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政治

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政治

第30卷第6期2009年11月云梦学刊JOumalofYunmengV01.30.No.6Nm.2(鹏

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政治

鲁涛

(湖南理工学院《云梦学刊》编辑部,湖南岳阳414006)

摘要: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的群体。他们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归国以后的岁月里,他们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贡献比较明显,其表现为:第一,引进近代风气,冲击官僚旧习;第二.维护铁路主权,引爆革命高潮;第三,投身革命实践,促进民主进程。关键词:留美幼童: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共和中图分类号:lQ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6.6365(2009)06一0042—05

1871年.清政府批准了容闳所提出来的留学

教育计划,同时命令南、北大臣曾国藩与李鸿章执

行该项计划。曾、李奉命.即拟订挑选幼毫前赴美

肄业章程,并向朝廷建议,“在前后的四年内,先以

每年遣派三十位幼童赴美深造。他们的年龄规定

在十二岁至十四岁之间.出国前必须获得家长或

监护人的充分同意。该批青少年预定在海外滞留

十五年至二十年,并承诺在规定期间内.不得擅自

回国。”川㈣,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美幼童在

主事陈兰彬、译员曾兰生、教习叶绪东等率领下,

自上海扬帆赴美。此后,其他几十名幼童也陆续奔

往太平洋彼岸。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美幼童逐渐融人到美国社会。但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清廷守旧官吏吴

子登(幼童留美后期主管留学事务的官员)与留美幼童的矛盾日趋尖锐.清政府对留美幼童逐渐失去

了政治上的信任。甚至还有一些留美幼童受美国宗

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基督教,这更让清政府

不能容忍。恰在此时,美国朝野又出现了一股排华恶浪.特别是“美国中两部各地排华运动正好如火

如荼进行”[2】‘嘲’。在内外夹攻之下,1881年6月清

政府决定全部撤同留美幼童。

当留美幼童接到撤回命令时,已有六十多人考

入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困著名高等学府,

有的已毕业.有的正在撰写毕业论文。此外,还有不

到一半的幼童也即将从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毕业,正待人大学。在清政府的强迫下,除因以前事故撤回

及在美病故二十六名外.其余九十四名留美幼童不

得不于1881年8月21日起.分三批陆续回国。

然而.“幼童留美计划”虽然半途而废,但它的

影响和意义深远.他们“正像一颗投在波平如镜的

水面上之石子,它虽不能使水花四溅,但未尝不激

起逐渐扩大的圆波,进达极远的地方。他们在最逆的处境中.籍其善良的行为和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及

在战争中之慷慨牺牲的精神.实已在中华古围中树

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唧(P124,堪称“中华创始之举.

抑亦古来未有之事”。【4】t聊J牛寺别是他们对推动中国

的政治、外交、实业、教育、科技、围防建设等方面的

近代化功不可没。在归国以后的留美幼童中.从政的主要有中华

民国开国总理唐绍仪、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粱如浩和吴应科、驻美公使梁诚、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蔡廷

干、海军军官容尚谦、技术官员詹天佑等七人.尤以

民国开周总理唐绍仪、技术官员詹天佑及晚清驻美

公使梁诚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对近代中国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政

治近代化的进程。

一、引进近代风气.冲击官僚旧习

归国后的留美幼童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把近代风气带进政府部门,冲击着封建官僚旧习,尤其

是在抵制贪污、求真务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为近代中国政治开创了一个新的

收稿日期:2008一12一10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9C479)。

作者简介:鲁涛(1979一),男。湖南平江人,湖南理下学院‘云梦学刊)编辑部编辑、讲师、史学硕十,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万方数据第6期鲁涛:留美幼童与近代巾同政.冶43

局面。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员。詹天佑,字春城,1872

年赴美,系第一批留美幼童.人耶鲁大学学工程.

