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土鸡散养鸡应该用什么牧草品种?时间:2013-05-05 07:11来源:未知作者:编辑点击: 1343 次养土鸡散养鸡应该用什么牧草品种?散养蛋鸡因其主要采食野外昆虫、草籽、树籽、纯粮,所产鸡蛋口感好、纯绿色、无污染、无公害,属于安全放心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山场散养蛋鸡的鸡蛋价格一般比纯舍饲养鸡场的鸡蛋价格高1/3,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期间甚至高出一倍还多。
牧草养鸡。
牧草种草喂鸡不论蛋鸡、肉鸡,因其生理特点,不宜大量食用牧草。
但农户小规模养鸡,可在夏秋季节,适量选用一些茎叶类牧草叶片,如牧草品种菊苣、牧草黑麦草、牧草俄菜乃至等,铡碎喂鸡,促使营养均衡吸收。
一下介绍林下牧草种植养鸡技术: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饮食结构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提高,林下养鸡生产的鸡肉质好,风味佳,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无公害食品标准。
鸡产生的粪便可为树林的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鸡还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节约了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
形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
现将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牧草1.场地选择。
鸡放牧散养场地宜选择环境好、污染少、林地适宜鸡喜食的豆科牧草生长。
鸡舍与放牧场地较近。
根据鸡群自由采食程度即嗉囊大小,分别于中午、傍晚适当进行补饲。
补饲可用育成鸡料,也可用玉米、谷子、小麦等原粮(为提高消化率,最好将原粮进行粉碎后再喂);补饲时第一次用一种声音(加哨音、打鼓、敲锣)召集鸡回来,以后使这一声音固定下来,使散养鸡逐渐熟悉并形成条件反射,一旦该种声音响起,放养到山场各处的鸡就会不顾一切向补饲点集合,这样非常便于管理。
牧草2.牧地建植。
可采用豆科牧草50%~70%,禾本科牧草50%~30%混播方式。
适宜的豆科牧草有白三叶、紫花苜宿等,禾本科牧草有黑麦草等。
用种量豆科牧草8~11千克/公顷,禾本科牧草5~8千克/公顷。
黑麦草是世界上温带地区最重要的牧草之一,原产西南欧、北非及亚洲西南等地区。
多年生黑麦草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牲畜喜食。
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一次种植可连续利用4-5年,每年可收割多次,年每亩可产鲜草8000公斤,干物质中粗蛋白17.0%,黑麦草草色绿,草姿优美。
耐寒、耐旱能放牧,是牛、羊、兔、鹅的优质牧草,每亩播种量3-5千克,年收割3-4次,每千克40元牧草3.饲养管理。
坚持五定。
即定密度、定时定量喂饲、定时放牧、定期称重、按时进行各种疾病的疫苗接种。
鸡起得早,天刚擦亮就出鸡舍了,有的在山坳里来回走动,有的翻过山梁到远处觅食。
鸡认路,到半晌、傍晚就餐时,就纷纷归来。
养鸡人每天早上必须早早起床,给鸡准备饲料,并防止黄鼠狼、老鹰等来叼鸡。
牧草①饲养密度。
鸡舍是供鸡群夜晚和恶劣天气时休息,一般15只/平方米左右为宜。
一般放牧密度300~450只/公顷为宜。
适宜放牧规模以每群300~500只为宜。
随着鸡的生长,密度要降低。
牧草②饲喂。
采用定时定量喂料。
一般2~4周龄约3小时喂料一次,日喂料8次,5周龄约4小时喂料一次,日喂6次。
在进行喂料前后半小时给予充足的饮用水。
饲粮中前期代谢能为2800~3000大卡/千克,粗蛋白质为20%~22%;后期代谢能为3000~3200大卡/千克,粗蛋白质为18%~20%。
牧草③定时放牧。
放牧散养鸡应进行分区轮牧,以合理利用牧草和减少对草地破坏。
将放牧草地划块,气候和雨水好,牧草生长快时,20天左右轮牧一次;牧草生长差时,30天左右轮牧一次。
牧草④定期称重。
