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主要历史人物介绍

七年级(历史上)主要历史人物介绍

七上主要历史人物介绍
商鞅:战国时期人物。

公元前356年在秦国实行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它吸取民歌精华,创造出了一种新体诗——楚辞。

其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译为多种外国文字。

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扁鹊: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他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陈胜:秦朝人。

和吴广于公元前209年发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

他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他编写的《史记》一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贾思勰:北朝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部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华佗: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

擅长外科手术。

它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河南人。

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尊为医圣。

祖冲之:生活在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利用“割圆术”运用“算筹”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另写有数学著作《綴术》。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他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其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张衡:东汉时期科学家,河南人。

他制造的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蔡伦:东汉人。

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作原料,改进了造纸术。

后人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张骞:应汉武帝的招募,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加强了西域和汉朝的交往,为丝绸之路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
思想成就: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4、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5、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为《论语》一书。

秦始皇的功过:
功:1、至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使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裁断(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命。

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将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颁行全国。

4、文化上统一文字。

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5、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6、军事上,在北方为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南方,开发越族,修筑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过:实行暴政
1、繁重的徭役: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骊山陵墓
2、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3、残酷的刑法:族诛、连坐
4、“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汉武帝:
1、政治上实行“推恩削蕃”,削弱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

2、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上,采纳儒生董仲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设立太学。

4、军事上,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特别是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5、汉武帝时,下令治理黄河,经过这次治理,有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6、汉武帝时,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增进了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7、汉武帝时,史学家司马迁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曹操
评价曹操,必须完整地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传说中和舞台上曹操的形象,是根据文学作品或社会的需要而改造了的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有别于现实生活,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

应当从是否有利于历史发展、进步的高度去认识曹操、评价他的作为。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以统一大业为己任,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战乱。

赤壁之战败给孙刘联军退居黄河流域后,重视农耕,大兴屯田,发展了北方经济。

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可以称的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北魏孝文帝:
北魏皇帝,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在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的前后,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大力推行汉化政策:1、说汉语2、穿汉服3、改用汉姓4、鼓励与汉族贵族通婚5、采用汉族的官职、律令6、学习汉族的礼法,推崇孔子,以孝治国。

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