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
因为爱教育,所以更爱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以一颗质朴的爱心去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他人,是我在学生心灵建设方面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要想培养学生的爱心,老师必须先把爱心献给每一个学生,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
学生们在哪里,我的人和心就跟在哪里,我始终用一颗慈母心深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孩子。
春天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我每个课间都记着进班检查教室的开窗通风情况;夏天教室里闷热,我会督促孩子们多喝水,并亲自买来水壶在教室里喷水降温防暑;秋雨绵绵季节,教室板报增设天气预报专栏,以提醒学生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增减衣物,避免生病;冬天闹流感,我及时买来板蓝根、米醋为学生消毒预防;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我利用业余时间及时帮其解决,为每一个孩子扫清学习障碍,不让一个孩子落伍。
在学生心中数学比较难学,但我的孩子们数学兴趣高涨,期中、期末数学成绩非常突出,优秀率在90%以上,没有一人不及格,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学生进步的愿望。
在教育工作上的全身心投入,已经使我成为一名“魂为学生所牵,梦为学生所绕”的教师。
真正是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学生,以致年事已高的父母常抱怨说:“你心中只有学校学生,哪有父母孩子,哪有咱这个家!”从未因家事请过一次假。
留下的是对老人、孩子的深深愧疚。
但我知道,自古都是忠孝难两全。
就这样,我每一天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影响、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师生,所以我与身边的老师们时时、事事
都在产生着一种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的共鸣,也正是这种共鸣的力量,在推动着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实现了连创新高,真正做到了“力为教育教学所使,情为师生员工所系,爱为师生员工所施”。
面对优异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领导家长师生的满意,我无怨无悔。
二、以情动人,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的情感。
因为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在模仿老师,在向老师学,所以老师的行为具有莫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是对学生最直接,最生动,最形象的教育,所以学生的情感教育、感恩教育主要源于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情感投入与影响。
为了拉近师生情感,我亲切地对学生称呼一声“孩子”,调皮的小个学生称呼“金豆子”。
我经常用学生的乳名、小名以及一些亲昵称呼喊他们,很少严肃地喊他们的学名,这样学生听起来倍感亲切,仿佛是在父母身边,“师生情”一下子上升到了“母子情”。
另外我还经常巧用学生姓名,写出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批语。
比如:我班的侯小明同学,乳名为明明,于是我根据他的名字写了这样一段评语:明明同学,多好听的名字,第一个“明”字,表示头脑聪“明”,第二个“明”字,表示前途光“明”。
两个“明”字连在一起,就是用聪“明”的头脑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前途更光“明”。
可老师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再勤奋些,一定会更优秀的。
师生情感的沟通换来的是心灵的相通。
师生贴心,才能同心同德,班级才能和谐,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除了称呼上的亲近、学习上的关注外,在生活上我对学生更是体贴入微。
记得02年刚接初
一三班时,班上有一个自理能力差的住宿生,在开学第一个月内,我每天去宿舍教他整理床铺、叠衣服,据他父母讲,之所以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住宿,就是为了让老师帮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因为孩子在家,奶奶照顾的“太到位”,上六年级了还追着喂饭、给孩子穿衣服、系鞋带儿等,根本没有自理能力,来到我校住宿需要老师费心长期一点一点的耐心帮助才行。
教师对学生充满情感,才会赏识、理解、宽容学生,才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才会用鼓励代替批评,用热情代替冷漠,才会培养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我以亲切感人的语言进行耐心引导、正面启发,恰到好处的点拨,从未有过斥责声。
比如:我刚接初三2班时,发现班里学生纪律散漫爱迟到,我坚持每天早晨中午进班查看,上课后仍有同学未到时,我就一直在楼道等候,学生来后见班主任一直在等候他们,顿感愧疚,我只加上一句:明天还让老师在这等你吗?学生急忙回答:老师,不会的。
只用了几次就彻底杜绝了迟到现象。
陈哲、胡旭辉等几个男同学是班里出名的调皮、贪玩、好动、坐不住的学生,经过多次耐心交谈指导,陈哲变成了班里出名的刻苦生,成绩直线上升;每次大考后,胡旭辉都悄悄把全班成绩单复印一份,分析自己和别人各科成绩的差距,定出赶超目标,他们的变化影响带动了全班同学,班内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空气浓厚,成绩进步很快。
