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设计(优质课)

《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设计(优质课)

圆的一般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掌握方程x2 + y2 + Dx + Ey + F = 0 表示圆的条件.
(2)能通过配方等手段,把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3)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方程x2 + y2 + Dx + Ey + F = 0 表示圆的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学生创新,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间的互化,根据已知条件确
定方程中的系数,D、E、F.
教学难点:对圆的一般方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备选例题
例1 下列各方程表示什么图形?若表示圆,求出圆心和半径
(1)x2 + y2 + x + 1 = 0 ;
2 2 2
(2)x + y + 2 ac + a = 0 ( a≠0);
(3)2x2 + 2 y2 + 2 ax –2ay = 0 ( a≠0). 【解析】(1)因为D =1 ,E =0 ,F =1 ,所以D2 + E2–4F<0 方程(1)不表示任何图形;
(2)因为D =2a,E =0,F =a ,
所以D2 + E2–4F =4a2–4 a2 = 0 ,所以方程(2)表示点(–a,0);
3)两边同时除以2,得x2 + y2 + ax –ay = 0 ,
所以D = a,E = –a,F = 0. 所以D2 + E2–4F>0,
所以方程(3)表示圆,圆心为(a,a),半径r 1D2E24F 2|a|.
2 2 2 2 点评:也可以先将方程配方再判断.
例2 已知一圆过P (4 ,–2)、Q(–1,3)两点,且在y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 4 3,求圆的方程.
【分析】涉及与圆的弦长有关的问题时,为简化运算,则利用垂径直径定理和由半弦长、弦心距、半径所构成的三角形解之
【解析】法一:设圆的方程为:x2 + y2 + Dx + Ey + F = 0 ①
将P、Q的坐标分别代入①得
4D 2E F 20 ②
D 3
E
F 10 ③
令x = 0 ,由①,得y2 + Ey + F = 0 ④
由已知| y1 –y2| = 4 3 ,其中y1,y2是方程④的两根.
∴(y1 –y2)2 = ( y1 + y2) –4y1y2 = E2–4 F = 48 解②③⑤联立成的方程组,得
D 2 D=-10
E 0 或E=-8
F 12 F=4
故所求方程为:x2 + y2–2 x –12 = 0 或x2 + y2
10x –8y + 4 = 0.
法二:求得PQ的中垂线方程为x –y –1 = 0

∵所求圆的圆心C在直线①上,故设其坐标为(a,a –1),又圆C的半径r |CP | (a 4)2(a 1)2②
由已知圆C截y 轴所得的线段长为 4 3,而圆C到y 轴的距离为| a|.
r 2a2(4 3)2
2
代入②并将两端平方,得a2–5a + 5 = 0 ,解得a1 = 1 ,a2 = 5.

r1 13,r2 37 故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1)2 + y2 = 13 或(x –5)2 + ( y –4)2 = 37.
【评析】(1) 在解本题时,为简化运算,要避开直接去求圆和y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否则计算要复杂得多.
(2)涉及与圆的弦长有关问题,常用垂径定理和由半弦长、弦心距及半径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解之,以简化运算.
例3 已知方程x2 + y2–2( t + 3) x + 2(1 –t 2)y + 16 t 4 + 9 = 0 表示一个圆,求 ( 1) t 的取值范围;
( 2)该圆半径r 的取值范围.
【解析】原方程表示一个圆的条件是
D2 + E2–4F = 4( t + 3) 2 + 4(1 –t 2)2–4(16t 4 + 9) >0
即7t –6 t –1 < 0 ,∴ 71t 1
22
r 2
D E 4F
(t 3)
2
(1 t
2
)
2
(16t
4
9) 7t
2
6t 1 2) 4
3 2 16
7(t )2
77
∴ 0 r2 16,0 r 4 7
77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