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活美学-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美学-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的美學是一種尊重, 生活的美學是對過去舊有延續下來的秩序有一種尊重。 大家的心理處在一個不安全的狀態,最後生活要談美,恐怕就難上加難了!
• 當代美之思潮
• 這幾年大家意識到要保護古蹟,認為台灣有很多古老傳統留下來的民居、廟宇其實非 常珍貴,應該予以保護。 可是,我記得有一次擔任某個保護古蹟委員會的委員,當時 感到最痛苦的一點是,古蹟的確被保護下來,可是古蹟周遭近到只有兩米的地方,就 蓋起一些大樓,這廟宇被整個包圍在一片奇怪醜陋的建築當中。 當時我們的感覺是: “為什麼西方沒有這樣的問題?”
•獲 獎
• @1964 全省小說比賽第一名 (洛洛的故事) • @1982 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 (母親) • @1985 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中興文藝獎 (萍水相逢) • @1988 廣播節目金鐘獎 (文化廣場) • @1997 吳魯芹文學獎 (島嶼獨白)
• 『蔣勳扮演著多重角色,詩人、藝評家、現代文人、美術 系教授、畫家,而且在每一 方面都備受肯定』
• 我們要強調的美,並不只是匆忙地去趕藝術的集會,而是能夠給自己一個靜下來反省 自我感受的空間。
• 我們白天上班真是夠忙了,可是下班以後時間是自己的,我們停下來吧! 去 聽一些自己要聽的東西,去看一些自己要看的東西,一個禮拜上五天班真的 也夠忙夠辛苦,壓力極大。
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視覺、你的聽覺,可以聽到美的東西、可以看 到美的東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嚐到美的滋味, 這才是生活美學。
食、衣、住、行,不過是人活著 最基本的一些條件而已。可是我們知 道所有先進的國家,生活美學是實際在食、衣、住、行當中體現出來的。
• 我特別將“生活”兩個字放在美學前面,是希望美學不要太理論,不只是在大學裡的 一堂 課,不只是一些學者、專家拿來做研究的題目,而希望美學,最後能真實體現在我們 的日常生活裡。
•著作
• @詩集 : 少年中國、母親、蔣勳詩選、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來 日方長、2000聯合文學新版: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
• @散文 : 萍水相逢、大度‧山、今宵酒醒何處、人與地、島嶼獨白、情不字禁、 • 寫給Ly’Sm—1999 • @小說 : 傳說、因為孤獨的緣故、1999新傳說
• 蔣勳提到真正的美學,是你覺得你自己完整而獨立的存在,因為我們是感覺的寶藏, 應該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品味。
所以美是一種選擇,更重要的是期許自己「從一個口的吃,到三個口的 品。」
• 當我們打開自己全面的感官,發覺自我的獨特性,認真品嚐自己的人生,開放個人的 心胸視野,那麼一點點的動心,也有了屬於品味自己的美學之道。
• @札記 : 藝術手記、歡喜讚嘆、1999新版歡喜讚嘆 • @畫冊 : 來日方長(詩、畫)、肉身覺醒 • @畫卡 : 蔣安‧蔣勳畫卡、蔣勳1996畫卡、新中產階級 • @筆記書 : 願、捨得、再生、櫻桃、1998筆記 • @CD : 世紀風華導覽、世紀領航--達文西特展、魔幻‧達利、〝願〞詩作朗詠
你越慢,得到的越多。所以在生活美學裡所體會到的意義,會和現實當中不 一樣。所以生活美學的第一課應該是:懂得停一下。
• 大自然的美,是不用一分錢買的,你甚至可以不用去畫廊,不用去博物館,不用去趕 音樂會、趕表演。
就是回到大自然,回到生活本身,發現無所不在的美,
就是生活美學的起點。
•美之極
美學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是敢於活出自己的獨特性。
雅、慧黠、自適的人。──名作家 張曉風
•A#作者 蔣勳的小檔案:
• 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出生於戰火中的西安,襁褓中隨著母親,輾轉來到台灣, 定居台北大龍峒。黃埔出身的年記憶,充滿著各種有趣的幻想。
• 從少年時代,蔣勳就開始體會到文學藝術帶給他的快樂。即使處在分數決定一切的僵 化教育體制下,蔣勳仍然決定進入私立高中就讀,全心浸淫在精神的食糧裡,甚至在 高三那年,得到全國小說比賽首獎。文化大學史學系、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後, 1972年蔣勳前往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繼續追尋更高的藝術成就,1976年返 台。
• 美之路
• 我們的一生,從生到死,可以走得很快,也可以走得很慢。如果匆匆忙忙,好像從來 沒有好好看過自己走過的這條路兩邊到底有什麼風景,其實是非常遺憾的。我覺得這 一條路可以慢慢走得曲折一點,迂迴一點,你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 我們如果去國家公園或古代的園林裡,所有的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為什麼彎曲,因為 它告訴你說,你到了這個空間不要匆忙,讓自己的步調放慢下來,可以繞走更大的圈 子,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生命。
生活美學-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蔣勳
• 蔣勳 善於把低眉垂睫的美喚醒,讓我們看見精燦灼人的明眸。 • 善於把沉啞瘖滅的美喚醒,讓我們聽到恍如鶯啼翠柳的華麗歌聲。 • 蔣勳多年在文學和美學上的耕耘,就時間的縱軸而言,他可算為人類文
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個恭謹謙遜的善述者。 • 就空間上的橫軸而言,蔣勳是這個地域的詩酒風流的產物,是從容、雍
• 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 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的推廣, 他認為:
「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經 歷
• @曾任美國艾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訪問作家 • @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 • @曾任警察廣播電台「文化廣場」節目主持人 • @先後曾任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 • @先後曾任淡江大學、台灣大學副教授 • @現任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時報會館講師 • @現任職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並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 • @現任《聯合文學》社長 • @現專於寫作並從事中國美術研究及普及工作
• 『平日除從事心理諮商教學研究多年外,對佛學及禪學見 解精闢,是集心理、教育、禪學於一身的作家』
• B#蔣勳的美學觀點
• 美之始
• 我們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去談論美的定義,也可以從藝術史切入來介紹古代埃及產生了 哪些優美的藝術品,或者古代印度、中國有多美好的雕像或書法作品。
如果現在不是從哲學切入,也不從藝術史切入,我想可以從一個非常好的 角度,就是從“生活”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