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服初中生变声期困难,改善音乐教学效果

克服初中生变声期困难,改善音乐教学效果

克服初中生变声期困难,改善音乐教学效果摘要: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对于中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不正确用嗓,嗓音的变化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给学生带来长期不利的影响。

探讨中学生变声期如何正确用嗓的问题,并提出训练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变声期;音乐教育;嗓音
随着儿童的生理发育成长,喉头和腔体逐渐长大,声带不断发生质的变化,说话声调也发生变化,有时感到嗓音不适或声音嘶哑的现象。

这就进入了变声期。

处在变声期的中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给中学音乐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如何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进行合理教学安排,使中学生顺利地度过变声期呢?下面就谈谈我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探索:
一、正确对待变声期,让学生明白变声期保护嗓子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声音发展经历三个时期:童声期、变声期、成人期。

变声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和变声后期。

在变声初期,嗓音并无太大变化,有时候会感觉嗓子不听使唤,会出怪音;在变声中期,嗓音的变化明显,男生的变化尤为突出,音调变低,且在唱歌的时候不容易控制,高音上不去,有的则表现为发音嘶哑,音色不纯;在变声后期,说话的声音变成了成年人,但唱歌的声音还不太稳定,声音不结实。

变声期出现时期的早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的说,男孩的变声期在13~15岁之间,女孩的变声期
在12~14岁之间。

通常男生的变声期的时间较女生长,少则几个月,多则需近一年,而女生较男生短,大约6~10个月即可完成。

此外,女生在时间上比男生大约早半年至一年,并且在变声期的声音变化方面较之男生要轻得多。

让学生了解变声期嗓子的变化,明白变声期的声带常处于充血或生理的炎症状态,声带失去控制能力。

声门发声时不能完全闭锁造成发音不准等,在此期间保护嗓子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自身的变化,并有效规避可能对自己嗓音有害的事情,保护嗓子。

比如,避免吃过咸、过辣、过酸的食物,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生活作息规律,坚持锻炼身体,有节制地使用嗓子,避免大喊大叫。

另外,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害羞、怕同学们笑话等等的心理负担,排除学生变声期间的紧张、恐惧、情绪不稳等。

二、变声期教学方法探索
1.坚持轻声歌唱,减轻声带负担
作为老师应当注意让学生劳逸结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酌情使用嗓子,尽量多听少唱,轻声唱或低八度唱等方法,使学生得到适当的休息。

学生练习唱歌时,老师在旁指导,应每次练习十分钟左右,间隔五分钟,使喉咙放松休息,避免使学生唱自己力不胜任的歌曲或高音,一旦发现学生声音严重嘶哑,一定要禁声并请医生检查。

另外,如果老师具备出色的钢琴弹奏水平,上课时可以弹奏钢琴曲,这能激发学生歌唱的热情,能够有效建立音准、指导歌唱并渲染气氛,使学生在训练的同时获得审美的乐趣。

2.强化母音训练,做到字正腔圆
注重头声带动的夸张的母音训练,即a、e、i、o、u的训练。

黄银娥(2011)编成的五字口诀:“a、e、i、o、u,母音是关键;‘深圆连轻’始,防止‘累扁坍’;分清头腹尾,能字正腔圆;过渡无痕迹,表情要自然。

”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教学方法。

深圆连轻能够调整声带到最佳闭合状态,减少学生声带负荷。

“o、a、i、e”的练习先在同一单调上练唱,再用练声曲反复移调。

其次,学生歌唱时,可以辅助以动作练习,有利于缓解学生拘束、声音过轻、表情僵硬的状态。

国内外专家的多方实践证明,训练初中生歌唱发声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强调头声带唱,把追求音质的美放在首位。

目前训练中学生发声歌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胸声歌唱(即全真声歌唱),一种是头声歌唱即真假声结合(美声)。

用头声一直下行使用到e1或d1,把g1和d1之间的声音训练得和胸声区的声音一样,具有同等大小的力度,且十分安全。

用胸声歌唱,追求音质美,不求音量大小,使得声带与喉部负担比较小,学生不易疲劳,轻松自在,游刃有余,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3.注重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
“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

2011年黄银娥将这种训练技巧编成七字口诀:“气息走在歌唱前,放飞风筝拽紧线;长音练习像闻花,跳音呼吸狗吐舌;肢体语言助歌唱,‘无声练习’固方法。

”有助于理解呼吸训练的方法。

呼吸的支点由气息和声带的支点这两个部分组成。

气息的支点指利用胸腔肋间肌、腹肌和横膈膜控制气息的呼出,使得呼出的气息均匀有节制。

韧带的支点主要是根据发音的高低以及强弱来调整声带的长度、厚度,使声音有节制地呼出,使得声带的振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选用合适的教材,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发声训练的练声曲,一定要科学选用,要体现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方法性。

以情带唱、扩展音域练习等方式都要因人而异、因人施教。

中国歌曲可以选用诸如《牧羊歌》《二月里来》《故乡的小路》《大海啊,故乡》等,外国歌曲可选用《小杜鹃》《小蜜蜂》等。

克服初中生变声期困难,改善音乐教学效果,需要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我们的方法,更新一些不准确的观念。

今天的研究仅仅是个起步、探索、还不完善,有待于在更多的学校推广,进行更广泛、全面的研究,反复实验,争取有所成效。

我想积极地克服初中生变声期的困难,在整个中学教学中一定会出现更喜人的局面。

(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