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19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1: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A: 胡适B: 梁实秋C: 黄遵宪D: 李叔同标准解答:(单选题)2: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A: 《雾》B: 《雨》C: 《电》D: 《家》标准解答:(单选题)3: “ 先锋小说”的起点是()A: 《拉萨河的女神》B: 《你别无选择》C: 《红高粱》D: 《爸爸爸》标准解答:(单选题)4: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A: 刘恒B: 方方C: 刘震云D: 池莉标准解答:(单选题)5: 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始于()A: 《昕夕闲谈》B: 《江户繁昌记》C: 《昕夕闲谈小叙》D: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标准解答:(单选题)6: 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A: 《安徽俗话报》B: 《二十世纪大舞台》C: 《戏剧丛话》D: 《新戏剧》标准解答:(单选题)7: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A: 黄遵宪B: 梁启超C: 康有为D: 谭嗣同标准解答:(单选题)8: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A: 白话文运动B: 诗界革命C: 文学革命D: 小说界革命标准解答:(单选题)9: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A: 莫言B: 洪峰C: 马原D: 余华标准解答:(单选题)10: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现在接受”B: “期待视野”C: “先在理解”D: “先在知识”标准解答:(多选题)11: 下列哪些是黄遵宪的主张()A: “我手写我口”B: “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C: “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D: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标准解答:(多选题)12: 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A: “省力”B: “免枉读”C: “便幼学”D: “炼心力”标准解答:(多选题)13: 传统的小说包括一下哪些的因素A: “语言”B: “叙述”C: “人物、故事、情节”D: “意义”标准解答:(多选题)14: 在80年代末被称为“先锋小说家”的有()A: 孙甘露B: 叶兆言C: 莫言D: 鲁彦周标准解答:(多选题)15: 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A: “熏”B: “浸”C: “刺”D: “提”标准解答:(多选题)16: 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红学的特点的是:()A: 用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研究《红楼梦》B: 搜求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材料C: 以胡适为代表D: 代表作是《红楼梦考证》和《红楼梦辨》标准解答:(多选题)17: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用“三大主义”正式向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即()A: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B: 推倒雕琢的阿议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C: 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D: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标准解答:(多选题)18: “小说界革命”在创作上的另一反响就是“谴责小说”的出现,其主要代表作包括()A: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B: 刘鹗的《老残游记》C: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D: 曾朴的《孽海花》标准解答:(多选题)19: 下列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A: 《热风》B: 《坟》C: 《华盖集》D: 《华盖集续编》标准解答:(多选题)20: 巴金小说雅俗共赏的原因是:A: 始终自觉关注读者的接受因素B: 语义的明晰性C: 贴近时代与社会,贴近现实人生,表现广大读者所共同关注的话题D: 把读者能否接受作为衡量创作成功与失败的标准标准解答:(判断题)21: 在早期的《灭亡》、《雾》等小说中,“家”是一种痛苦的记忆,是年轻人迈向新生的障碍;不过,《雨》中的李剑虹李静淑父女的“家”则是例外,它是革命的摇篮,是年轻人走向进步的起点。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2: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3: 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4: “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则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5: 左联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的认识和阐释上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的倾向。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6: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7: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8: “随感录”是现代杂文的最早形式。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9: 辛亥革命前的1910年,上海出现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成员有任天化、汪优游、陈大悲等,剧目也多是配合政治斗争的。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30: 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便于1953年年初,分别刊登在第2期和第3期的《文艺报》上。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31: 《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 ,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32: 陈荣衮提出白话文是“维新之本”的主张。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33: 钱玄同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34: 在接受《随想录》文本过程中,读者普遍认同、肯定其文化思想史意义或文学史意义。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35: 从《灭亡》到《爱情的三部曲》的《电》,巴金完成了对于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的建构。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单选题)1: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A: 胡适B: 梁实秋C: 黄遵宪D: 李叔同标准解答:(单选题)2: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A: 《雾》B: 《雨》C: 《电》D: 《家》标准解答:(单选题)3: “先锋小说”的起点是()A: 《拉萨河的女神》B: 《你别无选择》C: 《红高粱》D: 《爸爸爸》标准解答:(单选题)4: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A: 刘恒B: 方方D: 池莉标准解答:(单选题)5: 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始于()A: 《昕夕闲谈》B: 《江户繁昌记》C: 《昕夕闲谈小叙》D: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标准解答:(单选题)6: 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A: 《安徽俗话报》B: 《二十世纪大舞台》C: 《戏剧丛话》D: 《新戏剧》标准解答:(单选题)7: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A: 黄遵宪B: 梁启超C: 康有为D: 谭嗣同标准解答:(单选题)8: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A: 白话文运动B: 诗界革命C: 文学革命D: 小说界革命标准解答:(单选题)9: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A: 莫言B: 洪峰C: 马原D: 余华标准解答:(单选题)10: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现在接受”B: “期待视野”C: “先在理解”D: “先在知识”标准解答:(多选题)11: 下列哪些是黄遵宪的主张()A: “我手写我口”B: “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C: “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D: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标准解答:(多选题)12: 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A: “省力”B: “免枉读”C: “便幼学”D: “炼心力”标准解答:(多选题)13: 传统的小说包括一下哪些的因素A: “语言”B: “叙述”C: “人物、故事、情节”D: “意义”标准解答:(多选题)14: 在80年代末被称为“先锋小说家”的有()A: 孙甘露B: 叶兆言C: 莫言D: 鲁彦周标准解答:(多选题)15: 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A: “熏”B: “浸”C: “刺”D: “提”标准解答:(多选题)16: 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红学的特点的是:()A: 用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研究《红楼梦》B: 搜求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材料C: 以胡适为代表D: 代表作是《红楼梦考证》和《红楼梦辨》标准解答:(多选题)17: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用“三大主义”正式向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即()A: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B: 推倒雕琢的阿议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C: 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D: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标准解答:(多选题)18: “小说界革命”在创作上的另一反响就是“谴责小说”的出现,其主要代表作包括()A: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B: 刘鹗的《老残游记》C: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D: 曾朴的《孽海花》标准解答:(多选题)19: 下列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A: 《热风》B: 《坟》C: 《华盖集》D: 《华盖集续编》标准解答:(多选题)20: 巴金小说雅俗共赏的原因是:A: 始终自觉关注读者的接受因素B: 语义的明晰性C: 贴近时代与社会,贴近现实人生,表现广大读者所共同关注的话题D: 把读者能否接受作为衡量创作成功与失败的标准标准解答:(判断题)21: 在早期的《灭亡》、《雾》等小说中,“家”是一种痛苦的记忆,是年轻人迈向新生的障碍;不过,《雨》中的李剑虹李静淑父女的“家”则是例外,它是革命的摇篮,是年轻人走向进步的起点。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2: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3: 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答:(判断题)24: “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则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