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藏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措施-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提高藏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措施-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提高藏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措施
一、提高藏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意义
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的相关体现。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教育工作,国家采取了相当积极、宽松的民族语言政策,一方面为部分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了文字,另一方面也为部分已有文字的民族规范、改革了民族文字,积极引导与帮助各少数民族进行自我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同时,在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展开双语教学模式,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里面,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授课。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双语教学,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进步,同时也符合当地群众的需要、愿望。

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以本民族语言为基本的教学语言,同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语文课本,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母语的帮助下,逐步学习汉语言与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减少了汉语的生疏所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缩短对于儿童的教育进程,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民族教育的普及,以及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

推行民族语言与汉语并重的双语化教学模式,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符合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采取双语进行教学的学校教育中,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吸收,不仅能够学习、了解到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能够通过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是个双赢的选择教学模式。

二、藏语的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双语教学教材的编写起步比较晚,在表达准确性上常常会出现错译,造成与实际相差别,不符合藏语的语言习惯等不良的问题。

双语教学教材课本的翻译、编写等方面尚不齐全,在教材方面的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上翻译方面的不准确,造成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模糊。

而教材在文化内容的选材方面,反映汉族文化的内容较多,教学中语言实际表达与藏族学生的生活方式有所差异,造成学生接受知识困难的不利情况。

同时,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后备力量不够。

大部分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是经过在岗校本部的短暂技术培训后,实现了跨专业、跨学科并承担双语教育教学的角色,因而就会导致专业知识的基础不牢,这样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及素质的发展。

由于学生生活、学习的语言环境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中会偏爱某种语言。

部分因为学生会理解运用自己本民族语言,学习的热情也就很高,而因没有汉语言环境所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成绩提升也缓慢;部分没有藏语言环境的学生,因只懂汉语,所以学习汉语的热情高,因而成绩好,而对藏语因无语言环境,所以他们无积极性,成绩提高得比较慢,最终导致单一发展为主的授课趋势日趋严重。

与此同时,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的现状,直接造成了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一是现代教学设施的稀缺。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缺少必备的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尤其是现代教学仪器和设备十分的紧缺;二是信息化教学程度比较低。

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起步很晚,加上其发展的速度也比较慢,普及的程度也相对较低;三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而启发式、提问式、合作探究式等一些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双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时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手段也跟不上普通类学校发展的步伐,无法实现对于教学的同步发展。

三、提高藏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1.加强建设双语教学的教材编译队伍,提高教材的编译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地方性的双语教学、双语教材编译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完善地方辅助教材的编译,努力提高地方教材的编译质量。

2.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及对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强双语教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提升民族地区教师的学历层次与教学水平,扩大本科师范院校在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招生计划,实现东部地区对于
西部地区教育人才的培养、输出机制。

3.积极加大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投入,加快民族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逐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双语”教学课程的整合,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