1881年毕业。回国后进福州水师学堂,毕业后留校

任教习。中法战争爆发后.奉调广东黄埔水师学堂

任教。1902年秋,慈禧太后决定在第二年春天到西

陵祭祖。为此,要修筑~条长约27英里的铁路.并

要求在1903年3月筑成。由于存在时间仓促、气候

恶劣、运输困难等不利因素,外国丁程师都不愿承

包。但詹天佑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在梁如浩

(第i批留美幼童)等留美幼童的协助下,终于以极

省的经费提前完工。基于他们的成就,清政府赏赐了梁如浩、詹天佑等留美幼童,詹天佑还被授予“道

台”衔。

1904年.詹天佑又带领他的学生与技术人员

马不停蹄地勘测线路.准备修筑京张铁路。1905年

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

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升

为总办兼总T程师,全权负责京张铁路。当中国要

修筑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

“会修铁路通过关沟段(指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

还没出世呢!”f5】僻H’甚至有些外围人还别有用心地把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当作笑谈,因为在他们眼里

中国人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作风懒散,根本无

力担当此项重任。但是詹天佑力排非议,在管理上

大胆改革,破除“中国铁路多借外资,包工陋规,购

料回扣,不肖之徒从中作弊”【6】伊Ⅲ’的恶习。树立廉洁

高效的工作作风,充满信心地努力工作。

1906年5月.京张铁路开工后,詹天佑将自己

的工作境况向美国老师诺索布夫人作了介绍。他在

信中写道:

最近忙于我的工作.因而忘却我的老朋

友.敬请原谅!诚然.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

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

都征求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

来建筑中国自己的铁路。

好像我成了中国最佳的工程师。因此全

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

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为全体

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将不会再被人们信赖!

在我受命此工作前。即使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

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

长的隧道!

但我全力以赴.至今已修建成(京张铁路)

一段。特附上剪报一份.使你知道当年在威士

海芬在你的监护下的一位中国幼童,现在已完

成和将来继续要完成的任务。他(詹天佑自称)

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于你!川(州’很显然,詹天佑从他的留美教育中受益匪浅,

而他又将美国的优良作风传递给了整个工程队,在

他的领导下.整个工程队始终发挥着自立、勤奋、廉

洁、务实、效率高的丁作精神,终于使这条铁路比原

计划提前两年完工。节约经费28万两白银。比请外

国人修建节省费用五分之四,真正实现了詹天佑提

出的花钱少、质量好、完1=快的奋斗目标。京张铁路

的建成震惊了中外。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

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此外,詹天佑还把这种工作作风和工作精神引进到腐朽不堪的晚清官僚机构中。感染了一批丁程

师和技术官员,如邝孙谋(第i批留美幼童)、颜德庆、沈琪、张鸿浩、苏以昭等人。这些人继承和发扬

了詹天佑的优良作风.在后来的铁路建设事业中,

建树良多。唐绍仪“能上能下”的1=作作风同样也深受人

们敬佩。他是官位最高的留美幼童,曾任中华民国

第一任总理。1874年(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返国

后随袁世凯去朝鲜任机要秘书.后来担任过朝鲜海

关帮办、领事、天津海关道台、清廷特使、代理外交

部次长、沪宁及京汉铁路督办、税务处总办、奉天巡

抚等职。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组阁,唐绍仪担任第一

任内阁总理,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

后来由于反对袁世凯的专制,被迫下野。南京政府

成立之初.蒋介石想聘请他担任“高级顾问”,他漠

然置之.不予接受。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第

19次国务会议决定中山县为模范县,任命唐绍仪

为中山县训委会主席.唐绍仪对此欣然接受,甘愿

屈就一县之长。上任之后。唐绍仪注重自己的为官

形象及L丁作作风,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虚心诚意听

取乡民意见、不执己见、不近贪人、不畏强豪的名副

其实的“父母官”。在日常T作中,作风也较民主,倡

导群策群力。他的这些做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

用,很得民心,成绩显著。

唐绍仪何以放弃高官不当,欣然受命到基层的

 万方数据云梦学刊2009年

中山县就职。这不能不说与他所具有的西方政治思

想和务实敬业的精神有关,即“能上能下”的西方工

作风格。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上说:“以前北洋军阀政府里有个内阁总理.叫

唐绍仪.后头当了广东中山县的县长。旧社会的一

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

能去当县长?”【8】(乃Ⅻ可以看出,毛泽东从教育干部出

发.引用了唐绍仪的事例.侧面上肯定了唐绍仪这

种“能上能下”的工作作风。

在中国政治近代化过程中,以詹天佑、唐绍

仪为代表的留美幼童把近代风气带进政府部门,

起到了酵母的作用。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创了一个

新的局面。正如第一批留美幼童中的黄开甲所言:

