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墙体的细部构造

(完整版)墙体的细部构造


钢筋砖过梁
度一般为跨度的1/15~1/10,过梁跨度为2~3m。
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用砖平砌,并在灰缝中加适量钢筋。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砂浆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M5.0。其做法是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放置钢 筋,过梁的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一般不少于5皮砖,同 时不小于洞口跨度的1/5,钢筋的数量为120mm墙厚不 少于1Φ5,钢筋每边伸入砌体支座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240mm。
图4.11
图4.11 散水构造
(a)砖散水;(b)三合土散水;(c)块石散水; (d)混凝土散水;(e)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散水
明沟
明沟是将雨水集中排入下水道系统中去,属有组织 的排水形式。排水沟的构造做法有混凝土排水沟、砖 砌排水沟和石砌排水沟等。
防潮层
为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孔作用进入墙内,在墙中 设置的连续防水层称墙身防潮层。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有防 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油毡防潮层等。防潮 层的位置与地面情况有关。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 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 土垫层的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内 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防潮层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 处,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
砂浆、水刷石等面层,或贴天然石材。勒脚的高 度一般距室外地坪500mm以上或考虑造型的 要求与窗台平齐
勒脚的构造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实例图
散水
散水是将雨水散开到离房屋较远的室外地面上去, 是自由排水的形式。散水的构造做法有砖散水、 三合土散水、块石散水、混凝土散水、季节性冰 冻地区散水等,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坡度3%~5%,并应比屋顶檐口宽出100~200mm。
第二节 墙体的细部构造
——胡蝶Biblioteka 墙体的细部构造主要有: 勒脚 散水、 明沟 防潮层 窗台 过梁 圈梁 构造柱 通风道 变形缝
1、勒脚
勒脚是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位。 勒脚经常受到地面水、檐口滴水的浸溅,同时容易 受碰撞,如不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就会影响房屋的 坚固、耐久和美观。常见的构造做法是在勒脚部位 将墙体适当加厚或用石材砌筑,还可在外侧抹水泥
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造,它的作用是排除窗外侧 流下的雨水和内侧的冷凝水。
外窗台面层应用不透水的材料,并应自窗向外倾斜. 内窗台可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预制水磨石及木窗台板等 做法。内窗台台面应高于外窗台台面.
图4.13 窗台的构造 (a)平砌砖窗台;(b)侧砌砖窗台;(c)混凝土窗台;(d)不悬挑窗台
过梁

墙体上开设洞口时,洞口上部的横梁叫过梁。

过梁的作用是支撑洞口以上的砌体自重和梁、板
传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

目前常用的过梁有砖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
凝土过梁。
砖过梁
砖过梁常见的有平拱砖过梁和弧形拱砖过梁两种。 平拱砖过梁由砖侧砌而成,砖应为单数并对
称于中心向两边倾斜。 弧形拱砖过梁立面呈弧形或半圆形,起拱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