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信息工程的大学感悟

电子信息工程的大学感悟

电子信息工程的大学四年之感悟电子工程专业四年的学习,就这样走了过来。

回首过去,有苦有甜,但终究是有一些大学生活的感慨,在这里写出来以作纪念,并对师弟师妹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大学四年的安排:大一是个迷惘期,很多东西不懂,包括对专业的认识、专业要学习的知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来想从事的职业等都没多少概念。

大一学的全是基础课,带着得过且过的想法混过了大一,却对自己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多的认识(虽然我很喜欢这个专业),我是直到大二暑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后才对这个专业有了一些明晰认识的。

其实大一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可能很多人是在逃避,因为刚刚走过高考,没有多少人愿意伤心费脑地进入状态。

但是这一年对专业而言就等于是浪费了,所以建议还是在大一时间多了解一些有关电子方面的知识,可以去图书馆期刊室或上一些电子设计网站或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交流,了解一下电子专业都在做些什么,提早做好心理准备。

大二生活依然是糊里糊涂的,专业课学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然而这几科学完了却不知道怎么用,这是件很悲哀的事,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动手实践。

我当时的感觉是大二结束后,给个不太复杂的数字电路图,勉强可以分析一下,但一看到模拟电路我就头疼。

模拟电路(包括低频和高频电路)的学习是比较难的,能学好而且又用得好的真没几个,我那时模拟电路考试是拿A,但用起来却一头雾水。

所以建议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学习要多动手,做一些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方面的制作(不要依赖实验课,实验课上安排的都是简单的验证性室验,基本上学不到什么),测量其各参数,观察实际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差剧并分析原因,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才会有效率有收获,对电路的认识才会深刻,才能真正掌握分析电路的能力。

如若不然,即使考试分再高,给个实际电路出来,也不会分析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对于模拟电路(低频部分)我认为,能熟练设计与应用三极管的各种电路就相当不错啦。

大三开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才对专业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若从此时算起至大四上学期,真正进行专业性的学习也只是一年半的时间。

大三学习的专业课有高频电路、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自动控制等,我认为电子工程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向很多方向发展,所以这个时期可以决定自己将来打算往电子行业的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对这一方向的知识做专攻,深入下去,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为找工作做准备。

另外大三两学期的工程实践也很重要,如果纯粹为了应付该课程将不会有什么收获。

我认为对于工程实践课,能力强一些的可以自己定下设计目标及参数,参考相关资料设计创作,能力稍差些者可以参考一些书上的现成制作实例(当然要选些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书上的东西未必一次就能成功实现,需要经多次调试,而且首先自己也要明白电路的工作原理。

总之,工程实践课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调试能力,要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才能算得上学的好。

大四上学期就可以开始找工作了,关于找工作放到另一段落中述说,下学期是毕业设计。

我们学院的课程安排大四上学期都是选修课了,选修课可以选一些自己感兴趣方向的课程。

除了找工作,这一学期的课余时间可以同大三时期一样,有时间可以做做设计实践,也可以提前联系老师开始做毕业设计。

从找工作的角度来看,为了能够在找工作的过程拥有优势,充满自信地去面试,有意从事电子方面的技术性工作,我认为有两个方面要注意:(1)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做技术性工作面试时一般都会被问及专业理论知识,简单的需要掌握,难些的也要有所了解,否则就会有出局的危险。

(2)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一点是很多用人单位都很重视的,一个人若在大学期间动手设计制作比较多,在面试中就会有很大优势。

下面我谈一下我在专业学习、动手实践及其它方面的一些体会。

(1)大学生活之学习对待专业的态度。

要想学好一个专业,首要的就是对该专业有兴趣。

只有对专业有兴趣才有可能学好,如果连最基本的专业兴趣都没有,就无从说学好本专业了。

对于电子工程专业,除了原本就有的兴趣外,多动手做电路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因为可以从动手中体会到动手的快乐,进而激发自己的求知欲。

电子工程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就我们专业而言,大一期间普遍是基础课,专业课几乎没有,可以不要求太高,大二接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此时要打好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础,当然大二的动手实践以数字、模拟电路为主。

数字电路比较容易掌握,低频模拟电路以二极管、三极管为主,另外运放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现在的数字化电路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数字化电路的外围电路还是由模拟电路构成,所以学好模拟电路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三极管电路的应用与设计,非常之有用,在这里推荐一本书(《晶体管电路设计----放大电路技术的实验解析》[日] 铃木雅臣著,图书馆可以借到)。

到了大三大四期间,可以学习单片机方面的知识,以单片机为主芯片做设计,尽可能在大三至大四上学期做出一些成果来,因为这时的实践成果对找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也可以选择DSP的设计,但是DSP比较复杂,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很难在大学期间有所成就,所以不推荐,当然如果有恒心深入到底的,可以鼓励和支持。

大学课堂的学习。

我听课的效率并不高,一次课下来,老师的话能留在脑海里的真没几句,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很多人跟不上老师的思想,毕竟有水平差距,老师讲课可以一直讲下去无障碍,而我们在听课过程中随时会出现理解障碍,前面的障碍又引起了后面的堵塞,所以真正吸收理解的并不多,很多人应该都是这种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尽量竖起耳朵去听,不去管能不能领悟理解,边听边做笔记,下课后复习,上课时可以什么都没听到,但笔记要做好。

