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2018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直接吸收了()的合理成分。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帮助他国发展的手段B.金融资本掠夺和奴役他国的手段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助互利的形式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补充形式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4题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要求则表现为( )。

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一致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5题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C.生产、分配和交换D.生产关系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6题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A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6.第7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反映论和先验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8题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C.第三世界国家D.发展中国家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9题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10题()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11题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12题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有用即真理B.真理是有价值的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2.第15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17题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18题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

A.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巴黎公社B.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及法、德、意工人运动C.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D.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由此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5.第19题无产阶级专政是以()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A.无产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工农联盟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6.第22题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7.第24题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8.第25题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9.第26题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0.第27题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实事求是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1.第28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2.第30题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3.第31题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A.复杂劳动决定的B.具体劳动决定的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抽象劳动决定的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4.第34题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5.第35题“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相比,主要指()。

A.旧唯物主义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6.第36题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等价交换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答案:D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27.第37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8.第38题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社会基本矛盾C.科学技术D.社会革命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9.第39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0.第40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1.第3题垄断阶段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竞争有()。

A.垄断组织内部竞争B.垄断组织之间竞争C.非垄断企业之间竞争D.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竞争E.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2.第13题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 )。

A.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C.虽然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但是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D.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多种可能的途径E.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答案:C,D,E您的答案:C,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0.033.第14题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

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直接等同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答案:C,D,E您的答案:C,D,E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34.第16题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E.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答案:A,B,C,E您的答案:A,B,C,E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5.第20题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为前提,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基本特征。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B.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C.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E.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答案:A,B,D,E您的答案:A,B,D,E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36.第21题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分工的出现B.自给自足的生产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E.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答案:A,C您的答案:A,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7.第23题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

A.理论联系实际B.教条主义C.形式主义D.实用主义E.独立思考答案:B,C,D您的答案:B,C,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8.第29题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E.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答案:B,C,D您的答案:B,C,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9.第32题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的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