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仁不让于师》讲解ppt课件

《当仁不让于师》讲解ppt课件

14
【译文】 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
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 然间却发现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 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 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 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 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他人---如丘陵-----可逾 贤(才德)仲尼 ---如日月---不可逾
敬仰
---如拾级上天---不可及
13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
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 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 坚:坚实深奥。 循循:有次序。 诱:引导。 博:使……广博。 卓尔:高大的样子。 末:没有。 由:途径、办法。
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 限敬仰之情。
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12
思考讨论
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 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
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
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 仰的感情。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颜回是怎样评价孔子 的?
15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度赞扬老师的道; 老师是怎样教导的内容及效果; 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1)打比方:孔子的道深奥无际。 (2)侧面衬托: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 无能 (3)对比:孔子的道让自己高不可攀
才德无与论比, 崇拜之情淋漓 尽致
2、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相处模式类 4、5、6、7、8则
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9、10、11、12、13则
5
6
【原文】
[注释]
1·叔孙武叔毁仲尼, 毁:诽谤。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
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
逾:超越。
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 伤:损伤。
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 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
16
小结: 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
• 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 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 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 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 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 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 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 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 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 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 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 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 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 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 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 的忘恩负义之徒.亚里士多德对此 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
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子
贡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
表现。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 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
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 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2
教学目标
• • 一、理解字句,疏通文意。 • 二、解读形象,学习精神。 • 三、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3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 理解字句,疏通文意。
4
提问:课文节选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速读课文,可分为几大类?
1、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和推崇类 1、2、3则
8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
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 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 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 夜”的评价思路。
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意思就是孔子是个圣人, 说出了很多真理,指导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义廉耻之说, 使中国古人不至于不知礼仪廉耻,不知礼教教化,使中国古代的人脱离原始性, 不断地向人的特有本质发展。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境地。
多:只,仅仅。
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见:表明。
7
【译文】 • 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 •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
别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 月亮,没有办法超越。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 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 不自量罢了!”
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子贡最主要的说理方法是 什么?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子贡是如何反驳
陈子禽的?
11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 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 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 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 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 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 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 “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 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 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 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 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 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 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 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 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 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 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 哀。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
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注释】 “知”通“智”,聪明,智慧。 阶:名作动,踩着台阶。而:表修饰 斯:就。 道之斯行: “道”通“导”,引导。 绥(随):安抚。 和:团结协力。
端木赐
10
译文: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 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