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常见疾病的CT表现
科病理学,519) ❖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甲状腺肿痛 ❖ CT表现:甲状腺肿大,边缘模糊,脓肿呈低
密度
LOGO
亚急性甲状腺炎
❖又称为肉芽肿性甲状 腺炎
❖病因:常继发于上呼 吸道感染
❖发病人群:40-50岁妇 女
❖临床表现:发热,甲 状腺肿痛
LOGO
女48岁,颈前部疼痛伴发烧
LOGO
女48岁,颈前部疼痛伴发烧
LOGO
(三)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 cell)
结构:大,卵圆形,着色浅,有分泌颗粒(嗜银颗粒) 功能:
降钙素: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血钙↓
分泌
生长抑素: 抑制
甲状腺激素 降钙素的分泌
LOGO
甲状腺光镜图——示滤泡旁细胞
LOGO
甲状腺素合成、释放示意图
LOGO
甲状腺常见疾病
❖先天性: 甲状腺不发育、发育不全 异位甲状腺 甲状舌管囊肿
咬饼征
LOGO
咬饼征
F,54Y, 右侧甲状 腺乳头状 癌
LOGO
岛征
M,48Y,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LOGO
岛征
M,48Y,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LOGO
砂砾样钙化及磨玻璃强化
F,45Y,右侧甲状腺癌并左侧结甲
LOGO
咬饼征及磨玻璃强化
女,59岁, 体检甲状腺 结节 病理:左侧甲 状腺乳头状癌
多发
结节形态
规则
结节密度
低
结节边缘
清/无包膜
结节囊变、出血? 可有
结节强化
轻度
钙化形态
弧形
腺瘤 局限 正常 无 清 单发 规则 低 清/有包膜 可有 明显 颗粒
癌 局限 正常 有 部分模糊 单发/多个 不规则 低 模糊/无或假 可有 中度,磨玻璃 砂砾(微钙化)
LOGO
诊断流程
LOGO
如何评价CT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地位?
❖ CT表现:弥漫性;局限性 ❖ 弥漫性: ❖ 双侧较均匀的弥漫性肿大 ❖ 密度减低,近似周围肌肉 ❖ 密度一般较均匀,无低密度结节及钙化 ❖ 均匀轻度强化 ❖ 局限性: ❖ 平扫时像花斑脾样,而增强后密度趋于一致。
LOGO
女,39岁,发现甲状腺包块5月,其他无任何不适,外院T3、T4检查正常
LOGO
❖ 后天性: 甲状腺炎:急性;亚急性;慢性(Reidel,
桥甲) 单纯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结节性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其他:甲亢、甲减、甲状腺结核、囊肿、
LOGO
先天性畸形
LOGO
异位甲状腺
❖ 异位甲状腺(ectopicthyroidgland)是一种 胚胎发育畸形,甲状腺不在颈部正常位置而 出现在甲状腺下降途中的其他部位,如咽部、 舌内、舌骨上、舌骨下、喉前、胸骨上、气 管内、食管内、胸骨后及胸腔内等处。
❖ 强化:强化明显,可高于正常甲状腺密度(23ml/s,50s)
LOGO
F,61Y,左侧颈部肿块1年余
LOGO
LOGO
LOGO
病理:滤泡型腺瘤
LOGO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
1、病理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 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 癌的70%。分化好、生长缓 慢、恶性度低、预后较好, 发生于滤泡上皮细胞
LOGO
弥漫性病变
LOGO
弥漫性病变
LOGO
病理 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LOGO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CT表现:
( 1)单叶或单叶加峡部发生时, 常突出于甲状腺包膜之外 ( 60% ), 境界欠 清, 可见边缘受压甲状腺呈狭条征 ; 双叶加峡部发生时, 边缘境界较清晰, 常合并桥本甲状腺炎 ( 20% )。 ( 2)平扫密度一般均匀减低, 低于邻近肌肉, 增强后多表现为均匀轻 ~ 中 度强化, CT 值上升幅度15~ 20HU, 强化程度仍低于邻近肌肉。 ( 3)单叶和 单叶加峡部发生时, 对侧叶常密度不均匀 ( 70% ), 增强后不均 匀强化, 但未见明显肿块影, 可能与原发 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都同时存在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 炎有关 。 ( 4)合并淋巴结肿大时, 淋巴结强化往 往与甲状腺病灶强化特征类 似, 多 呈轻中度强化。 ( 5)合并周围组织受侵时, 病变常向后、向下延伸 ( 30% ), 累及下咽或食 管, 向外累及胸锁乳突肌, 与临床症状相对应。有时侵犯颈内静脉 ( 20% ), 形成瘤栓及周围积液等。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 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 炎
❖ 发病人群:30-50岁女性 ❖ 病因及发病机制:自身免疫遗传易感性+感
染/膳食碘过高过低 ❖ 临床表现:甲状腺弥漫肿大、无痛或合并甲
减 ❖ 病理: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与滤泡上皮嗜酸性
变,滤泡萎缩(阿克曼,521)
LOGO
LOGO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滤泡上皮细胞 胶质
LOGO
(二)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
