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发展史与房地产炒作史

中国经济发展史与房地产炒作史

前几天,群里有人说了“供需两旺”的问题,引发了我对房地产行业的思索,顺便捋了捋我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

有一次在黄岛玩,朋友指着一个高大的地上渠,跟我说:这是60年代建的,灌溉用的,现在废弃了,他的爷爷曾经参加过建造。

我站在地上,仰望它。

巍峨的石柱,在诉说着时代的沧桑,依稀可以听到劳动者的呐喊声。

我想起来,同一时期建造的,还有“红旗渠”。

集体经济在建国初期,贡献是巨大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着他的弊端——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培养了大批的懒汉。

现在,懒汉没有了,出现了很多愤青。

懒汉和愤青,都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同一时期的工业,也在完成基础建设后,因为机构臃肿,开始运转乏力。

改变,迫在眉睫。

1978年,我国实施责任田制,包产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粮食产量上升。

农民在留下自己的存粮以后,剩下的,卖给粮站。

国家根据当年的粮食产量,增发货币,发给粮站购买农民手里的粮食。

可以想象,当年农民用粮食换到的,有很多是尚未流通的新币。

拿到钱的农民,去买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

拿到钱的工人,再去买粮站的粮食,钱重新回到粮站,粮站再交还给国家。

于是,整个经济系统没有闲钱。

在封闭式经济系统里,不存在或只存在轻微的通货膨胀。

就像你没听说过,朝鲜有通货膨胀。

随着,工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大量农民进城讨生活。

当年的这些人,正是我们的叔父辈。

彼时,国家设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为欧美资本提供场地、低税和廉价劳动力,做为欧美国家的生产工厂,在世界大贸易中,分一杯羹。

而这时的中国,只是欧美国家的“打工仔”,大部分利润还是要被欧美国家抽走。

要想从打工仔的身份翻身,只能在核心技术上赶超欧美。

但这不是,喊一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

特区发展,为我国带来了美元外汇。

这个东西,让中国的农民水深火热。

美元,不能在国内流通。

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

不然,别国的印钞机“夸夸”一开,我国的经济立马垮台。

国家通过银行,用人民币把经济特区赚来的美元换过来。

用来换美元的这部分人民币,哪里来?税收,每一分都有用处,更何况,特区发展特别,税收根本照顾不过来。

怎么来?我们的印钞机!我们的印钞机“夸夸”印出几个亿,换回美元,注入经济体。

于是,通货膨胀出现了。

在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式经济体,通货膨胀,必然存在。

我国的通货膨胀快速阶段,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改革开放里,有钱的是特区工业,农业自然受到剥削,短期还可以忍受,长期我们的农产品可以通过涨价平衡。

可关键是,中国他妈的长期贸易顺差,农产品怎么涨,也赶不上特区经济的增长,他总是慢半拍。

而国家拿了外汇,从来是购买国际资源,很少补贴农业。

这几十年,是发展的几十年,同时也是农业受苦受难的几十年。

2005年12月,国家取消农业税;我的国,你终于放了农民兄弟一把。

改革开放,最先富的是特区工厂主,但最先暴富的是山西煤老板。

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我国在国有煤矿开采以外,鼓励私营煤矿开采。

由此,诞生了一批“煤老板”。

有钱的煤老板,在扩大生产以外,最先想的是,怎么样让自己的钱保值和升值。

广州上海,他们不屑于去,特区的经济相对于他们,赚钱少不说,关键是煤老板大都没有文化,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去参与。

于是,他们进京了。

最初进京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权钱交易。

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无时不刻不在寻找自己的政治代言人。

但中国的政体姓共,中国的经济姓公。

北京以前有一个笑话,说:山西煤老板的儿子和北京的官子弟,在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之际,官子弟吹牛逼:哥,给我一百万,在北京,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儿。

煤老板儿子大喜,说:兄弟,哥给你二百万,你把天安门城楼那老头,给换成咱爹的。

官子弟一听,懵逼。

总有些东西,是你用钱是买不到的。

九十年代初,煤老板进京。

此时恰逢我国商品房改革,国家为了消减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竞争力,但更多的是,为了增加税收,实行商品房改革。

由此政策,富起来一批建筑商——潘石屹、王健林。

与煤老板不同,这批资本家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自学过高等教育。

王健林说自己创业初期,一年看的建筑书籍,相当于大学三年的课程。

如今,王健林在房地产冷却后,还活跃在人们的眼前,而煤老板就要淡出历史舞台。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第一要素;机遇,改变的只是一时。

