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授课进度安排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授课进度安排表

18

找规律
5
7.1---7.5
19

总复习
5
7.8--7.12
20

期末考试
4

20以内退位减法
5
3.25----3.29
5

分类与整理
5
4.1---4.5
6

分类与整理
5
4.8---4.12
7

100以内数的认识
5
4.15----4.19
8

100以内数的认识
5
4.22---4.26
9

100以内数的认识
5
4.29----5.3
10

人民币的认识
5
5.6---5.10
11
1.在概念教学上,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在简单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

力争做到耐心、细致的了解学生、亲近孩子,多观察、多交流,多帮助他们排除一切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但在学习上多关心他们,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加强对学生进行方位、以及数的概念教学。
2.合理进行加、减法计算,合理安排“用数学”的教学,增加开放性问题。
3.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4.加强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5.结合本册数学知识,加强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找规律”是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教 学 计 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 级一年级2班
科 目数学
科任教师XXX
教 学 计 划
教师
姓名
XXX
所带
班级
一年级2班
人数
38


20
18
学 情 分 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2)多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在学习上帮助学生;
(3)平时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的困惑并进行适当指导,在思想上关心学生。
审核意见
授 课 进 度 表
时 间
周次
单元
章节
授课内容
课时
备注
2.25---3.1
1

认识图形(一)
5
3.4---3.8
2

20以内退位减法
5
3.11---3.15
3

20以内退位减法
5
3.18----3.22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科目教学辅助活动
课题
(题目、参与人、措施)
题目:观察立体图形
参与人:全体师生
措施:实物观摩结合课件播放
第二课堂
(名称、措施)
名称:图形的拼组
措施: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徒结对
师:XXX 徒:XXX
学困生帮扶(对象、目标、措施)
对象: XXX
目标: (1)发现闪光点,创造成功的机会;
期中考试
5.13----5.17
12

人民币的认识
5
5.20--5.24
1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5.27—5.31
14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6.3----6.7
1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6.10----6.14来自16六整理和复习
5
6.17---6.21
17

找规律
5
6.24---6.28
教 材 分 析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教材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一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2)用爱去温暖,用心去创造;
(3)交给方法,提高兴趣。
措施:师徒结对帮助,同时教师结合大量的教具一对一进行详细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多加鼓励,适当施加压力,全方位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贫困生帮扶
(对象、目标、措施)
对象:XXX目标: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专心学业。
措施:(1)主动关心学生生活情况,在物质上救济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