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声与听力保护控制程序

噪声与听力保护控制程序

35、噪声与听力保护控制程序
GTJTG-B-Ⅱ-35
1. 目的
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实施控制,以减少和防止员工因噪音引起的失聪,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程序。

2. 适应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协力单位。

3. 职责
3.1 安全监察部:负责编制噪声控制指标、目标并督促实施;监督降噪设施的运行状态和投入;督促员工正确佩戴听力保护用品。

3.2 各设备责任部门:负责设备的正确操作和正常运转,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员工听力保护管理。

4. 程序要求
4.1 策划
4.1.1安全监察部组织相关部门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噪声场所和噪声源,绘制《噪声源分布图》,标明各噪声源的不同监测点的噪声值。

4.1.2安全监察部每年定期对噪声源进行检测,对超出标准的噪声源制定噪声控制措施。

4.2 执行
4.2.1各部门应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异常音响。

并减少空载时间以降低噪声影响。

4.2.2正常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在各主要噪声源处加装防尘隔音罩或其他噪声消除装置,以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的噪声标准要求,并保证装置的完好。

4.2.3安全监察部依据《环境监测控制程序》对噪声进行监测,并更新、保留监测记录。

4.2.4安全监察部根据《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和《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定期向噪声工作场所的员工提供适当的听力保护用品;
4.2.5公司提供合格的个人劳动保护,并在员工初次使用听力保护用品前,应对员工进行有关听力保护用品佩戴方法的培训;
4.2.6安全监察部对接触噪声值超标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测试。

并对听力异常员工进行医疗跟踪。

4.2.7听力测试必须是国家规定检测、或体检机构。

根据标准进行听力敏锐度检查及有害因素的测定。

公司内部噪声监测人员要有培训证明、及校准合格证。

4.2.8评估听力测试结果,分析噪声结果的趋势,并对听力下降的员工采取积极的康复行动。

4.2.9培训全体员工相关听力损伤控制和相关控制措施。

4.2.10人力资源部根据国家工伤与职业病管理有关规定,对听力损伤员工妥善安置。

听力损失人员报告程序见听力损失管理办法
4.2.11 超过80dB区域,公司应噪声重点关注。

对该区域长时间暴露的人员进行听力保护测试。

4.2.12 制定听力损伤人员的处理流程表。

4.3 检查
4.3.1检查要求执行《不符合控制程序》。

4.3.2由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噪声与听力保护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检。

4.3.3由安全监察部配合进行各部门噪声与听力保护工作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4.4 改进
4.4.1纠正及纠正措施,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4.2由检查人对发现的问题责令责任部门进行纠正或提出纠正措施予以纠正。

4.4.3预防措施,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 相关文件
5.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5.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J 87-85
5.3 CMB 253 2.41 听力保护
5.4 GTJTG-B-Ⅱ-50 医疗服务控制程序
5.5 GTJTG-B-Ⅱ-22 个人防护装备管理程序
5.7 GTJTG-B-Ⅱ-54 不符合控制程序
5.8 GTJTG-B-Ⅱ-60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9 GTJTGB/1056—2009职工工伤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及待遇规定
5.10 GTJTGB/1057—2009听力损失管理办法
6. 相关记录
6.1 JL—2010—AJH—4017 噪声源分布图
6.2 JL—2010—AJH—4022 公司员工健康档案
6.3 JL—2010—AJH—4019 现场噪声监测记录
6.4 JL—2010—AJH—4024 公司职业病员工档案
6.5 JL—2010—AJH—4018 公司接噪作业人员名单
7、听力下降处理流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