每一个星期日下午,对每群鸡随机抽取30~40只进行称重,以握平均日增重以及料肉比。
笔者对所饲养基地的鸡进行随机抽样称重。
测出日增重为0.25千克,料肉比达到1∶0.54。
牧草⑤疾病预防接种。
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按时进行鸡新城疫、鸡痘、鸡球虫病、鸡白痢等疫苗的接种,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养鸡人说,他们知道城里人偏爱土鸡,专门以每只2.2元的价格收购农民家孵出的小鸡,集中到这里散养。
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春节快到了,希望自己养的土鸡能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既满足城里人的需要,自己又能把本儿捞回来。
牧草4.出栏。
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就是指同一时间饲养的同一批鸡,育成后在同一时间全部销售处理。
每出栏一批鸡后要对鸡舍及放牧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这样做有利于杜绝传染病的循环发生,可以提高饲养量,增加经济效益。
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一年可养4~5批商品鸡。
老杨的散养鸡确实绿色无污染,但是效益怎么样呢?他介绍说,目前销路主要靠熟客,一些市里人知道他的东西好,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买一些,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以前老杨也将自家的散养鸡和鸡蛋拿到路边去卖,“但是开车路过的城里人一般很少人买,主要是他们怀疑这些鸡和鸡蛋不正宗,担心自己被骗。
”至于目前的价格,据记者的了解,正宗崂山散养鸡的价格一般是15元左右一斤,鸡蛋每斤的价格也大体与此相当。
(责任编辑:编辑)黑麦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不但牛、羊、猪、兔、鹅、鸡等各种畜禽喜食,而且还是草鱼的好饲料。
黑麦草增产潜力很大,在水肥条件较好而又较早播种的情况下,亩产鲜草可达1万公斤左右。
一般施肥管理水平,亩产也在5000公斤左右。
播种期黑麦草春秋季均可播种。
秋播收割利用次数较多,总产量高;春播可延长收割利用期,且草质鲜嫩,但总产较低。
秋播的播种期在9月初至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上旬。
播种操作播种前亩施猪栏肥1000至1500公斤。
如无猪栏肥等有机肥,可亩施钙镁磷肥25至30公斤作基肥。
施肥后翻耕整地做畦。
黑麦草种子较小,要求畦面平整无大土块。
播种方式条播或散播均可,但为管理方便,以条播为好。
亩用种量2.5-3公斤左右。
如播种期内少雨或土壤较干燥,可先用清水浸种2至4小时,以利出苗和提高成苗率。
管理黑麦草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
分蘖盛期以后,已封行遮阴,可不再除草。
每次收割以后,应补施少量氮肥,能够加速再生,提高产量,苗期要注意地老虎和蝼蛄危害,如有发现用“毒丝本”农药防治。
收割黑麦草收割草层高度为30厘米左右。
收割迟早、次数及产量除与肥水管理条件有关外,播种期的影响较大。
初秋播种的,年内可割1至2次,次年立春至小满可割4次左右。
10月份播种的,如管理好,年内割1次,年后割2至3次。
春播的,到6月初可割3次。
农户可根据畜禽饲养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
管理黑麦草的田间管理应主要围绕水肥两个环节来进行。
黑麦草喜湿但又怕水泡,一定要及时排水和灌水。
此后,黑麦草对氮肥反应敏感,施肥时必须结合灌水,才能大提高黑麦草产量和质量。
黑麦草播种前一定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或腐熟肥1000-1200千克,出苗后应选择在三叶期和分蘖期各追施尿素或复合肥一次,每次用量5-10千克/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次追肥只能在割草3-5天后进行,并在追肥时结合灌水,以防止草头腐烂。
