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试题80题及答案(精选)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第十八条>2、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自律)<第十二条>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用品。
(劳动防护)<第五十四条>4、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造成的危害。
(环境)<第八十二条>5、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和,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第七十六条>6、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1 —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四十五条>7、按照规定应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
(安全评价)<第九十五条>8、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或者,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隐瞒不报;谎报;迟报) <第八十条>9、本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划分标准由规定。
(国务院)<第一百一十三条>10、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以下的罚款;(一百万元)<第一百零九条>11、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C)A:一般B: 较大C: 重大D: 特大<第三十七条>—2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C)A:一般B: 较大C: 重大D: 特大<第三十七条>1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A: 事故应急措施B: 事故处置措施C: 安全处置方案D: 应急预案<第五十条>14、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的责任。
(A)A:有关人员B: 主要人员C: 分管领导D: 企业负责人<第五十七条>1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B)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 本单位负责人C: 分管领导D: 企业法人<第五十六条>1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C)A:月度B: 季度C: 年度<第五十九条>1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3 —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B)A:十二小时B: 二十四小时C: 三十六小时D: 四十八小时<第六十七条>18、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A)A: 县级B: 乡镇级C: 市级D: 省级<第七十三条>19、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A: 县级B: 乡镇级C: 市级D: 省级<第七十七条>2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B)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 本单位负责人C: 分管领导D: 企业法人<第八十条>21、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提出处理意见。
(C)A: 企业负责人B: 相关人员C: 事故责任者D: 分管领导<第八十三条>22、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的罚款。
(C)—4 —A: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B: 二倍以上三倍以下C: 二倍以上五倍以下D: 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第八十九条>2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A)A:相应资格B: 单位同意C: 技师证D: 高级技工证<第二十七条>2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C)A: 负有资产管理职责B: 负有治安管理职责C: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D: 负有建设监督管理职责<第一百条>2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B)A: 刑事法律 B: 民事法律 C: 部门规章 D: 地方性法规<第九十九条>26、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原批准。
(D)A: 作废B: 变更C: 重新评价D: 撤销<第一百零五条>27、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5 —A:直接B: 间接C: 主要D: 次要<第一百零七条>2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B)A:必须B: 应当C: 国家明令D: 计划<第三十五条>2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B)A:明令B: 鼓励C: 要求D: 明确<第四十八条>30、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事故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D)A:一般B: 较大C: 重大D: 特别重大<第一百零八条>二、多选题3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和的机制。
(ABCD)A: 职工参与B: 政府监管C: 行业自律D: 社会监督<第三条>32、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以及的意见。
(AC)A: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B: 办公委员会C: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 班组生产人员—6 —<第二十三条>33、生产经营单位的和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D)A: 主要负责人B: 现场实习人员C: 安全生产人员D: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二十四条>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熟悉有关的和,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ABD)A: 安全生产知识B: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 安全操作流程D: 安全操作规程<第二十五条>35、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BCD)A: 新流程B: 新工艺C: 新技术D: 新材料<第二十六条>3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BD)A: 停产停业B: 停止施工C: 经济处罚D: 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第六十七条>—7 —37、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CD)A: 安装B: 调试C: 使用D: 检测<第三十三条>3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以及。
(ABC)A: 危险因素B: 防范措施C: 事故应急措施D: 应急处置预案<第四十一条>39、承担安全评价、、、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的结果负责。
(ABC)A: 认证B: 检测C: 检验D: 验收<第六十九条>40、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和能力。
(AD)A: 事故预防B: 方案编审C: 施工工艺D: 应急处理<第五十五条>—8 —三、判断题41、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42、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43、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一条>44、安全设施投资不需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应由施工单位单独考虑。
(×)<第二十八条>4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第三十条>46、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