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指标说明血压正常成人血压为90-130/60-90毫米汞柱(即12-17.3/8-12kpa)。
男子比女子稍高。
两侧肢体血压可差 10毫米左右。
正常血压最高值:40岁以下,小于140/90毫米汞柱;4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其收缩压正常标准可增高10毫米汞柱,而其舒张压正常标准不变。
脉压差:正常成人为40-50毫米汞柱(1kpa=7.5毫米汞柱)血压增高,常见于高血压病、肾炎、肾上腺髓质肿瘤、妊娠中毒、颅内压增高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仅为收缩压增高。
血压降低,常见于心包积液,休克、甲状腺机能降低、心衰等。
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动脉硬化、甲亢、贫血等。
脉压缩小,见于低血压、心包积液、心衰、严重二尖瓣狭窄等。
血液生物化学体检(一般包括肝功、肾功、血脂及血糖等) 肝功能(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原名:谷丙转氨酶-gpt)正常参考值:0-38 u/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原名:谷草转氨酶-got)正常参考值:0-38 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
(3)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3.4-19.8 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溶血性黄疸及胰头癌等。
(4)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0-8.6 umol/l 临床意义: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5)间接胆红素(ibil)正常参考值:2-14 umoi/l 临床意义:增高:溶血性黄疸、输错血型。
(6)总蛋白(tp)正常参考值:63~85 g/l临床意义:增高:高度脱水(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降低: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等。
(7)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7~50 g/l临床意义:增高: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
降低:同总蛋白、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8)球蛋白(glb)正常参考值:18~36 g/l临床意义:增高:肝硬化、红斑狼疮、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血吸虫病、骨髓瘤、淋巴瘤等。
(9)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比值小于1者,称a/g比例倒置、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2、肾功能(1)尿素氮(bun)正常参考值:1.7~8.3 mmol/l >60岁2.8~7.8mmol/l 临床意义:增高: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
降低:肝功能严重损害。
(2)肌酐(gr)正常参考值:男:53~97 umol/l 女:44~80 umol/l 临床意义:增高: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疾病、肢端肥大症等。
降低:肌肉量减少(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3)尿酸(ua uric)正常参考值:男:202-416 umol/l 女:142-339 umol/l 增高:痛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肾功能减退、子痫、中毒性肝病等。
减低: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
3、血脂及脂蛋白(1)总胆固醇(tc或chol)正常参考值:〈5.17 mmol/l 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类及危险因素的判断。
tc增高或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c值在5.7~6.47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沿;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平;>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3.1mmol/l或<2.59mmol/l为低胆固醇血症。
(2)甘油三酯(tg)(trig)正常参考值:〈1.71 mmol/l 临床意义:增高: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高;>5.65mmol/l为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
降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参考值:〉1.15 mmol/l 临床意义:低下: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因其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故增高时反有益。
偏低值:男<1.03mmol/l;女<1.16mmol/l。
明显偏低值:男<0.91mmoi/l;女<1.03mmol/l。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参考值:<3.36mmol/l 临床意义:同总胆固醇。
当ldl-c值在 3.36-4.14mmol/l时,为“危险边沿”;>4.14mmol/l为危险水平。
增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
因其称为致动脉硬化脂蛋白,故减低时反有益。
4、血糖葡萄糖(glu)正常参考值:3.9~6.1 mmol/l 临床意义:高血糖:生理因素(如情绪紧张、餐后2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
病理性增高: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肥大症、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机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低血糖:糖代谢异常、胰岛细胞瘤、严重肝病及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如果出现阳性只能证明体内携带乙肝病毒,仅此一项尚不能确定乙肝患者病情程度,尚需进一步检测另五项乙肝指标。
此项为体检过筛实验性质,只测乙肝表面抗原,若有异常,再测其他。
hbeag和hbead(乙肝e抗原和抗体);hbcab(乙肝核心抗体)。
以上即为乙肝的“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①hbsag、hbeag、hbcab均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
②hbsag、hbcab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③hbsag、hbeab、hbcab均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携带者。
④hbsag、hbcab阳性:表示有既往感染,已获得免疫力。
⑤hbsab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有免疫力。
⑥hbeab、hbcab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⑦hbcab阳性:急性hbv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各种检验数值,有些是直接的即特异性强的(如乙肝的检验)。
有些则需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6、三大常规即血、尿、粪常规检查: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 160g /l,女性为110- 150g /l;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00000000000/l,女性为3.5-5.0×1000000000000/l,新生儿为6.0-7.0×1000000000000/l。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00000000/l,新生儿为15-20×1000000000/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00000000/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到医院看病,如血、尿常规化验是常有的事。
现将尿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及英文缩写介绍如下:ntt是英文nitrite的简写,代表尿中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常与食物的种类,气候寒冷有关,如含量经常超正常,往往提示结石的可能。
ph代表酸碱度,正常小便略偏酸,若过酸过碱都提示异常。
glu代表糖,正常尿的糖为阴性。
写做:glu (-)pro代表蛋白,正常尿蛋白为阴性。
写做:pro (-)bld代表隐血,正常尿隐血为阴性。
写做:bld (-)ket代表酮体,酮症酸中毒时常为阳性。
写做:ket (-)bil代表胆红素;uro是urbilinogen的简写,代表尿胆元。
bil和uro是断定黄疸的二项指标,如果阳性提示黄疸,需要进一步查找黄疸的病因。
leu代表白细胞,正常尿为阴性。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等。
一些疾病可以使尿色改变。
例如出现尿深黄如浓茶样,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尿混浊、尿少淋漓,多见于急性尿路感染、蜜月性膀胱炎;尿色红呈血样,提示可能罹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尿路或肾肿瘤和泌尿系外伤等。
在一张尿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报告单上报告验出大量白血球(wbc++---+++)和上皮细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尿中大量红血球(rbc+---+++),说明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
如果尿中化验出有管型阳性,那就表示肾脏有一定损伤,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等。
如果尿糖试验是阳性,那就很可能是糖尿病,因为正常人尿中只有微量的糖,一般化验不出来。
大量吃糖或推注葡萄糖时,会有短暂的尿糖出现。
糖尿病患者不但尿糖阳性,而且血糖明显增高。
大便常规包括肉眼检查及镜检,肉眼主要观察颜色、性状和硬度。
显微镜检查主要要看有无红细胞、脓球、吞噬细胞、虫卵等。
其它血液化验甲胎蛋白(afp):增高:肝癌、肝硬化、恶性畸胎瘤、肝母细胞瘤、卵黄囊肿瘤、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等。
癌胚抗原(cea):增高:结肠癌、直肠癌、胰癌、胆管癌、胃癌及其他癌症,吸烟的老年男性有增高倾向。
阴道分泌物检查一、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意义ⅲ~ⅳ级为异常,多为阴道炎。
二、阴道分泌物滴虫检查意义阳性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三、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查意义阳性见于霉菌性阴道炎。
四、阴道分泌物其他病原体检查意义阴道分泌物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嗜血杆菌、阿米巴滋养体等。
阳性分别见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及阿米巴性阴道炎。
怎样才能从血常规指标中判断自己健康与否?红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在血红蛋白的协助下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中,因此红细胞数量的增减与血红蛋白的增减往往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