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陋室铭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可以调.素琴( ) (2)无案牍.之劳形(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完善作者小档案。
姓名________字号梦得朝代唐朝主要经历①他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②他积极参与了“古文运动”。
作品《陋室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2017·安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 《论语》一章子欲居九夷①。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 [注] 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乙文出自《论语》,说明孔子想居住到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有人提醒他物质条件太差,孔子却以“何陋之有”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在孔子看来,君子根本就不注重外在条件的好坏,只要自己觉得充实,觉得可以实现理想就行。
外在条件的好坏,都是由人的心态决定的,自己不觉得条件简陋,那么条件再简陋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5)子欲.居九夷(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曰:“陋,如之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 项脊轩志(节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②周庭,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③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④,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注] ①漉:漏下。
②垣墙:院墙围墙。
此处用作动词,筑墙围墙。
③冥:静静地。
④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夜晚。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无案牍之劳.形( )(2)每移案.( )(3)以当.南日( )(4)顾.视无可置者(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要求填空。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陋室幽雅,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________的手法。
8.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靳秋田索画之二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①,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 [注] ①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绝.不知乐在何处( )(2)惟.劳苦贫病之人( )(3)窗外修.竹( )(4)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表现了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宁静。
《陋室铭》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说明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座右铭[东汉] 崔瑗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
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
在涅贵不淄⑤,暧暧⑥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
硁硁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注] 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伤到自己呢?④臧:褒奖。
⑤在涅贵不淄(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淄,同“缁”,黑色。
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
徒,同“途”,道路。
⑧硁(kēng)硁:固执。
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施.人慎勿念( )(2)唯.仁为纪纲( )(3)悠悠故难量.( )(4)行之苟有恒.(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做人要注重道德修养;本文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宝贵的。
8.文中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课内精读1.(1)tiáo(2)dú2.(1)灵验(2)大(3)使……受到扰乱 (4)形体、躯体3.(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