LM:单立,嗜碱性,含过氧化物酶
结构
微绒毛
发达的粗面内质网(RER) 和高尔基复合体 EM: 较多的线粒体和溶酶体
顶部胞质含分泌颗粒和胶质小泡
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
LOGO
甲状腺光镜图——示滤泡上皮细胞
LOGO
鉴别诊断:
1,桥本甲状腺炎: 表现为甲状腺双叶及峡部均匀增大、对称, 密度明显均匀减低, 腺体边缘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 增强后腺 体密度均匀增高, 强化程度往往高于邻近肌肉, 边缘光整清晰, 无钙化及更低密度 结节等特点。 2,弥漫性甲状腺肿: 表现为甲状腺双叶及峡部呈 基本对称性 肿大, 密度有不同程度减低或极不均匀, 伴多发分布均匀 1~ 3cm 的更低密度结节, 实性结节内密度不均, 边缘模糊; 可见 大范围囊变, 囊变边缘有壁结节突入囊腔内; 局部腺体边缘多 有隆起; 腺体内可见钙化; 腺体边缘连续无破坏中断及无腺体 外结构破坏; 无淋巴结肿大。
病理: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结节性增生
LOGO
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
❖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 ❖病理: ❖增生期:滤泡上皮增生肥大,呈立方形或柱状, 滤泡无扩张——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胶质贮积期:滤泡壁细胞变为扁平,滤泡的高 度扩张,充满大量胶体——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结节期:滤泡的高度扩张,滤泡上皮部分乳头 状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 ❖形态: ❖ 弥慢性 ❖ 结节性 ❖病因:绝对或相对缺碘,合成障碍(酶缺陷) ❖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压迫症状 ❖化验:基本正常 ❖治疗:大部分不需要;放射碘碘131治疗或手术 治疗。
LOGO
PCs与甲状腺囊性变的鉴别
❖ 5、因PCs与甲状腺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脂肪间隔, 故增强前、后囊性病变与甲状腺边界情况相仿, 而甲状腺囊性病变在增强后边缘较平扫清晰,甲 状腺癌增强后边缘较平扫模糊
❖ 6、PCs的囊液大体标本上多呈无色、清亮状, CT值较低,本院资料中,PCs的CT值为7-30HU; 而甲状腺囊性病变易出血呈暗红色或褐色,CT值 多在30-60HU之间,提示CT值越低,越倾向PCs 的诊断,而CT值越高,越有助于甲状腺囊性病变 的诊断。但PCs偶尔也会发生出血,故不可单纯 依靠CT值的大小对PCs和甲状腺囊肿进行判断。
❖ 2、PCs囊性病变与甲状腺交界区呈平直的线征;而甲 状腺囊性病变呈曲线状的“爪征”或“抱球征”。
❖ 3、PCs位于甲状腺后方,上下径与前后径比值大于1, 而甲状腺囊肿更倾向上下径与前后径比值为1:1的球形。
❖ 4、单发囊性病变,同侧甲状腺呈推移改变有助于PCs 的诊断;而甲状腺囊性病变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出血 囊变所致,故病变常多发。
1、低密度实性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可以出现假包膜(肿瘤周围纤维受推压引起) 2、甲状腺边缘中断征(咬饼征);囊变后出现 岛征 3、细沙砾样钙化(砂粒体) 4、强化程度低于周围甲状腺,磨玻璃强化(间 质纤维组织增生),增强后病灶缩小,边缘较 平扫模糊(强化后密度差减小) 5、淋巴结转移
LOGO
甲状腺常见疾病 的CT表现
毛存华
LOGO
组织学结构
一般结构
滤泡
滤泡上皮细胞 壁
滤泡旁细胞 腔: 胶质 (碘化)甲状腺球蛋白
滤泡间结缔组织: 含丰富的有孔毛 细血管
LOGO
甲状腺模式图
LOGO
(一)甲状腺滤泡(thyroid follicle)
由滤泡上皮细胞围成 腔内充满嗜酸性均质状胶质,即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表面含T3、T4的)
LOGO
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 又称,Reidel甲状腺炎 ❖ 发病率:很少见 ❖ 人群:中青年妇女 ❖ 病因:不明 ❖ 病理:广泛玻璃样变的纤维组织取代受累部
位的腺体,滤泡萎缩(阿克曼,523) ❖ 病变范围:局部,一叶,全部 ❖ 临床表现:颈部肿块,气管压迫,甲减 ❖ CT表现:局部,一叶,全部甲状腺,中度肿LOGO
“如果超声+CT+MRI=100的话,超声 等于90,CT等于9,MRI等于1。”
LOGO囊性病灶LOGOFra bibliotekLOGO
病理 三例均为甲状旁腺囊肿(PCs)
LOGO
PCs与甲状腺囊性变的鉴别
❖ 1、PCs沿气管食管沟及气管旁与颈总动脉之间间隙铸 型生长的不规则囊性病变,其生长形态可能与甲状旁 腺周围疏松的结缔组织结构有关;而甲状腺囊性病变 多为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张力较高。
LOGO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LOGO
❖ 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 癌的15%。发展较快、中度 恶性,发生于滤泡上皮细胞
❖ 髓样癌:约占5~10%。 发生于滤泡旁细胞,恶性程 度中等。
❖ 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 癌的10~15%。发展迅速、 高度恶性、预后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