收割。
当黑麦草长高至40-50厘米时,可开始割第一次草,以后每隔20天左右收割一次。
每次割草后留茬至少5-6厘米高,以利再生。
割下来的青草,可以直接喂养牛、羊、兔、猪、鸭、鸡、鹅及鱼类。
用不完的鲜草,还可及时青贮或制成干草粉备用。
为不影响后作生长,一般应在后作播种前半个月将黑麦草梨翻,翻耕时每亩撒生石灰15-20千克,以加速黑麦草根系及草头腐烂,使之转变成有机肥,起到田间消毒作用,促进后作生长。
黑麦草播种以及管理:(一)田间管理:1、施肥:水肥充足是充分发挥黑麦草生产潜力的关键性措施,施用氮肥效果尤为显著。
据美国试验每亩施氮量为0.30和60斤时,产草量增加而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含量则相对减少,依次为24.3%,21.5%和19.0%。
可见增加有机物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改善了消化率,减少了比纤维素难以被反刍动物消化的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也随施氮量而减少。
据研究,在每亩施氮量0—22.4千克情况下,每1千克氮素可生产黑麦草干物质24.2—28.6千克,粗蛋白质4千克。
收割前3周每亩施硫酸铵8.5千克的黑麦草,穗及枝叶中胡萝卜素含量较不施氮肥者约多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灌溉:黑麦草是需水较多的牧草,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及每次刈割以后适时灌溉可显著提高产量。
夏季灌溉可降低土温,促进生长,有利于越夏。
3、病虫害的防治:黑麦草抗病虫害能力较强,高温高湿情况下常发现赤霉病和锈病。
前者病状是苗、茎秆、穗均病腐生出粉红色霉,以长出紫色小粒,严重时全株枯死,可用1%石灰水浸种。
发病时喷石灰硫酸合剂防治。
后者主要症状是茎叶颖上产生红褐公粉末状疮斑后变为黑色,可用石硫合剂、代森锌、萎锈灵等进行化学保护。
合理施肥、灌水及提前刈割,均可防止病的蔓延。
(四)收获:黑麦草收获时期因家畜种类和利用方法不同。
喂猪应在抽穗前刈割,喂牛、羊的则可稍迟。
调制干草者可在抽穗后刈割。
黑麦草产量很高,南京分期播种试验结果,春播可刈割1—2次,亩产鲜草2000-4000千克;秋播早者冬前即可刈割1次,次年盛夏前可刈割2—3次,每亩总产量8000—10000千克。
在土质特别肥沃地试种,亩产鲜草可达15000千克以上。
青海春播当前,亩产鲜草亦达7326千克。
据新西兰报道,每年每亩可收干物质1500-1900千克,适时刈割的鲜草干物质含量一般在14%左右。
黑麦草再生草大多自残茬长出,对割时留茬不应低于5厘米,齐地刈割对再生不利。
(五)收种:黑麦草结实良好,可种用再生草留种。
种子成熟不齐且易落粒,应在基叶变黄,穗呈黄绿色时收种,亩产种子50—75千克或更多。
【进口高单草种植技术】高丹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沙壤土、重粘土、微酸性土壤和盐碱土均可种植。
但在过于瘠薄的土壤和盐碱土壤上种植时,应注意合理施肥。
由于高丹草主要利用其茎叶作饲料,因此对播种期无严格限制,当表土10厘米处温度达12℃-16℃时即可开始播种,但光周期敏感型品种最好选择日照长度大于12小时20分钟的季节播种,以获得更长的营养生长期,最适合的土温是16℃或更高。
播种方法多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播深1.5-5厘米。
建议播种量1.5-3千克/亩,试验证明,在小于53.8千克/公顷(3.6千克/亩)的播种量下,适当加大播量有利于提高产量,但高于53.8千克/公顷的播种量对产量增加无益,反而增加种植成本,浪费种子。
高丹草的根系发达,生长期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因此播前应将土壤深耕,施足有机肥,种肥应包括氮磷和钾肥,氮肥用量是50-80千克/公顷,以加快建植并满足早期生长的需要,首次刈割后结合灌溉施氮肥40千克/公顷,以后依据实际情况施用氮肥1-2次,特别是在分蘖期、拔节期以及每次刈割后,应及时灌溉和追施速效氮肥。
苗期应注意中耕除草,当出现分蘖后,即不怕杂草为害。
为了提高产量和青饲料品质,减少养分消耗,可与豆科作物或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