。
”两人在饭桌上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一顿饭后,他们决定合作一起做些什么。
不过,因为两个人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杭州,加上当时他们想要做的汽车上门保养维护,翁珉隐约觉得模式上有硬伤。
“上门服务的地域扩展性很差,一个地方成功了,很难快速复制。
”导致创业这件事一直拖着。
2015年1月,乐停车创业团队正式成立,翁珉负责技术,张相廷有线下停车场资源,擅长资源整合和把握战略方向,而郭铭华在汽车领域有20年的经验,负责推广最合适。
市面上停车类的App很多,提供哪里有停车场、一小时停车费多少等等,但都是静态的数据,用户仍可能遭遇开车到那里却发现没有停车位的尴尬。
三个人想到了“错峰停车”。
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张相廷,同时也是上海诺维达公司总经理。
这家公司最近三年一直在做智能停车系统,全国涉及100家停车场,上海有30家,如今已是全国全视频智能停车系统的佼佼者。
早在去年6、7月份,诺维达就一直在和上海的中山医院进行接触。
“中山医院有个最大的‘痛点’就是停车难。
”虽然中山医院新建了一个3层立体停车场,停车位增加到1500个,但每天对外开放的车位数量只有两三百个,而白天高峰期外来车辆对停车位的需求是五六百个。
加上中山医院所在的枫林街道,有5家三甲医院,这个只有2.69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每年来医院的达300万人次,而户籍人口不过10万人。
“于是我们就想到,是否可以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寻找新的解决路径呢?”翁珉说,乐停车团队联合中山医院所在街道枫林街道,对医院附近20个小区的停车位资源进行盘点,让这些车位成为医院白天可以利用的资源,晚上,则让医院帮忙解决附近小区的停车难题。
刚开始医院担心安全问题,为此,他们在医院停车场的进出口安装了一个硬件模块和摄像头,可以实时了解车库是否“满员”,并能“鉴别”车辆:如果是医院内部车辆,在到闸口不用刷卡不用停就能进出;外部车辆,如果已在线支付,也能顺利驶出停车场。
记者也体验了一把:出发前通过乐停车App找到附近停车场,如平江路弄堂停车,输入手机号、绑定车牌号之后,预计到达时间和停车时长,预定车位,在线支付停车费。
当记者的车子进入平江路弄堂停车后,停车管理员会用手机拍照识别车牌,而记者的手机端也开始计时,离开时如果已经付费,管理员可通过手机端App直接“放行”。
上海创业愿不再孤独乐停车目前有10个人,还有5个兼职人员,主要是线下地推,先在上海各大医院及附近“晃悠”,看看有哪些医院也遭遇停车难的问题。
接下来,团队还计划去那些停车很贵的商场,帮助那里的人解决停车贵的问题。
翁珉说,乐停车,希望通过“停车”的切入口,最后打造一个平台,涉足汽车后市场,“这是一个十万亿的市场,能做成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