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介绍目录植物属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营养价值 . (2)食用须知 (3)地理分布 (4)南北品种 (5)品种介绍 (5)栽培技术 (7)贮藏方法 (9)加工方向 (10)植物属性红薯,又称甘红薯、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红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红薯,北京人叫白薯,山东人和东北人称为地瓜,上海人和天津人称山芋,江苏南部称为山芋,而苏北徐州地区称为白芋,安徽西南部安庆称为“红芋”安徽中南部合肥六安一带则称之为芋头,而安徽北方萧县砀山和苏北地区的丰县附近称为红芋,陕西、四川和贵州称其为红苕,湖北人称其为苕,浙江人、江西人称其为番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或地瓜,河北人称山药或者红山药。
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大部分地区虽称其为地瓜,但鲁南枣庄、济宁附近的当地人又习惯把它叫作“芋头”,而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全国广为栽培。
营养价值《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
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
归脾、肾经。
”“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
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
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
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
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
食用红薯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为: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茄子、辣椒、胡萝卜、黄金花椰菜、油菜、苤蓝、芥末、芥子菜、西红柿、小松菜、洋葱、大蒜、青瓜等,其中红薯名列榜首。
日本医生通过对26万人的饮食调查发现,熟红薯的抑癌率(98.7%)略高于生红薯(94.4%)。
美国费城医院也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红薯叶,即秋天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
测试表明,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
将其与常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
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
研究发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
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
近年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
用红薯叶制作的食品,甚至摆上了酒店、饭馆的餐桌。
在中国,城市超市里见不到有红薯叶出售,农民收获红薯后将红薯叶,连同茎一起丢在地里,或用作喂牲畜的饲料,这是非常可惜的。
红薯叶的吃法很多,这里略做介绍。
选取鲜嫩的叶尖,开水烫熟后,用香油、酱油、醋、辣椒油、芥末、姜汁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其外观嫩绿,能令人胃口大开。
还可将红薯叶同肉丝一起爆炒,食之清香甘甜,别有风味。
此外,还可将红薯叶烧汤,或在熬粥时放入。
日本市场有罐装腌制的红薯叶小菜出售,我们也可加盐将其制成咸菜、小菜,供佐食用。
红薯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但是今天人们生活富裕了,已经不再把红薯作为主食,它缺少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其它膳食加以补充。
比如,把牛奶和红薯同时食用,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
红薯含有丰富的糖、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营养,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 尤其多。
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
红薯与米面混吃,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蛋白质补充。
就总体营养而言,红薯可谓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
欧美人赞它是「第二面包」,前苏联科学家说它是未来的「宇航食品」,法国人称它是当之无愧的「高级保健食品」。
红薯含有的赖氨酸,比大米、白面要高得多,还含有十分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
吃红薯要讲科学,否则吃后难以消化,还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泛酸、排气等不适感。
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
一是因为红薯中淀粉的细胞膜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二是红薯中的「气化酶」不经高温破坏,吃后会产生不适感。
秋天孩子应该多吃红薯,这样可以预防秋燥,但不要吃太多。
食用须知一、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为红薯中的淀粉颗粒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