大学逃课应该说是个很正常的问题,除了有些老师的课很生动很吸引人外,我们专业大部分的课都是比较枯燥无味但又重要的,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些人去上课是为了应付点名,但既然去了,那就听听吧,总好过白白虚度光阴。

课后的自习是掌握知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大学的知识应该是自学的。

既然课堂听不到多少,就要课下多花功夫自习。

自习的内容包括教材自学和笔记复习,自行掌握专业知识,有不懂的再去请教老师。

有关作业问题,大学使我明白一个道理,作业完全是自己做的而且又能非常按时交的一个班没有几个,抄作业是一大现象,一个班作业只有几个版本也很正常,为了不缺作业而抄作业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我觉得作业可以抄了交差,但之后自己要抽时间把那些作业题搞清楚,也可以缓些时间再交,只要是自己完成的,老师都会原谅的。

图书馆的使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好好利用的话将是一笔丰富的资源。

可惜很多人是去图书馆自修,只看自己带的书,对书架上的书视而不见,这样其实很浪费了我们这么好的资源。

图书馆四楼中文室TN—TP类都是我们电子专业方面的书箱,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拿几本研究研究,也可以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作工具书使用,比如某个问题我们教材上可能写得不够清楚明了,就可以找几本同类书籍看一下相关章节,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侧重点,总有一本书可面的知识。

(2)大学生活之动手实践前面讲了专业学习中,动手实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谈一下我四年来的实践经历和心得。

刚开始接触实践制作时我除了电阻电容等一些常见元件外,很多元件我都不认识,芯片更是没用过。

所以第一步要学习认元件,弄清什么是什么,有什么用,用在什么电路上,这些并不难,一些基本的元件问师兄或老师很快就会掌握。

第二步焊电路板,学习电烙铁的使用,这一点可能有些人会不以二期间为宜)经过前面的锻炼,在掌握一定量的专业知识后,便可以尝试进行设计作品。

当然电子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可以参考别人的电路,改造其它电路,或使用已有的电路加上自己的创新点都可以。

这一时期很多人喜欢玩单片机,那就尝试着学习单片机设计咯,具体的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及调试在这方面我的经验还不够,但前面的动手训练的基础已可以解决一些一般性的问题,若是遇到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去电子网站的论坛提问讨论或请教老师。

这方面推荐我几次参加电子设计比赛的合作者罗进,他在这方面比我要有经验的多。

大学期间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找工,无心于考研。

对于这个问题的选择我认为要考虑清楚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虽然不一定要很清晰,也要大致有一些概念才行。

我的意我的个人趋向理解,大家还是做好自己的选择。

(后话:对于一个对生活比较有激情的人来说,人生二十几岁的大好年华如果就这样在校园里浪费掉了,不知几十年后回首会不会后悔,我就曾因荒废过一年的青春时光感到内疚。

)所以在这里我对考上研的同学提个醒: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几年后研究生毕业后可能并不比本科多学了多少,所以要珍惜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尽可能多学到一些东西,不要再浪费三年的青春,社会竞争永远是激烈残酷的。

找工作方面我可能提供不出太多的经验,但我的前期准备是很充足的。

在大四上学期九月份就开始写简历,写一份好的简历并不容易,网上有很多资料介绍写简历的注意事项,如写哪些内容,写几页,以什么为主,要不要封面等,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再参考网上别人的经验,经过多次修改完成一份适合自己的简历。

然后就是面试的问题,同样我参考了网上很多别人面试的经验(网络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如面试官通常会问哪些问题,如何作答,面试时的礼仪及注意事项等。

可以将面试官可能问的问题自己先逐个想好答案,以防临时紧张,同时也要学会随机应变的能力,掌握辨识对方问问题的目的就知道怎样回答才是令对方满意的。

礼仪方面也是需要有诸多注意的地方,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他才会接受你。

还有准备工作要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所在,如果连自己有哪些优势都不清楚,就稀里糊涂地跑去面试,成功率可想而知。

试问一下自己:我与别人相比有哪些优势,竞争同一职位我比别人的优势在哪。

纵使你很优秀,但不懂将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在面试中大家的表现都差不多,面试官也难以取舍,而如果你能将自己优于他人的优势说出来,让面试官明白为什么你比其它应聘者更适合该职位,无疑面试官对你的评价就会高些。

“传闻”(之所以用这个词是为了强调)中阿炳哥去面试的时候就是带着一块自己做电路板面试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所以建议大家有条件的话面试时可以带上一块自己做的有一定深度(数字钟,流水灯之类的就免了)的作品,在别人与面试官大肆吹水的时候,你和面试官讨论一下电路板的问题,其效果大家也应该明白。

我面试时就是带一块我参加挑战杯作品的电路板。

选择找工要准备充分并且充满自信,如果是想做技术,自信心来源于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我应聘的这家公司在面试时就在一个很基础的专业问题上出了问题,至少打了点折扣)和实践经验(这一点我还是有些自信的,毕竟还动手做过一些东东),还有就是个人的心态调整了(这一点与各人的气质个性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