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建筑材料--墙体材料调研报告正文

新型建筑材料--墙体材料调研报告正文

新型建筑材料之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调研报告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它是相对于传统的砖、灰、砂、石等建筑材料命名的。

具体来讲,新型建筑材料是将现代冶金、化工、机械、纺织等工业的先进技术用于建筑材料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以适应现代化建筑以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所开发的一类新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总的发展方针是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节能、节地、节水、利废和环保。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1、复合化:所谓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

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几种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

据专家预测,21世纪复合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2、多功能化: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

3、节能化、绿色化:新型建筑材料应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或“绿色建筑材料”。

主要是指这些新型材料资源、能源消耗低、大量利用地方资源和废弃资源;对环境、对人身友好无害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可以循环利用。

4、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

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60MPa。

5、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品规范化、系列化。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涂料、新型建筑塑料、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新型防水和密封材料共五部分。

下面仅就新型墙体材料加以论述。

一、新型墙体材料的概述新型墙体材料是指除黏土实心砖以外的具有节土、节能、利废、具有较好物理力学性能、适应建筑产品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改善建筑功能等现代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一般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高强、节土、节能、利废、环境保护、改善建筑功能和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一系列优点,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种属于绿色建筑材料为。

新型墙体材料目前的品种有近20种之多,按通常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板、块、砖三大类。

表述如下:1、砖类:承重多孔粘土砖、非承重空心粘土砖、灰砂砖、空心灰砂砖、空心页岩砖等。

2、砌块类: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珍珠岩混凝土砌块等。

3、轻质墙板类:薄板类有埃特尼特板;条板类有GRC板、镀锌钢丝网空心墙板;复合板类有泰珀板、轻质隔热夹心板(GY板)、彩钢复合板、钢丝网复合墙板等。

二、国外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墙材开始在欧美国家相继问世。

20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新墙材逐步取代了普通实心粘土砖,50-60年代新墙材已占据主导地位。

21世纪,发达国家新墙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系列和生产规模,生产、检测、售后服务配套,建筑设计、施工等技术规范完善,管理先进。

新墙材产品不仅种类、规格齐全,而且质量优良、外观尺寸规整、功能性强,具有传统墙材所不及的优点,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日益朝着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以及企业大型化,生产技术智能化,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性能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见表2-1)。

发达国家发展新墙材紧密结合建筑应用,特别是推广节能建筑。

我国采暖居住建筑的采暖度日值普遍较高,但其采暖时间较短,采暖温度平均只有13-14℃,夏季炎热地区的房屋普遍不具备空调条件。

而同等条件下的发达国家,一年内采暖时间却比我国长得多,采暖温度一般为20-22℃,夏季在炎热地区的建筑也普遍设有空调降温。

它们要求如此好的热环境及舒适度,并不是以增加能源的消耗来换取的,而是从建筑围护材料革新着手,推广节能技术,建造节能建筑。

例如:美国联邦法案委员会对房屋节能从材料应用到房屋新建、改造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克林顿政府的新科技政策等明确规定,在联邦政府建筑物和政府出资的低收入居民建筑中,必须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鼓励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建筑围护材料的革新较好地满足了节能建筑的要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新墙材的发展。

此外,发达国家建筑的框架、钢结构等已成为建筑的主导结构形式,其对围护材料的要求更加突出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施工方便等特点,由此奠定了新墙材发展的应用基础。

而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墙材产品也在升级换代,原来需要在施工现场的作业全部改为工厂化预制,建筑材料发展和建筑业发展融为一体,全部建筑材料进入建筑工地的传统方式已转变为装配型成品及部件进入建筑工地,实现装配化施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推动了建筑业的现代化。

表2-1部分国家各类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重(%)。

三、我国新墙材发展概况普通实心粘土砖在我国生产、应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绝大多数近乎于作坊式生产,基本上是手工加半机械化,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能耗居高,污染严重,毁田占地,质量偏低,不能满足建筑业科技进步的需要,早已成为必须改革的对象。

