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大作业过山车车速系统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大作业过山车车速系统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
——大作业过山车车速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自动化091
姓名1:王诚杰学号:30
姓名2:汤涛学号:25
姓名3:汤奔驰学号:24
指导教师:刘毅华
过山车车速控制系统概述
过山车是一种机动游乐设施,常见于游乐园和主题乐园中。

一个基本的过山车构造中,包含了爬升、滑落、倒转,其轨道的设计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回圈,也可以设计为车体在轨道上的运行方式为来回移动。

如今过山车的速度一般都在100公里/小时以上,虽然惊险,但是却十分安全。

实际上过山车的速度控制是通过电动机实现的,利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测速电动机作为反馈测速,从而实现对过山车速度的精确控制。

为了使得系统的响应更加精确,本系统应用了一些必要的校正环节。

当今社会中,由于对过山的的需求仅仅是一种追求次的娱乐活动,一次并没有与过山车速度控制的任何研究出现,绝大多数过山车(可以说全部)都是通过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运动的。

但是,如果过山车能够以一个稳定的速度运动,能使更多身体不太好的人加入这项娱乐活动,从而有一项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转化为一个老少皆宜的观光项目,不也很值得人们期待么?
本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时测速变速,以保证过山车在既定的速度下行驶。

驱动环节依靠直流电动机通过输入一个阶跃信号(电压)从而输出一个角位移量,通过与电动机轴相连的车轮输出,从而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

为了使控制可靠与精确,在本系统中还引入了测速反馈环节与校正环节。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1)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图1
如图1所示,U(t)为输入量,电机转速ω(t)为输出量。

图中,R,L分别是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M是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负载转矩。

激磁磁通设定为常值。

那么有:
U(t)=L*[dI(t)/dt]+R*I+E;---------------------------------------------(1)
式中,E是电枢反电势,他是电枢旋转时产生的反电势,其大小与磁激及转速成正比,方向与电枢电压U(t)相反,即E=C*ω(t),C为反电势系数。

电磁转矩方程:
M(t)=C*I(t)-----------------------------------------------------------(2)
式中,C为电动机转矩系数,M(t)是电枢电流产生的电磁转矩。

电动机上的转矩平衡方程:
J*[dω(t)/dt]+f*ω(t)=M(t)-M’(t)-------------------------------(3)
式中,f是电动机和负载折合到电动机上的粘性摩擦系数;J是电动机和负载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

由式(1)、(2)、(3)中小取中间变量,即可得到U(t)为输入量,电机转速ω(t)为输出量的直流电动机微分方程:
L*J*[d2ω(t)/dt2]+(L*f+R*J)* [dω(t)/dt]+(R*f+C*C’) *ω(t)=
C*U(t)-L*[dM(t)/dt]-R*M(t)----------------------------------------------------(4)
在工程应用中,由于电枢电路电感L较小,通常忽略不计,所以上式可以简化为:
T* [dω(t)/dt]+ ω(t)=K*U(t)-K’*M(t)----------------------------------(5)
式中,T=R*J/(R*f+C*C’)是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
K=C/(R*f+C*C’),K’=R/(R*f+C*C’)是电动机传递系数。

若R较小,则上式可以化简为:
T* [dω(t)/dt]+ ω(t)= K*U(t)--------------------------------------------(6)
即为电枢控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数学表达形式。

2)测速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图2
如图2所示为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原理线路图。

测速发电机的转子与待测量的轴相连接,在电枢两端输出转自角速度成正比的直流电压,即:
U(t)=K*ω(t)=K*[dθ(t)/dt]-------------------------------------------------------(7)式中,θ(t)是转子角位移;ω(t)=[dθ(t)/dt]是转自角速度;K是测速发电机输出斜率,表示单位角速度的输出电压。

分析被控对象的特性:
1)分析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特性:
由(6),在零初始条件下,求Laplace变换,可得:
G(s)= ω(s)/U(s)=K/[T*s+1];---------------------------------------------------------(8)G(s)= θ(s)/U(s)=K/{s*[T*s+1]};-------------------------------------------------------(9)上两式即是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传递函数
2)分析测速发电机的特性:
由(7),在零初始条件下,求Laplace变换,可得:
H(s)=U(s)/ θ(s)=K*s=K(*)*s----------------------------------------------------------(10)注:为了区别(9)、(10)中的K,记(10)中的K为K(*).
则,(9)‘(10)即为上述两个装置的传递函数。

图3
假设:K=10,T=1,所需求系统的阻尼比ξ=0.5,设计的控制系统图如图3所示计算K(*)::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φ(s)=10/[s*s+(1+K(*)*s+10]
则:K(*)=2*(ξ’-ξ)/ω=0.22
式中:ξ’=0.5,ω=3.16rad/s,则系统开环增益:
K=3.16,于是,可知:
E=0.32rad,td=0.43s,tr=0.77s,tp=1.15s,σ%=16.3%,ts=2.22s 此系统的响应如图4(设输入信号为1V的阶跃信号);此系统的Bode图见图5;
此系统的Nquist图见图6;
此系统的根轨迹见图7;
图4【系统的响应】
图5【系统的Bode图】
由图5可知该系统的稳态裕度为:
幅值裕度(GM)=inf(db)
相角裕度(PM)=52.3(deg)
可以看出该系统的稳定性还是相当不错的。

图6【系统的Nquist图】
图7【系统的根轨迹】
参考文献
[1]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4,1
[2]薛定宇.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
[3]吴新余/周井泉/沈元隆.信号与系统-时域频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1
[4] Farid Golnaraghi / Benjamin C. Kuo.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M],Wiley,2009-07-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