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位
(高中教学体会)
一个真正优秀的班级,应该是有文化品位的班级,而不仅仅意味着量化考核乃至考试成绩的突出。
一个优秀的集体,不仅要团结,有凝聚力,也要有一定的共同的文化追求;反过来,对高品位文化的追求和风气的养成,又必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精神的成长发育。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抓好“基础设施”,奠定良好基础
建班之初,在班级文化方面我主要抓了几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是确立班歌。
设想由班级同学自创或选择一首有利于班级团结,对同学们有激励作用的歌曲作为班歌。
后经同学们精心挑选、推荐后,确立《奔跑》为班歌。
这首歌体现了年轻人的富于梦想和朝气蓬勃,而且动感时尚,符合同学们的心态和欣赏口味。
此后在班会和一些重要活动中,同学们齐唱班歌,在整齐划一的歌声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二是设计、制作班徽、班旗。
由班级各小组讨论推荐,班级擅长美术的同学设计、制作了班徽和班旗。
特别是班旗的设计,很有创意:主画面是一个奔跑的人形,其组成笔画恰好为我班的班号“910”,体现了班歌的“奔跑”意象。
在运动会上第一次亮相,引来很多同学观望、议论和赞叹。
三是班级的环境布置。
良好的环境能体现一个班级的氛围和文化情趣。
每两周一轮,由各班级小组自己选定对同学们有激励作用的格言警句,由擅长书法的同学写成条幅,张贴于教室墙壁。
这样,走进教室,一方面可以从这些标语、提示语中得到启发和教益,又有一种与别班不同的感觉,班级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班级文化初露端倪,班级氛围初步形成,学生很快就对班级有了认同感。
其他的工作也就较好地开展起来。
二、“野蛮其体魄”与“爱拼才会赢”——班级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建班之初,我就多次向学生宣讲体育的重要性,用青年毛泽东“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座右铭和清华大学“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同时鼓励学生组建各类球队和兴趣小组。
班内先后组建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队伍,积极开展班内活动和班级之间的对抗比赛。
同学们在活动和比赛中锻炼了体魄,磨砺了精神,加强了交流,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美好感情,并在激烈的比赛中亲身体验到“爱拼才会赢”的人生道理。
我们的乒乓球队在对抗赛中大比分胜出,足球队在高一学年的多次比赛中取得了仅负一场、接近不败的良好战绩,篮球队战胜有校队队员的别班球队,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自豪感,并成为同学们长久的美好记忆。
三、定期加油站——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在我的班级常规文化建设中,有几项固定的内容,因为按时举行,能够时时给同学们以激励,可称为是“定期加油站”。
包括:1、每日格言。
在黑板的左侧开辟出一个专栏,每天由一位同学书写一句格言,让大家在早晨一走进教室就有所触动。
格言可自创,也可选用名言。
这样,每天都有一句发人深思、催人上进的格言,及时给每个人鼓励和启发。
2、每日激情演讲。
激情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因此我提出创建一个有激情的班级。
每天早读前,全班同学到齐后,由一位同学登台,发表三分钟演讲。
内容自选,重在突出让大家有所启发,对大家有所激励,并强调形式上的激动人心,要求有一定的感染力,最好是听后让人热血澎湃。
3、班级日志。
即班级日记,全班轮流,每天由一位同学书写,记录班级大事,书写成长心情,也可涉及当前时事、学校管理等。
作为班主任,我专门写了日志的前言“书写成长”,并写了不少“老班随笔”。
因为两个多月才轮到一次,所以学生兴致很高,有的写的很长,有的图文并茂,有的形式多样,成为班级争相传阅的一份“文化快餐”。
4、每周激情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级集体活动中的重要和最常见的形式,在班级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可取代的。
我在班级提出了每周激情主题班会的设想,并一直坚持得很好。
班会主题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共同商定,由班委或语文学习小组主办,每周都提前布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每次班会,从小组到个人,参与众多,情绪昂扬,形式丰富,高潮迭起,而且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很富于教育意义。
比如最近的一系列以“与春天一起成长”为总主题的的班会,就先后召开了“与春天一起成长”、“友谊伴我成长”、“亲情如灯”等主题班会,既让同学们认识了春天的美,又让每个人深刻体会到友情、亲情在成长和人生中的重要意义,让每个人都感慨很深。
另外还有班级板报等。
在这样的“定期加油站”里,同学们常常受到激励和鼓舞,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好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生活都干劲倍增。
四、“精神成长”——让人格完善起来
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体现在精神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上。
为此,我着重做了两项工作:1、提出“精神成长”的概念,开展“精神成长月”活动。
我认为成长最重要的是“精神成长”,因而向学生推出了这一概念,并首倡了“精神成长月”,把每年的五月和十二月定为“精神成长月”。
要求在成长月中,每人制定目标,规范自己行为,关注个人成长;在“精神成长月”过去后,力争保持成长的习惯,巩固精神成长的成果。
几乎每次活动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些同学总结自己“成长了一大截”。
2、开展爱心行动。
为培养爱心,班级常设了“爱心基金委员会”,定期开展班内募捐活动和对外捐款、爱心行动等。
我们的行动得到省红十字会的赞扬;爱心小组到老年公寓劳动、慰问,使老年人非常感动;最近还发动了给郑州一位患白血病的大学生的捐款活动。
平时,尤其在“精神成长月”中,我们还要求每人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爱心行动。
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认识,让他们逐渐培育起自己的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
五、真情放送——生日祝福
除了营造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级环境,让全班同学集体成长,我还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同学,关注他们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和发展。
这方面的工作,除了个人谈话,就是专门创建了一个真情大放送的平台,在每位同学生日那天,全班同学给他(她)送去生日祝福。
我专门请一位温柔可爱的女同学担任“生日大使”,负责登计了全班同学的生日,并提前做好策划,作为班主任,我给每位过生日的同学写“生日祝语”,送小礼物。
在过生日的当天,早读前,我宣布哪位同学过生日,然后把提前写好的“生日祝语”和礼物交给他(她),并由其本人发表“生日感言”。
接下来,由过生日的同学的好友或“室友”上台为其祝福,最后是全班同唱生日快乐歌。
每次有人过生日,都像是班级的节日,台上、台下,其乐融融,不由人不感动。
生日祝福成为我们班的保留节目和独特的文化现象。
通过以上各种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大大提升了班级的文化品位,使我们的班级成为各方面突出、在学校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的集体,连年被评为优秀班级。
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的各方面也得到了良好和良性的发展,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品位的现代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