从表2-1可以看出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上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

1988年,国家开始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与节能建筑推广。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全国新墙材生产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例达到了35%以上,节能建筑推广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国家按区域性气候特点分别颁布了节能50%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各省(市)制定了相应标准,其中北京标准提高到建筑节能65%。

四、我国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是贯彻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三项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建筑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是改善居住热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每年人均能源消耗量只有0.91吨标煤,不足世界人均能源消耗量的一半;人均耕地只有1.3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

然而,墙体材料作为建筑业生产活动中使用量最大的原材料,大部分仍然在使用粘土类墙体材料。

传统的墙体材料——实心粘土烧结砖,每年生产需要大量的粘土和能源。

近年来墙体材料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很大发展,但是黏土空心砖仍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体,每年要消耗大量粘土,其中部分来源于耕地,存在毁田取土烧砖现象。

传统的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房屋每年要耗费大量能源,非采暖房屋的热环境很差,用空调每年耗费的能源更多。

此外,绝大部分粘土砖类材料都是由工艺技术落后、浪费能源的小型砖瓦企业生产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需占用大量土地,又有大量的废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另外,建材工业是高能耗产业,砖瓦工业又是建材工业的耗能大户,约占建材工业能耗的40%左右。

生产每万块实心粘土砖比生产同体积砼砌块能耗要高出2倍左右。

新型墙体材料要比实心粘土砖平均节约生产能耗47%,再用这些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按照节能建筑标准设计建造节能住宅,又可以节约房屋采暖降温能耗50%。

而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每年还可以综合利用工业废渣超过600万吨。

显然,新型墙体材料既保护土地,综合利用工业废渣,保护生态环境,又节约了大量能源。

另一方面,建筑能耗一般占社会总能耗的四分之一以上,节能建筑可以充分发挥耗能效果。

因此,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建造可持续建筑,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8%,建筑消耗的总能量巨大。

一方面,建筑材料生产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煤、电、土地等,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染;另一方面,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对住宅的热舒适要求也不断提高,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的需求使空调使用数量急剧增加,这又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染。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日益增多,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正使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气候反常现象日益频繁和加剧,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显然,广泛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普遍建造节能建筑,大力发展可持续建筑,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提升墙体材料产业,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我国是建材和建筑大国,建造可持续建筑,是我国建筑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我国传统的实心粘土砖生产总量和比重都很大,产品有相当大的市场,而新型墙体材料企业数量虽多,但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企业及产品结构也不尽合理。

另一方面,目前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建筑功能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显然,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涌现,使得实心粘土砖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WTO环境中,墙体材料工业和建筑业将出现新的竞争态势,材料由粘土制品向非粘土制品、单功能向多功能、体小量重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进而实现新型墙体材料制造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化,最大程度地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施工现代化水平和建筑质量,是大势所趋。

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所具有的改善建筑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效率,以及提高住宅质量和水准的重要作用,正在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改造传统的建筑业,淘汰落后的墙体材料产品、落后的建筑技术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将会极大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建筑业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使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推进住宅产业的现代化。

4、改善建筑使用功能,提高人居质量和生活质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热环境以及相应的建筑质量和居住舒适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夏季要求空调降温,冬季要求采暖供热,能源使用量日益增长。

尽管城镇居民普遍自行安装采暧空调设备,但由于在墙材和建筑上缺乏科学的设计和相应的技术措施,致使夏季建筑空调、冬季建筑采暧能耗急剧上升,能源浪费严重,居民用于能源的支出大幅增加,而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未得到根本改善。

节能建筑在不采取采暖空调措施的情况下,冬天室温能提高5℃,夏天室温能降低2-3℃,因而可明显改善居住热环境。

因此,人们对于建筑使用功能产生了前所未有新的要求。

五、体会与建议通过对有关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政策措施;对新型墙体材料在生产、设计、施工、应用过程;对建筑结构体系和建筑节能等方面技术的调查与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