二、红薯含有一种氧化酶,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红薯吃得过多,会使人腹胀、呃逆、放屁。
红薯的含糖含量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烧心”。
胃由于受到过量胃酸的刺激而收缩加强,胃酸即可倒流进食管,发生吐酸水。
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三、另外,红薯的糖分多,身体一时吸收不完,剩余部分停留在肠道里容易发酵,使腹部不适。
中医认为,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红薯。
四、红薯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肪,但是今天人们生活富裕了,已经不再把红薯作为主食,它缺少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其他膳食加以补充。
红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时间内同时食用,如果食量多的情况下,应该至少相隔五个小时以上。
如果同时食用,红薯中的糖分在胃内发酵,会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质、果胶反应发生沉淀凝聚,产生硬块,量多严重时可使肠胃出血或造成胃溃疡。
如果感觉胃部不适,一定要去医院做胃镜,看看是否有胃出血或胃溃疡。
【红薯何时吃对身体最好】红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因此要搭配蔬菜、水果及蛋白质食物一起吃,才不会营养失衡。
最重要的是,红薯最好在午餐这个黄金时段吃。
这是因为我们吃完红薯后,其中所含的钙质需要在人体内经过4~5小时进行吸收,而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这种情况下,在午餐时吃红薯,钙质可以在晚餐前全部被吸收,不会影响晚餐时其他食物中钙的吸收。
【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
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
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
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
种植分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薯生产国,常年红薯种植面积为7500~8000万亩,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4.2%,近年来我国红薯产业一直以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
红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四川、河南、河北、山东、重庆、广东、安徽等省(直辖市)。
根据我国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差异,全国红薯生产分为五个生态区,即北方春薯区、北方夏薯区、长江流域夏薯区、南方夏秋薯区和南方秋冬薯区。
经多年实践,考虑到气候条件、红薯生态型、行政区划、栽培面积、种植习惯等,现在一般将红薯种植区划为三大区,即北方春夏薯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夏薯区和南方薯区。
南北品种在南北两地所叫得地瓜不是同一个品种,南方的地瓜实为豆薯,北方的为红薯!红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
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
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
豆薯属,蝶形花科,6种,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其中豆薯(沙葛)P.erosusUrban 中国西南部各省常见栽培,取其地下块根供生食或蔬食,种子有剧毒,忌食,但可作防治蚜虫的杀虫剂。
草质、缠绕植物;羽状3小叶,常分裂或有角,有小托叶;花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常簇生于花序轴肿胀的节上;萼二唇形,上唇顶微缺,下唇3 齿裂;花冠青紫色或白色,伸出萼外,旗瓣阔,基部有耳;雄蕊10,二体。
豆薯(9+1);子房有胚珠多颗,花柱长,先端旋卷,沿内弯一面有毛;荚果狭,扁平或肿胀,在种子间有下压的槽纹。
品种介绍外甘薯新种质,是全国甘薯新品种南方片区试点之一,现筛选推广的部分高产优质食用和高产饲用新品种,在水肥条件良好和控制病虫害的情况下,种植4个月的平均亩产鲜薯可达2~3吨。
今后,将继续引进国内外的高产优质和特异甘薯新品种,通过“农民参与式”、“科技入户”、“科研+政府”、“科研+企业”等试验推广方法,建立多种形式的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组成的合作推广网络,加快促进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
新农一号:由本中心1999年选育而成。
该品种叶片较大,深度缺刻,顶叶紫红色,蔓长1米,终生不翻蔓,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皮浅红色,肉黄白,淀粉含量高,含糖量可达15%,面甜适口,属兼用型品种,春薯亩产可达7000公斤,夏薯亩产3500公斤。
新农四号:由北京553.S52-7.日本黄金薯三元杂交而成。
它继承了北京553的优质、S52-7的高产、日本、黄金薯的营养及薯型美观的特点。
其叶形为五齿形,叶色深绿,蔓长50-80公分(特短蔓),开粉色花,薯型为长纺锤,皮色黄褐,肉色杏黄,结薯早产量高、亩产可达万斤左右,耐旱耐肥,较耐瘠薄。
可溶性糖和维生素糖含量高,熟食味甜面,香味浓郁,是鲜食、蒸烤、加工薯脯的优良品种。
苏薯八号(黄皮):特高产、特早熟、特抗病的红薯新品种,由红皮苏薯八号选育而成。
特点:短蔓型,平均蔓长70—80cm,结薯集中,表面光滑,皮色黄褐,肉色桔黄,春薯亩产15000斤,夏薯7000斤以上,含糖量13.4%,出干率23%,品质极好,生食、熟食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