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防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安防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安防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本只有实现高质量的系统建设,才能为安防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基础,保证系统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真正实现系统质量建设目标,保证系统建设的投资回报。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和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工程质量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控制原则1、事前控制原则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的事前控制原则,准确了解用户需求,科学地进行信息系统设计。

2、标准化原则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安防系统的特点,遵循有关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进行系统设计,施工,保证过程的科学性3、用户需求符合性原则建设的系统应该符合用户的业务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通过测试手段来判定用户需求的符合程度。

二、质量控制流程工程师旁站检查技术方案执行小组自检工程部自检重要工序公司验收工程师验收上级主管部门市公安局技防办验收三、技术复核(1)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使用复核方法。

(2)技术复核结果必须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四、施工组织设计审批1、施工设计必须要有技术部经理,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的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15日报工程部质量管理工程师审批后上报公司总工程师。

4、施工期间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如有具体问题,可按实际情况申报处理,但必须经过总工程师审批。

5、施工组织设计流程:审查设计文件,进行调查研究计算工程量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工程师旁站检查技术方案执行小组自检工程部自检重要工序公司验收工程师验收市技防办审核备案五、材料质量管理1、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必须由质量工程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并将采购材料的厂商、品名、规格、数量、验收单号码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2、如发现问题立即和供货商联系,协商解决。

3、在进行检验时,抽样应随机化,不得以个人或私人感情认为合用为由,予以判定合格与否。

4、做好材料进场的第二次检验,要求与用户进行共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六、技术、质量交底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是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方式。

1、当技术部接到设计图纸后,必须组织技术部员工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方组织设计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技术部项目负责人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重点控制部位和控制要点。

七、检验,检测设备管理1、工程部设有检验(测)设备管理员,负责公司内部检验、检测设备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2、现场检验、检测设备应有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设备管理员应定期进行检验、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作业并将结果记录于“仪器维护、保养卡”内,保证设备使用正常。

八、工程技术资料管理1、公司工程技术资料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类:技术管理类二类:施工技术资料类三类:施工组织设计类四类:施工管理类五类:质量管理类六类:维护类九、回访维护、维修管理1、工程部施工小组负责工程施工期间的产品保护,凡因施工中个人操作不当造成的产品破坏由个人承担责任,由工程部监督实施。

2、工程交付使用后(若分阶段交付,分别以分阶段交付日算起),客户服务中,征询用户意见进行回访。

3、工程质量回访后(在质量保修期内随叫随到),凡属于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由客户服务中心负责解决,不留隐患,并进行维修登记,以备后查。

凡不属于施工造成的问题,而客户方要求维修的,客户服务中心协助解决,费用由客户方承担。

4、凡在质量保修期内进行维修的工程,客户方应签字确认。

一、为加强我公司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质量管理,特制定此制度,由20XX年9月9日起实行。

二、本公司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之质量管理工作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具体负责部门为工程技术部,其他部门进行配合。

三、本公司安防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2、器材与材料的质量管理;3、工程实施的质量管理;4、系统维护及维修保养的质量管理。

四、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1、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工作,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实施,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2、设计质量保证体系:3、设计前业务人员应该提交尽可能详尽的设计委托书,使得设计人员清楚明白用户的需求、现场条件以及设计目标。

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应与设计人员一起实地考察现场,与用户深入沟通,确保设计的工程方案可以达到用户的要求。

4、设计人员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必须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可以达到国定相关规定的检验要求。

5、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专业器材必须是通过公安部门检测的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产品。

五、器材与材料的质量管理2、采购部必须确保采购的器材与材料符合工程需要,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技防工程专用的专业器材必须选用通过公安部门检测的合格产品。

3、工程技术部必须对采购回来的器材和设备进行质量把关,对主机等关键设备必须要检查合格后才能送往工地现场调试。

4、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按质、按时、按期采购材料设备,保障按质、按量、按时供应到施工现场。

做到材料、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并保证真实、齐全、完整与工程施工同步。

1、工程技术部在工程开工前,设计人员必须将技术交底卡提前交给施工班组的负责人,明确相关工程质量与技术要求。

2、施工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gb50348-XX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308—XX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74—XX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20XX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367—XX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8—XX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94—XX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269—XX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72—20XX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38—XX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b/t16676—20XX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4、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狠抓工程质量,落实设计方案中的各项质量要求,以确保没有工程质量隐患。

5、所有线材及材料必须经过现场检测后才能入管布线,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有故障隐患的材料绝对不可以勉强使用。

6、布线工程完成后,必须经过检测后才可以通电试机。

不能通过检测的必须找出原因,排除后才能通电试机。

7、调试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确保将合格的系统交付给用户使用,未能通过的项目,必须与设计人员一起找出原因所在,排除后再行检测,通过后才可以投入试运行。

8、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记录,为以后的系统维护工作打好基础。

七、系统维护及维修保养的质量管理1、工程完成后,售后服务部必须协同工程技术部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交接工作。

2、建立系统维护工作档案,按照公司的其他相关规定,落实好系统维护的日常例行工作,强化各种周期性的例行检查。

3、建立维修工作记录卡,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措施,保障维修保养工作的高效运作。

4、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落实保修工作,可尽量减少由于保修工作对用户所造成的不便。

八、以上各项系统质量管理制度,如有不明确之处,由工程技术部负责解释。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公司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促进行业自律,保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质量,结合浙江省安全技术方也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公司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由公司设立的技防工程部负责,其他部门给予相应的配合。

二、使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设备采购质量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维护服务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等公司质量管理、控制方面所必需遵守的基本内容。

公司安防工程项目管理的售前管理包括项目立项、签订合同以及施工阶段均有我公司设立的技防工程部全权负责。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制度主要引用GB/T1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48-20XX《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308-20XX《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DB33/T334-20XX《安全防范系统》,并针对行业协会内公司所从事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进行编制。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1、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2、根据质量管理的需要,明确管理层次。

3、在各管理层次中明确质量管理的岗位,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4、最高管理者应在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包括①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②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

③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⑤确定和配备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

⑥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6、根据质量管理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7、确定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包括:(1)专业技能(2)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3)工作经历(4)交际能力9、识别培训需求,根据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做出安排。

10、对员工的培训应包括:(1)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质量意识。

(2)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11、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五、施工设备管理1、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对施工设备的配备、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做出规定,明确管理层次及有关岗位在施工设备管理中的职责。

2、明确施工设备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材料和保存评价记录。

评价的内容包括:(1)产品和服务的质量(2)经营资格和荣誉(3)供货能力(4)风险因素4、对施工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技术和安全管理维护保养等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六、材料、配件和设备管理1、根据施工需要建立并实施材料、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2、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材料、配件和设备,并应按照管理制度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

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

采购应明确所采购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3、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材料、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

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材料、配件和设备的质量2)经营资格和荣誉(3)供货能力(4)材料、配件和设备的价格(5)售后服务4、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

5、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在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应严格符合管理制度,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6、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

7、对材料、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

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

未经验收的材料、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