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牵伸技术PPT优质课件

牵伸技术PPT优质课件

• 1. 手法牵伸 • 治疗师应用外在的力量,通过控制牵伸方向、速
度、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增加挛缩组织的长度和 关节活动范围。 • 作用:增加关节活动度
14
(一)被动牵伸
• 2. 机械牵伸 • 指借助机械装置,增加小强度的外部力量,较长
时间作用于缩短组织的一种牵伸方法。
15
(二)主动牵伸 是患者自己完成的一种肌肉伸展性训练,牵伸力量 为自身重量,牵伸强度和持续时间与被动牵伸相同。
软组织是指肌肉及其辅助装置肌腱、筋膜、滑囊、 腱鞘和关节辅助装置关节囊、韧带以及皮肤等连 接组织。各种疾病、损伤、及其他原因都可以造 成这些组织的挛缩,以至于引起关节活动的障碍, 肢体的灵活性下降。
5
一、基本概念
(一)肌肉及其辅助装置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特征 1.骨骼肌、肌腱与韧带解剖学特点 2.骨骼肌收缩方式 3.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4.软组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学、收缩方式。
2
学习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二、原理及原则 • 三、牵伸技术及方法 • 四、牵伸程序 • 五、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 第二节上肢牵伸技术
• 一、徒手被动牵伸 • 二、自我牵伸
• 第三节 下肢牵伸技术 与程序
• 一、徒手被动牵伸 • 二、自我牵伸
• 第四节 躯干牵伸技术 和机械被动牵伸
肩外旋肌群牵伸
39
6. 增加肩关节水平外展

牵伸胸肌
40
肩 水 平 内 收 肌 牵 伸
41
7.增加肩胛骨的活动 • 牵伸提肩胛肌
42
(二)肘部肌肉
1.增加肘关节伸直 • 牵伸屈肘肌群
43
肘屈肌群牵伸
44
• 牵伸屈肘肌群
45
2.增加肘关节屈曲 • 牵伸伸肘肌群
• 一、徒手被动牵伸 • 二、自我牵伸 • 三、机械被动牵伸
3
牵伸技术(stretching)
• 是指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短缩 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利用该技术能明显改善 组织的短缩或挛缩状态,以达到重新获得关节周 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改善或恢复关 节活动范围的目的。
4
第一节 概 述
9
损伤愈合过程及牵拉时机
• 炎症期(红肿热痛):禁止牵拉 • 增生期(5-21天):16-21天牵拉有效 • 重塑期(第21天开始):不继续进行牵拉可能导
致挛缩。
10
二、原理及原则
(一)软组织对牵伸的反应和影响因素
1. 肌肉 2. 肌梭 3. 高尔基腱器官 4. 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结构
牵伸技术
1
学习目标
• 1.掌握肌肉牵伸作用、种类与方法;上下肢肌肉 及颈腰椎牵伸技术。
• 2.熟悉肌肉牵伸的临床应用、牵伸技术的概念、 分类;牵伸的放松及抑制技术。
• 3.熟悉上下肢肌肉及颈腰椎牵伸技术的注意项。 • 4.了解软组织挛缩定义、原因及其类型。 • 5.了解肌肉牵伸程序、骨骼肌的生理学、生物力
16
(三)主动抑制 是指患者在实施牵伸训练之前或过程中,有意
识地放松该肌肉,此时进行牵伸的阻力最小。 主要用于肌肉神经支配完整,患者能自主控制的
情况下,不能应用于存在肌力减退、痉挛或瘫痪 的患者。
17
(三)主动抑制
1.收缩——放松 2.收缩——放松——收缩 3. 拮抗肌收缩
18
(四)其他方法
29
2. 增加肩关节后伸 • 牵伸肩前屈肌群
30
肩前屈肌群牵伸
31
肩前屈肌群自我牵伸
32
3. 增加肩关节外展 • 牵伸肩内收肌群
33
肩内收肌群牵伸
34
肩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35
4.增加肩关节外旋 • 牵伸肩内旋肌群
36
肩内旋肌群牵伸
37
5. 增加肩关节内旋 • 牵伸肩外旋肌群
38
11
(二)牵伸的治疗作用
1.预防肌肉挛缩 2.调节肌张力 3.防止结缔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4.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5.预防软组织损伤
12
三、牵伸技术及方法
(一)被动牵伸 适用于有轻度关节粘连或肌痉挛的患者,也适用
于神经损伤引起肌肉瘫痪的患者,以利于维持关节正 常活动范围的目的。
13
(一)被动牵伸
5.体育锻炼前后牵伸,预防肌肉骨骼损伤,减轻 运动后肌肉疼痛。
23
(二)禁忌证
患者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性限制关节活动;神经损伤或神 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疼痛剧烈;挛 缩或软组织短缩已经造成关节固定,形成了不可逆性挛缩; 新近发生的骨折、肌肉和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其他创 伤因素存在时;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感染、结核 或肿瘤,特别是各种炎症急性阶段;当肌麻痹或严重肌无力 患者,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为了保持一定的肌肉力量而 发生代偿性挛缩时,应慎用牵伸治疗。
6
(二)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1.挛缩概念与原因 挛缩是指肌肉、肌腱装置和通过关节周围的
软组织适应性短缩,导致被动或主动牵伸明显的 抵抗和限制关节活动。
7
(二)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1.挛缩概念与原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8

(二)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2.挛缩分类 肌静态性挛缩 纤维性瘢痕挛缩 不可逆性挛缩
24
(三)注意事项
1.明确目标 2.避免过度牵伸 3.避免牵伸水肿组织 4.避免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 5.牵伸中避免挤压关节 6.患者需放松被牵伸部位
25
第二节 上肢牵伸技术
26
一、徒手被动牵伸
(一)肩部肌肉
1. 增加肩关节前屈 • 牵伸肩后伸肌群
27
肩后伸肌群牵伸
28
肩后伸肌群自我牵伸
1. 热疗及冷疗 2. 按摩 3. 关节松动术 4.支具
19
四、牵伸程序
(一)治疗前评估 (二)患者体位 (三)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20
(四)牵伸技术参数
1.牵伸方向 - 与肌肉紧张与挛缩的方向相反。 2.牵伸强度 3.牵伸时间 4.治疗反应
(五)合理加用关节松动技术
21
五、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适应证 1.适用于肩部、肘部、腕指部和髋部、膝部、踝
足部以及颈腰部的短缩和挛缩组织的牵伸。 2.预防由于固定、制动、废用造成的肌力减弱和
相应组织短缩等结构畸形的发生。
22
3.缓解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如烧伤、 软组织、皮肤严重挫伤后所致的粘连和疤痕
4.中枢神经病变或损伤的患者,由于肌张力异常 增高而导致的肌肉痉挛或挛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