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废)水处理用碳源药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源药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废水处理用的碳源有效成分包含一种、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碳源药剂。
其他类型碳源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比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品的制备GB/T 611 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GB/T 694 化学试剂无水乙酸钠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9724 化学试剂 pH 值测定通则GB/T 9728 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GB/T 9729 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GB/T 9738 化学试剂水不溶物测定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5346 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GB/T 15441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GB/T 21621 金属腐蚀性试验方法GB/T 21792 闪点的测定GB/T 21806 液体化学品自燃温度的试验方法GB/T 21848 爆炸危险性的确定GB 30603 食品添加剂乙酸钠HJ/T 39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 505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 636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94 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 757 水质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828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G/T 3921 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3 术语和定义3.11污/废水 wastewater / sewage包含工业及工业园区污/废水、生活污/废水、畜禽污/废水以及渗滤液等。
3.2碳源 carbon sources污/废水处理工艺中能够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素来源的有机营养物质称为碳源。
3.3单一碳源 single carbon source只含有一种有效碳源成分的物质。
3.4复合碳源 composite carbon source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不同碳源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
3.5生物安全 biosecurity因产品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
3.6生产安全 production Safety产品生产、运输及应用过程中所能造成的对人员生命安全及财产损失的潜在威胁。
4 技术要求4.1 感官指标无色或有色清亮液体,无肉眼可见机械杂质,可与水互溶。
白色或有色结晶粉剂,无肉眼可见机械杂质,可与水互溶。
气味温和,无刺激性味道。
4.2 理化指标4.2.1 控制指标及分类根据碳源药剂产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理化指标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指标、生物安全控制指标和生产安全控制指标三类。
基本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影响碳源有效性、生物降解率和存储环境的常规指标,共4项。
生物安全控制指标包括对微生物和水生态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控制指标,共11项。
生产安全控制指标包括对人员及使用场所具有危险性影响的控制指标,共3项。
基本控制指标必须执行。
生物安全控制指标和生产安全控制指标,由碳源药剂使用主管部门根据污水处理厂排放要求和生产要求、周边水环境质量及居民安全要求选择控制。
4.2.2 标准值碳源药剂基本控制指标执行表1的规定。
碳源药剂生物安全控制指标执行表2的规定。
碳源药剂生产安全控制指标执行表3的规定。
表1 碳源药剂基本控制指标表2 碳源药剂生物安全控制指标表3 碳源药剂环境安全控制指标5 检测方法本标准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蒸馏水应符合 GB/T 6682中三级规格的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 601、GB/T 602 和 GB/T 603 之规定制备。
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5.1 外观目测判定,符合感官试验条件(实验室或相应场所)进行。
5.2 CODCr移取 1mL 样品,用稀释定容至 1L 容量瓶,混合均匀后,按 HJ 828 规定的方法测定。
5.3 CODCr3移取 1mL 样品,溶于水,稀释至 1000mL;取稀释后的溶液 1mL,溶于水,稀释至 200mL 制得试验溶液。
取适量试验溶液,按 HJ 505 的规定测定。
5.4 pH按 GB/T 9724规定的方法测定。
5.5 水不溶物按 GB/T 9738 规定的方法测定。
5.6 总磷按GB/T 11893 规定的方法测定。
5.7 总氮按HJ 636 规定的方法测定。
5.8 生物急性毒性按GB/T 15441规定的方法测定。
5.9 氯化物称取 1g 样品,溶于 20mL 水中,按 GB/T 9729规定的方法测定。
溶液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比对溶液。
5.10 硫酸盐称取 1g 样品,溶于 20mL 水中,加 20%盐酸溶液 0.5mL 酸化后按 GB/T 9728-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
溶液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比对溶液。
5.11 重金属5.11.1 铅(Pb)和镉(Cd)按 GB 7475 的规定测定。
5.11.2 汞(Hg)和砷(As)按 HJ 694 的规定测定。
5.11.3 铬(Cr)按 HJ 757 的规定测定。
5.12 爆炸危险性按GB/T 21848的规定测定。
5.13 易燃危险性按GB/T 21806和GB/T 21792的规定测定。
5.14 金属腐蚀性按GB/T 21621的规定测定。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产品按批次检验,以同原料、同配方、同工艺、同班次所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次。
6.2抽样6.2.1采样单元按GB/T6678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
6.2.2 液体抽样对桶装液体产品,采样时应将采样器深入桶内,从上、中、下部位采样,采样量不少于300mL,将所采样品混匀,从中取出约800mL,分装于两只清洁、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
对于罐装液体产品,用采样器从罐的上、中、下部位采样,每个部位采样量不少于500mL,将所采样品混匀,从中取出约800mL,分装于两只清洁、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
6.2.3 固体抽样按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用通则进行抽样,将样品分装于两只清洁、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
6.2.4 样品保存在密封的样品瓶上粘上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
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保存备查用。
6.3 检验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3.1 出厂检验第4章规定的基本控制指标为出厂检验项目,应由生产厂质监部门按本标准要求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
6.3.2 型式检验第4章规定的全部控制指标为型式检验项目,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批次中抽取。
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定型时;b)停产半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c)工艺、原料或生产人员发生较大差异时;d)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4 判定规则抽取样品经检验,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若检验结果中有1项~2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复验,若复验结果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若检验结果中有3项及以上指标不合格,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产品外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地址、联系电话、注册商标、规格、数量、批号和执行标准、以及GB/T 191中规定的“怕晒”和“怕雨”标志。
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检报告,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厂址、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标准编号及各控制指标检验结果。
57.2 包装包装容器应整洁、卫生、无破损,应符合GB/T 15346的规定7.3 运输运输设备应清洁卫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须避免长时间暴晒、雨淋和受潮,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装、混运。
7.4 贮存产品的存放地点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阴凉、严防日晒雨淋、严禁火种。
不得与有害、有毒、有腐蚀性和含有异味的物品堆放在一起。
产品保质期应夏季≥1个月,其他季节≥3个月。
保质期内产品不得发酵酸败或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