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

原理
➢机动车道的宽度 = 所需车道数 × 一条车道的宽度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城市规划原理
25
城市规划原理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停车场的规模 F=A×n×a
F----全市停车场所需的总面积 A----城市规划期末的汽车总数 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数 a----每辆汽车所占用的面积
2020/4/3
26
城市规划原理
(二)停车场的分布与位置选择
1. 停车场的分布 2. 停车场的服务半径
2020/4/3
20
城市规划原理
2. 采用工程措施改善道路系统
(1)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型。 (2)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修立交桥,安装红、绿灯,并调整循环周
期。
2020/4/3
21
城市规划原理
(五)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 路幅宽度:道路红线宽度,包括道路横断面上各种用地的宽度。 道路宽度:包括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 2.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2020/4/3
19
城市规划原理
(四)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 改善措施 1. 结合城市用地布局,从布局上改善道路系统
(1)通过布局,调整城市的人流和物流,对道路从新分工; (2)疏散车流量,开辟环行道和绕行道,减轻主流道路上的压力; (3)组织单行道,提高车流速度; (4)减少交叉口,加大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高潮。 3. 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展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 4. 20世纪末期发展综合运输。
2020/4/3
3
城市规划原理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一)城市交通构成
1. 空间分布上有城区、城郊和城乡交通; 2. 运输方式上有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
通、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带; 3. 组织形式上有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4. 运输对象上有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城市规划原理
2020/4/3
15
城市规划原理
2020/4/3
16
城市规划原理
2020/4/3
17
城市规划原理
2020/4/3
18
城市规划原理
(二)城市道路的功能分工
1. 交通性道路 2. 生活性道路
(三)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 分离
2020/4/3
4
城市规划原理
(二)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1. 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结合 3. 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 城市道路系统多级化 5. 城市交通组织立体化
6.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2020/4/3
5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机动车公共停车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地区<300m,在中心地区 <200m
➢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为50—100m,不能>200m
城市规划原理 2020/4/3
2008/11/13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2020/4/3
2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世界交通的发展分四个阶段:
1. 早期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海洋开展水运。 2. 以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铁路建设
2020/4/3
8
城市规划原理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 运输设备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2. 车站码头影响城市干道的走向 3. 对外交通的布置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布置 4. 城市面貌的反映 5.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
2020/4/3
9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1. 交通运输本身就是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之一 2. 交通是城市化过程的先决条件 3. 城市大多数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地
2020/4/3
6
城市规划原理
2020/4/3
7
城市规划原理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的影响; 2. 确定了城市的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3. 交通枢纽城市,直接影响城市的人口规模。
12
城市规划原理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应有利于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 (五)道路布置要能满足各种管网工程和人
防工程的建设。
2020/4/3
13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方格网式
–放射式
–放射环形
–自由式
–混合式
2020/4/3
14
1. 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
2. 合理的城市干道网密度
➢ 城市干道网密度 = 城市干道长度/城市用地(km/k㎡)
➢ 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
➢ 路网间距
• 主干路 600—1000米,次干路 300—500米, • 支 路 200—300米
2020/4/3
11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道路的功能:
(1)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态 (2)为城市基础设施管道提供地下空间 (3)沿街建筑采光、通风,逃生通道 (4)城市开发的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 (5)构成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因素 (6)户外活动场所
2020/4/3
10
城市规划原理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基础上,组 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二)按交通性质、分级布置;
• 我国城市道路目前可分三级
1. 主干道(全市性的干道),联系城市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
枢纽和公共场所。红线宽为40—70m;
2. 次干道(区干道)联系主干道之间的辅助干线,红线宽为30—
50m;
3. 支路(街坊道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20—30m左右

2020/4/3
• 道路横断面类型 板
• 红线宽度的20确20/4定/3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
性质、流量、形式
23
2020/4/3
24
城市规划原理
(六)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2020/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