“已有少数(留美幼童)被旧习腐化的倾向,有人以

散漫不堪生活颓废.但大多数对旧恶势力对官僚

习气抗拒仍坚定不移。”【9l(九6,并且他们还“冲破难

关,努力不懈,在备受歧视中,与中国‘守旧派’竞

争。他们除却学校的知识外,也学到美国人排除

万难的精神。”【lq(嗍,

鉴于留美幼童引进近代风气所起到的作用,研

究留美幼童的专家高宗鲁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他们

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贡献。他说:他们给中国官场输进了新血。除少数例

外,他们大多数在政府中服务。身体力行,勇于

任事.这与过去暮气沉沉的官僚迥然不同。他

们的才干,使他们崭露头角,乃至飞黄腾达,绝

大多数,在中国近代化蜕变中。都作出相当的

贡献。【Illl晰’二、维护铁路主权.引爆革命高潮

梁启超说:“历史运动是由各个怀有各个不同

目的的个人之活动总体构成.在有意无意、错综复

杂之间。形成了似乎是向着共同的目的前进。”f12】胛,

这表明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进步并不是单纯按照人类的主观意愿进行,很多“无意识的、

偶然的”事件也在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梁诚在晚清

交涉赎回兴筑粤汉铁路的权益事件就验证了这一

道理。即梁诚在晚清交涉赎回兴筑粤汉铁路的权益

事件对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创立中华民国起到了出

人意料的促进作用。梁诚。1875年赴美。后就读于麻省安道威的菲

利普学院,尚未毕业即被召回国。回国后初任总理

衙门章京,兼理电信和记录等工作。1886年。随张

荫桓公使赴美,后升任使馆参赞。1897年。曾任中国参加庆祝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位60周年代表团

秘书,被英国政府授予“圣麦克尔”和“圣乔治”高级

爵士勋章。1903年,清政府任命梁诚为出使美日和

秘鲁、古巴等国的钦差大臣。在任四年,除处理一般

的外交事务,和交涉退回庚款的多出部分外。“梁诚

的出使美国,更曾做过一件间接与中华民国的创立有很大关系的事。那就是交涉赎回兴筑粤汉铁路的

权益。这一事,在过去,很少人注意,就是梁诚本人,在清末也许没有料到会有这样重大的影响。”m坤”

事情的缘由是:因为督办粤汉铁路的盛宣怀与美国

合兴公司签订的合同和续约所损失的权益过巨,早

为广东、湖南、湖北i省的绅民所不满,后合兴公司又将股票的三分之一售给比利时公司。湖广总督张

之洞以合兴公司违背合同和条约为由,力主废弃,

收回路权,几经波折.张之洞又致电在美出任公使的梁诚,要他与美国有关方面交涉,终因梁诚的不

懈努力,得以赎回粤汉铁路各权益。考虑到此铁路

工程巨大,又由于各省的财政情况不同,因此铁路

修筑依次改为:湖北部分归南官办,四川和广东部

分归于商办,湖南部分则由官督商办,各设公司,进

行兴筑。但是到了1911年。清政府接受盛宣怀的建

议,将前此批准商办的铁路,收为国有,由盛宣怀与英法比美四国银行,商议借款兴筑。此举引起了四

JII绅民的极大不满,于是组织声势浩大的保路运

动。清政府不得已,于是派出端方率领分驻武汉的

新军,前往四川镇压。由于调动新军,又引起新军中

的革命分子提前于10月10日在武昌发动起义,后

各省纷纷响应。终于导致满清封建统治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

著名学者罗香林在谈到梁诚在晚清交涉赎回

兴筑粤汉铁路的事件时.肯定了其对辛亥革命的促

进作用。他说:

可知革命党人在武汉起义,虽早有预谋,

但促使他们所以要在宣统三年的八月十九日

发动的,确是与四川的保路运动,引致清延派

端方至武汉调动新军.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迫

不及待,有很大的关系;寻源竞委,也确是与梁

诚的向美交涉收回兴筑粤汉铁路的权益.因之

乃有四川与广东部分的铁路归由商办.有很大

关系的。这虽然不是梁氏的始料所及.但我们

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他的交涉收回兴筑粤汉铁

路的权益,其演变也确是与促成中华民国的创

立有关系的。㈣t九珏㈣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