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必修1和必修2基础判断题和解析(附电子版)1.在富含肉汤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病毒属于生物群落。
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2.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细胞器3.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认为人工制作了生命。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
最基本的是细胞5.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6.一个分子和原子均属于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
分子和原子不是生命,不属于生命系统7.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常绿阔叶林有许多物种,不是一个种群8.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一个地区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9.一个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
还有微生物10.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DNA都是链状的,都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拟核DNA是环状的,且细胞器中的DNA不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11.在富含肉汤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病毒属于生物群落。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1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只揭示了统一性13.细胞学说指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14.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自然界找到。
任何一种元素都能在自然界找到15.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都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
性激素是脂质,另外两个是蛋白质16.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17.占鲜重和干重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O、C、H、N和C、O、N、H。
正确18.构成生物的化合物都有各自重要的功能,且能够独立行使功能。
单独不能行使功能,要按一定方式组合形成细胞才能行使功能19.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有的是以离子形式存在20.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葡萄糖不能被水解21.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实验需要用到高倍显微镜,染色后需要使用体积分数75%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50%22.细胞中的脂肪包括油脂、磷脂和固醇。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23.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尿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变性只是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键还在24.观察花生子叶中脂肪时,需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再进行观察。
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25.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应当是磷26.某三肽由三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则此三肽有27种可能性。
应当是六种,因为只有三个氨基酸27.多态通常呈链状结构,也称为多肽链,具有空间结构。
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有空间结构的是蛋白质28.盐析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不变化29.蛋白质变性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的变化。
空间结构改变,肽键数量不变30.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改变了31.DNA分子的双螺旋被解开时,其功能也将失去。
DNA分子时也会解开螺旋32.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应当是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的,因为需要运输物质33.肽酶能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蛋白酶才能分解蛋白质34.蛋白质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大分子。
起控制作用的是DNA35.人体高度分化的各种细胞中蛋白质都不同。
有一些相同类型的细胞中蛋白质应当是相同的36.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苷酸。
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37.RNA和DNA分子初步水解产物有三种相同,分别是A、G、C。
初步水解产物应各是四种不同的核苷酸,而不是碱基38.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核苷酸以及4种碱基。
8种核苷酸,5种碱基39.糖类的作用都是在细胞内作为能源物质。
有的能作为结构物质,如脱氧核糖和纤维素40.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二氧化碳和水41.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糖类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性激素、维生素D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糖类不参与免疫调节42.糖类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单糖除了有葡萄糖还有果糖和半乳糖43.地震灾害后,灾民啃食树皮和草,通过消化纤维素来给机体供能。
纤维素是结构物质,不能供能44.糖原的代谢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氨基酸。
前者是二氧化碳和水,后者是二氧化碳、水、尿素45.二糖均是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的。
乳糖、蔗糖不是46.糖尿病人的饮食只需要严格限制其甜味食品的摄入。
不甜的食物也有可能含糖量高47.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
胆固醇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48.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脂肪49.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动物细胞50.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肪都是多聚体。
脂肪不是多聚体51.用于留种的晒干的种子中不含自由水。
含有的,比较少52.自由水在衰老、癌变细胞中含量少,在分裂、成熟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癌变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不少53.无机盐在细胞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生命活动、酸碱平衡、渗透压。
正确的54.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有分解作用,溶酶体可以分解细胞内老化损坏的细胞器55.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都有ATP合成酶。
ATP是在叶绿体基粒合成56.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将全被排出细胞外。
取决于分解后的产物是有用还是无用57.有细胞壁的一定都是植物细胞。
细菌和真菌也有细胞壁58.溶酶体不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溶酶体具单层膜59.叶绿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薄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也属于60.核仁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染色体在细胞核内,不是在核仁内61.半透膜就是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明没有生物活性62.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开始有溶质的仍然高63.任何物质都是从溶液的高浓度向溶液的低浓度扩散。
指溶质64.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65.细胞液就是细胞内液。
细胞液是液泡内的,细胞内液是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液体66.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该原生质体将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还要有内外浓度差67.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组成。
前者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看不到后者68.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看不到染色体,原因可能是显微镜放大倍数太小,也可能是液泡的紫色遮盖了染色体。
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核膜核仁不小时,看不到染色体69.植物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能够自由通过。
细胞壁是全透的70.组成膜的磷脂都是可以运动的,但大部分蛋白质是不能运动的。
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71.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72.葡萄糖进出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后者是主动运输73.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因素相同。
影响协助扩散的还有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74.低温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对被动运输无影响。
低温会影响载体活性,会影响协助扩散75.自由扩散因为不受载体和能量的限制,所以运输速度超过协助转运和主动转运。
协助扩散最快,其次是自由扩散76.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77.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78.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流动性79.胞吐与胞吞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基本方式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80.被细胞胞吐的一定是大分子物质。
神经递质不是大分子81.胃蛋白酶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进入消化道。
胞吐82.酶、ATP都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酶催化反应,需要ATP提供能量,ATP水解合成需要酶催化83.酶和激素一样,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酶起催化作用8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没有细胞核,不能合成蛋白质,能产生ATP85.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不会影响酶活性86.酶适宜于在最适宜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
适宜在低温保存以保持活性87.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情况下,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在最适温度前升高温度,酶促反应速率加快88.ATP彻底水解可产生三种有机物。
ATP彻底水解产生磷酸,核糖,腺嘌呤,但磷酸不是有机物89.ATP转化为ADP的过程会产生水。
ATP的合成会产生水90.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相等91.虽然所有细胞合成ATP的途径都相同,但它们消耗ATP的途径是不同的。
动物细胞是呼吸作用,植物细胞还有光合作用92.叶肉细胞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叶肉细胞还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93.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消耗ATP。
酶催化的吸能反应消耗ATP94.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
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95.有机物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和在体外燃烧一样。
反应条件不同,体内需要酶催化,体外需要点燃96.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不需要O2的参与,但[H]在第二阶段消耗了97.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
抑制有氧呼吸98.水果贮存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下,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完全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更多99. O2浓度为零时,细胞呼吸强度为零。
会进行无氧呼吸100. 植物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色。
反射绿光101. 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增强。
不会一直增强,会受叶绿体基质中酶数量的限制102. 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等于固定的二氧化碳的总量。
固定的二氧化碳还应包括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103. 大棚作物在阴天应适当补光,使用白炽灯效果最好。
红光最好104. 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降低105. 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不变。
分裂前一条染色体上2个DNA分子,分裂后一条染色体上1个DNA 分子106. 玉米(含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40个DNA分子。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还含有DNA107. 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含有的108. 细胞周期中,只有S期发生了DNA分子的解旋。
G1、S、G2期109. 分裂期的细胞不再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不进行DNA复制,但蛋白质可以合成110. 在末期,DNA解旋酶使染色体解旋,染色体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DNA解旋酶是使DNA解开螺旋而不是染色体111. 间期,细胞会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而分裂期由于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这三者都不存在。
间期会进行复制和转录,任何时期都可以翻译112. 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