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运输设备》PPT课件
3.占地少,受地形、地貌影响小,运输距离短。 由于受地形影响很小,一般不需绕行,长度较铁路、公路均短,投资与施
工周期是铁路的一半以下,占地只有铁路的1/9。 4.易于实现全面自动化管理。 5.安全密闭,受环境条件影响小。
由于深埋地下、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不受气候和其他交 通事故的影响,无噪声,对环境污染少。 6. 不产生废渣废液,环境保性能好。
现代管道运输起源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美国 宾夕法尼亚的第一条原油管道。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
我国的管道网建设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新疆建成的全长为147km、管径为150mm的 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蓬 勃发展,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建设,管道运 输得到了较大发展。
术,我国仍以沥青玻璃布涂层为主。 6.在管道施工技术方面
我国在机械化水平、ຫໍສະໝຸດ 缘质量、焊接工艺、质 量检测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管道运输的基本设施及其分类
㈠、管道运输的基本设施 管道运输系统的基本设施包括管道线路设
施、管道站库设施和管道附属设施。管道线路 设施是管道运输的主体,主要有石油管道和天 然气管道。由于管道运输的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因此管道两端必须建造足够容纳其所承载货物 的储存库。
输送距离愈长,所需的中间泵站愈多。在地形起 伏较大的地区,输油管道的末段通过高峰时,油品自 该高点至终点所得的位能可能大于为克服流动时的摩 擦阻力所需的能量,这样的高点称为翻越点。油品过 翻越点后不仅可以自流,还会因位能有余而使流速加 快,从而在管道中出现不满流。不满流不仅浪费能量, 还会使冲击压力增大,在顺序输送的管道上,则会导 致混油量增大。
㈡、管道站库设施的分类 1.站点 一般分为首站、中间站和末站三种。
⑴ 首站
首站位于管线的首端,其作用一般为汇集货物并将其变成流体然 后加压送往中间站。除加压设备外,首站还应具备较强的储存能力和运 输中的计量和预处理能力。
⑵ 中间站
中间站位于管线上首站和末站之间,长距离运输时中间站不止一个, 中间站的作用主要是给管道加压,为管道运输提供能量。对于某些货物 还需进行其他处理。例如:运输易凝高粘原油,中间站还必须给原油加 热以增加其流动性。
形成以(大)庆铁(岭)、铁(岭)大 (连)、铁(岭)秦(皇岛)、东(营)黄 (岛)和鲁(山东临岜)宁(江苏仪征)五 大干线为主的全国原油长输管道系统。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
管道运输是指由钢管、泵站和加压设备等组成的运送气体、 液体、固体等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系统一般由管线和管 线上的各个站点组成。
⑶ 末站 末站位于管线的末端,其作用是接收管道输送的
货物,然后送往使用单位或用其他运输方式转运出 去。有些货物在末站还需进行处理,例如:煤浆的 脱水、成型。因此,管道的末站应具备较强的储存 能力和转运能力以及必要的作业能力。
2.泵站布置 油品在输油首站加压进入管道后,在流动中要克服 摩擦阻力,能量不断减少,长距离输送油品,必须建 立中间加压泵站。每个泵站供给油品的最大压力能, 受泵的管材性能和强度的限制。
管道运输不足之处:
灵活性较差,只适用于定点、量大的流体单向运 输;经济输量范围小,直径1020mm的管道最佳输量为 4200万t,增加或减少输量均会造成成本增加;管道 输送量的极限受泵的能力、加压站间距、管子强度及 直径等限制,临时增减输量较为困难,且不能停输、 反输;而且,管道运输起输量高,导致油田开发初期 产量低而难于采用管道输送。
第一节 管道运输概述
重点:特点、分类(3种)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 二、我国管道运输的差距 三、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
管道运输(pipeline transportation)已有约 130余年的历史。
作为输送原油和成品油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管道运输的发展与能源工业,尤其是石油工 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1.运输量大 一条管径为720mm的管道年输原油量约2000万吨,相当于一条铁
路的全部运量,一条管径为1220mm的管道年输量可达1亿吨以上,而 每100km的操作人员仅为铁路运输的一半,为公路汽车运输的1/9。 2.给耗少,运费低。 原油管道的单位能耗只相当于铁路的1/12~1/7。据国外资料,管输成 本约为铁路输送成本的22%,我国则大致为80%。主要是由于我国管 道工程尚属初创,管径小、压力低,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二、我国管道运输的差距
1.在管道所用管材与制管工艺方面 我国采用16号锰钢,制管工艺不够完善,管子
承压较低,导致泵站间距短,耗钢量大。 2.在输油工艺方面
我国原油多为高凝固点、高含蜡、高粘度的原 油,需要采用加热炉直接输送。国外部分管道采用 换热器间接加热、利用高速流动的摩擦热输送或经 热处理后常温输送的技术可大大降低技术难度与输 送成本。
3.在机、泵、阀门等方面 国外发展方向为单级、大排量、中扬程、高
效率离心泵,电机、阀门的调节性、可靠性均优 于我国目前水平。 4.在自动化技术方面
国外采用全线集中控制设计较先进的自动化 技术,我国虽也在研究自动程序控制,但离自动 化还较远。
5.在防腐技术方面 国外普遍采用阴极保护与管道涂层相结合的技
管道运输设备
第一节 管道运输概述 第二节 输油管道运输设备 第三节 输气管道运输设备 第四节 固体料浆管道运输设备
管道运输
本章需了解管道运输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 势,管道运输新设备和新技术;理解管道运 输的特点及应用的范围;掌握输油管道、天 然气管道、固体管道运输设备的组成及工作 原理。
本章重点:输油管道运输设备及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输油管道运输设备及工作原理。
为避免不满流的危害,防止停输时管内油品的静 水压力可能超过管道强度的容许值,在翻越点之后要 采取措施增加摩擦阻力,如在管道沿线高差很大的管 段上设减压站,并设置分隔静水压力的截断阀等。
3.压气站设置 货物经由管道从甲地输送到乙地、必须靠压力来
推动,压力站就是管道运输动力的来源。一般管道 运输压力的来源有气压式、水压式、重力式及最新 的超导体磁力式。通常气体的输送动力来源靠压缩 机来提供,这类压力站彼此的设置距离一般为80— 160 km,液体的输送动力来源则是靠泵提供,这类 的压力站设置距离为30—160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