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延川县第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资料延安市校本培训学习内容介绍刘海峰本次培训学习是由延安市教育局主办,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承办的,为期7天,共听了10场报告,考察了2所学校。

10场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素质与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学生绿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报告场场精彩,考察的两所公立学校,与我们一样存在着很大的生源压力。

很具特色,有代表性。

现就将我的学习中感悟到的一些理念及方法给给大家分享下,以期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一、教师专业发展氛围浓厚1、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浓厚这是我本次学校感受最深的四个字“责任、奉献”,84岁高龄的于漪老师,给我们做开班第一讲,讲的就是《教育的使命与专业素养》,她是完全脱稿进行的。

她认为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一头是孩子的未来,一头是国家的未来。

她的认为也做了一辈子教师,学做了一辈子教师。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

她不时强调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未来。

思想先行,制度落实,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她还对时下流行的中国梦有独特的认识: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髓,民族精神要现代化、时代化;时代精神要民族化。

于老用她的一生经历给我们解读了的什么是教师,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

于漪,师者楷模。

2、有教师学研究会,培养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是由特级教师组成的学术性研究组织,下设15个专业委员会,主要目的是培养特级教师。

研究会定期的开展交流活动。

特级教师尚如此,我们该怎么做呢?3、教师实行见习制、考试制、综合评价考核制新教师必须到教师实训基地实践1年的时间,且要通过专家组的验收方可上岗执教;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就是“三合一”“高考”试卷,但科任教师成绩必须在90分以上,90分以下的划分见习教师。

教师评价包含:学生的标准分、民意测评(民主的、统一测试)、出勤、科研能力、班主任等方面,考评小组汇报,桌面公开运行,独立打分。

(与职称评审有点像)二、有效践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均在寻求有效教学,这在静教附校尤为响亮,他们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教学,给大家介绍下静教院附校的教学。

㈠、关注常态课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常态课没有什么花样,是实实在在的课,他们只要求把常态课上好即可!我们总共听了四节课,其中的一节物理课常态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给大家简要说说,听课的多数感觉很一般的,我们的老师也能上到这个水平!为什么呢,学生实验没有做完,部分小组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

第一步:如何要测量浮力,要用到那些器材?有那些注意事项等。

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法,画出仪器示意图及记录数据表格。

第二步: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步:老师点评2份有代表性设计方案。

第四步:学生动手实验。

第五步:学生报告数据,一起分析数据,分析各组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是什么?第六步:作业:1、阅读课本,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2、试一试,根据所学知识,用理论的方法来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这个人认为这很有特色,把作业拓展了许多,是一堂非同凡响的常态课。

大家认为呢?)在常态课上,我们的老师不也说:“讲了,学生还不懂,不讲能行吗?”,“这些学生真笨,一模一样讲了三遍,他们还不懂。

”在常态课的研究中,静教院附校把常态课的问题归纳得出四大问题:1、教师讲的太多,但教师认为不是很多,认为自己讲的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

(听一遍与讲一遍的信息量大不一致,学校做了问卷统计,同学们面对困惑时会向老师、向同学向家长那个求助。

据他们统计:遇到困难问题问学生的占绝大多数。

既然是面向同学们求教的最多,为何不将一些简单问题交给小组完成呢?)2、常态课中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够,解决更少。

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没有关注学生是怎么解决的。

(让学生跳出学海,教师必须跳入学海。

常态课中问题不是教了多少,而是教会多少。

倡导教育要走向对话)3、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为什么要提问。

中国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

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美国老师给出:A中国历史题: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日本历史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

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

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

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总结:人家是在培养思想力,而我们是在培养记忆力。

为什么要小组讨论,哪些适合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常常带有盲目性、表演性,达标课上是要分的。

4、教师没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即使有关注,也只是在学业成绩上,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他们在研究研究常态课的基础上,做了六条假设:1、学科体系的逻辑结构与学生学习的逻辑结构不一定重合。

2、教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文本、实验,以及电脑开发的教学资源等。

3、任何学生,学习任何知识之前,头脑里都不是“空”的,都有他们原有的知识、经历。

4、总有一部分内容学生是自己能学会的,只是学科、年级、学生的不同,自己能学会的有所不同。

5、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上,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学生的差异有的能分层,有的分不了层。

6、一种方式、方法、手段不能适合所有课堂教学。

恰当的方式、方法、手段能提高教学效能。

在常态常的的问题总结与假设的基础上,他们有了发展:形成的自己的后“茶馆”式教学。

强调教育要走向合作,教育要走向对话,教育要走向学习共同体。

后“茶馆”式简单的侧重一个“议”字。

为什么是后“茶馆”式教学呢?因为建国初期教育家段力佩提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茶馆式教学模式。

读读,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议,就是提倡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练练,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静教院附校在“茶馆”式教学基础上发展了5点变化。

1、“书中学”、“做中学”两种方式并举。

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2、“读、议、练、讲”等多种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议”,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的主要形式,可以与自己议,可以与他人议,还可以与客观世界议。

教学中完全可能在某一问题上学生有很多的“相异构想”。

“相异构想”数越多,越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因为,一个教师很难同时与这么多学生逐一对话。

更重要的是,关注了“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学生的创新素养才可能得到呵护与培育。

“相异构想”可以是错误的,也可以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

还可以都是正确的,但思考的角度,途径是不相同的。

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让学生、教师充分对话,关注了学生在想些什么,也让教师理性地思考自己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这才是启发。

“后茶馆式教学”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3、信息技术手段引入,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教学手段更加多样。

4、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一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

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5、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静教院附校“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创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潜心提高教育有效性研究,朝着“轻负担、高质量”方向努力。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

“后茶馆式教学”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㈡、渗透“相异构想”与“最近发展区”的实践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他们不仅有理论支撑,还有实施措施。

这些措施我们也常说,一点即破。

㈢、目标性教学重视研究教学目标,每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师逐条研究课程标准。

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编写出每条标准的检测题,要发现学生的现课程标准的差距,高能高多少,低能低多少。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教师将教学目标量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