比如:范玉涧同学经过半学期的帮助由班内59名上升到15名,进而一跃成为年级第2名;孔令玉由班内30名上升到第5名,最后中考成绩取得全市第3名;经津由班内20名到第9名,又上升到年级第
一名,最后中考成绩取得全市第二名,使我再次看到学生在教师精心培育下体现出的巨大潜能。
三、以德为先,用言传身教温暖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清楚的认识到不仅要教好书,打造优异的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育好人,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秀的人,真正做到塑造学生灵魂。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都是倾自己所有,爱生胜过子;始终坚持学生高于一切,学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我的学生崔小华,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
家中的无助,一度使他心灰意冷,昏昏沉沉消磨时光。
他本是个聪明、机敏的孩子,我在心中呐喊,绝不能让孩子丧失生活的信心!所以我始终在学习、生活、经济等多方面关心帮助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共同承担培育呵护孩子的责任,帮他缴书费、买文具、买衣物,遇到心情不好时及时和他谈心,帮他树立自律自强的信心。
05年小华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进入了重点高中学习。
05年中考状元余晨曦同学刚上初二时,母亲得暴病突然去世,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孩子悲痛欲绝。
当晨曦的父亲含泪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我时,我悲痛之余,深深的感到作为班主任的我,必须承担起母亲的所有责任,加倍呵护、关爱好这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孩子。
孩子的衣食住行、身心健康、学习情况,我样样体贴入微。
当天气有变化时,我提醒晨曦增减衣服;当晨曦偏食时,我指导她如何搭配饮食,才能营养全面;当晨曦身体不舒服时,我陪她去医院看病输液;当晨曦学习遇到挫折时,我给她信心与勇气;当晨曦心情郁闷时,我倾听她的心声,并及时进行心理沟通疏导。
孩子的喜怒哀乐时刻都牵动着我的心。
孩子日记中的一句话
让我终生感动:“老师妈妈,我一定要拿出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我一定能成为你的骄傲。
”更让我感动得是,我的孩子说到做到了,晨曦不仅是我的骄傲,更是我校、我区乃至我市的骄傲。
四、以艺立身,用精湛的业务素养引领教育教学工作。
多年来,我凭借自己突出的教学能力和优秀的专业技能,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和家长学生的一致赞誉;凭借自己不断的勤奋学习、踏实工作、执着追求,使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上的课必须是引领课,我时刻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我的每一节课都有多位老师来听,都是校内公开课,同时也成了我和其他教师深入探讨交流课堂教学的好机会,成了我带领老师们一起研究高效课堂、进行校本教研的重要平台,起到很好的示范表率作用。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我积极为学校分忧,根据初中部年轻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参与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努力抓好“教师蓝青工程”,积极承担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带出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大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业务发展。
我积极带领教师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确定了“五环一体”教学模式和“五步提升”学习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以志为链,不断谱写教育教学新篇章。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工作者培养人工作的艰辛,需要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才会成功的道理。
我努力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情感和一生中最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为学校和学生默默奉献着。
我每天都是有计划有规律的高速运转着,做到“勤”字当头,“爱”在其中。
每天早上,我很早到校,检查、指导各班学生的早读情况;上午除了上好自己的数学课,还要听评课,帮助指导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午休息时间我走进教室,了解学生午间安排,辅导学困生;课间,我观察了解师生的喜怒哀乐,心态情绪变化,进行及时沟通;下午进行教研或常规检查,晚上认真查看各班学生的晚自习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十点左右才能回家;回家后还要细化第二天的教案,每天晚上都要忙到深夜。
对工作的投入和八小时以外的付出,都缘于我对自己钟爱事业的痴迷和执着。
汗水和成功携手共进,付出与收获相伴同行。
教育教学生涯是辛勤的耕耘、是无私的奉献,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洒下了滴滴汗水。
我无怨无悔地扎根在这片沃土上,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我正努力在这片热土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我校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