由王健林建造,煤老板炒作的北京房地产,涨了起来,很快达到泡沫的。

1995年,我国开始了互联网经济,先是诞生了造电脑的张朝阳,再是诞生了玩电脑的马化腾。

马云起家,那是后来的事。

北京,做为一线城市,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也很快。

煤老板,炒作的房地产泡沫,得到互联网经济的接盘。

不得不说,煤老板的运气,这次又很好。

但好运气,不能一直眷顾你。

房地产炒作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了高价地皮。

但即使政府不提供高价地皮,房地产依然会那么高。

因为,炒房地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有多有钱,就会把房地产抬多高。

政府资本没有参与其中,政府只是从你割肉买房的过程中,分了一杯羹。

很痛吧?你的祖国母亲,在你最痛苦的境遇里,捅了你一刀。

普通老百姓在高价房面前,耗又耗不过,只能买。

买了,你就上当了。

你辛苦工作的每一分钱,就通过购买房地产,重新回到他们手里,他们就更富有。

富有的他们,接着拿钱去炒作下一个生活必需品。

如此的残酷,却又如此的无奈。

你应该庆幸,你的这部分钱,已经被国家抽走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进去他们的腰包。

资本,需要被稀释。

2017年5月,王健林用双倍的价格挤掉了,中铁在马来西亚的“大马城”项目。

资本,生来而求利,不过这一次,他是在作死。

国企参与大马城建设,更多的是政治考虑,他这是在与政治作对。

与欧美资产贵族不同,王健林并非生而富有,他创业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我党的银行。

如今,房地产市场供应饱和,他又在兴风作浪,是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了。

2017年6月,银行向王健林催贷。

2017年7月,王健林被迫甩卖资产,万达被拆分。

首富之位,再与王健林无缘。

至于王健林以后的投资方向,国家在下发的海外投资文件中,明确指示:鼓励换取国外资源和高新技术,限制房地产和娱乐业。

对于国内投资,王健林被派去了扶贫。

前阵子,网上流传一个视频,王健林在贵州某县扶贫,当地地方官提议,要把王健林扶贫的钱设立一个基金,利润不带走,继续做扶贫。

毫无疑问,这位地方官是党的好干部,他说的,正是我党想说的:健林,你的钱太多了,我党怕你兴风作浪,不希望你有钱。

王健林不乐意了,耷拉个脸老长,说:那我干脆搞一些内部改革,一年省几个亿给你得了。

何必搞扶贫,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在王健林搞扶贫的同时,另一个首富,马云,在搞农村淘宝。

这两个都是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项目,但却赚不了大钱。

同一时期的两位大佬,在搞同一件事,这不是巧合。

“先富带后富”,这是我党当初对人民的承诺。

如今看来,他没有忘。

只是能不能实现,就两说了。

写到这里,心中不由一阵失落——杀戮的世界是如此精彩,而我只能旁观。

在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时代,我国捡别国的既成经验,没有走太多弯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越容易产生贫富分化。

富的人,就会拿钱去炒房地产。

房地产泡沫,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未来的中国经济,需要自己摸索,不会像以前那样高速发展。

未来的经济发展,在哪里?未来,农业土地会集约化,工业会智能化。

这两项都提高生产率,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同时是造成失业,引起社会动乱的因素。

但即使我国不做,别国也会做。

不做,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未来国家面对的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

服务业,是吸收就业的好途径。

但未来服务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

低技术人员,国家以后会建设很多公共项目,可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

无技术人员,就只有领国家的救济和低保了。

房价,以后会不会涨?我的看法是,会涨,实体经济增长,房价也会跟着涨,但涨幅会放缓。

首先,国家会出台一些政策,削弱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

这对小型投资者,是致命的,但不会影响大中型资本的操作。

能吸引他们离开的,只能是更赚钱的行业。

房地产在盛世的保值升值能力,相当于黄金。

现在,有个人让你抛弃黄金,除非给你更值钱的钻石。

大型资本中的王健林、李嘉诚,已经被我党软硬兼施的,从房地产赶进了服务业。

其实,他们不想离开,在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不明了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稳定的房地产。

剩下的,就是人头杂、数量大的中型资本。

不好搞。

屌丝们,在面对房地产压力的同时,更大的压力,是如何在新的一轮经济浪潮中,不被淘汰。

旧的经济,你已经是屌丝,怎么能保证自己不在新的经济浪潮中被淘汰。

至于买不买房子,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那就买。

但,只能是买来住,不会是买来炒。

买来炒,你会发现他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