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汽车使用技术

新汽车使用技术

一、判断题第一节12、汽车维护制度是保障汽车运行安全的基本制度。

(对)第二节9、客车应装备灭火器,灭火器在车上应安装牢靠并便于取用。

(对)10、《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限值标准的车辆,也可以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错)11、采用真空助力的行车制动系,当真空助力器失效后,可连续踩制动踏板制动,制动性能不变。

(错)20、汽车(三轮汽车除外)转向轮转向后应能自动回正,以使车辆具有稳定的直线行驶能力。

(对)22、同一轴上的轮胎规格和花纹应相同,轮胎规格应符合整车制造厂的出厂规定。

(对)24、车辆换挡时变速器齿轮应啮合灵便,互锁、自锁和倒挡锁装置应有效,不得有乱挡和自行跳挡现象。

(对)25、所有车窗玻璃不得张贴镜面反光太阳膜。

(对)23、所有汽车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都不能大于10mm。

(错)30、装有分动器的汽车,应在挡位位置标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上说明连通分动器的操作步骤。

(对)28、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越大,分离越彻底。

(错)31、汽车安全带应可靠有效,安装位置应合理(对)32、汽车车外后视镜和前下视镜应固定可靠,不得调节。

(错)26、发动机运转中,机油压力表显示值突然增高,说明汽车发动机机油压力过高。

(对)27、汽车离合器故障有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离合器打滑、离合器发抖、离合器异响。

(对)29、离合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会造成离合器打滑。

(对)37、汽车发动机怠速不稳是正常现象。

(错)38、柴油机停机装置必须灵活有效。

(对)39、机动车在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所有连接部位均不应有明显的渗漏现象。

(对)第四节轮胎的合理使用7、选择轮胎时应综合考虑汽车的技术要求、承载和设计速度等指标。

(对)8、汽车高速行驶,会使胎温急剧升高,胎体刚性增大,导致胎面磨损增加。

(对)13、经常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宜选用加深花纹和横向花纹的轮胎。

(对)14、经常低速行驶的汽车宜选用加深花纹或超深花纹的轮胎。

(对)15、经常对轮胎气压进行检查和补气,保持正常的轮胎气压,是合理使用轮胎和延长轮胎寿命的最有效措施。

(对)16、汽车更换新胎后,可不做动平衡测试,直接使用。

(错)33、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时,轮胎在路面上会产生滑移,导致轮胎磨损加剧。

(对)1、节能驾驶以安全为前提,没有安全,节能就毫无意义。

(对)3、采用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发动机,可以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

(对)6、二氧化碳排放与地球温室效应无关。

(错)17、汽车噪声和尾气是汽车正常工作的必然产物,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错)18、频繁启动,不会增加车辆油耗。

(错)19、车身外形与车辆油耗关系不大。

(错)43、电喷发动机在转速高于设定转速,且加速踏板完全放开时,会自动切断燃油供给。

(对)44、非增压发动机的车辆经过高速或爬长坡行驶后,停车应立即关闭发动机,防止怠速增加油耗。

(错)第六节2、装有ABS系统的汽车采取紧急制动措施时,感觉到制动踏板发生振颤,是ABS系统正常的工作特性。

(对)4、增压发动机启动时,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怠速预热3min以上。

(错)21、ABS系统、缓速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尾气后处理装置,及高压共轨技术的使用可提高汽车的综合性能。

(对)34、驾驶客车行驶中制动突然失效,一次拉紧驻车制动器容易将驻车制动盘“抱死”,损坏传动机件,丧失制动力。

(对)35、驾驶客车行驶中制动突然失效,使用驻车制动器辅助制动时,可将操纵杆一次拉紧。

(错)40、经常在山区道路行驶的车辆应选择耐磨、稳定性好、散热好的轮胎。

(对)41、较长时间停车时,应将发动机关闭,可以节约燃油消耗,减少汽车噪声。

(对)42、柴油机冷启动时应首先开启发动机预热系统,在充分预热后再进行启动操作。

(对)43、额定功率相同时,增压发动机比非增压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要好。

44、道路运输企业对卫星定位系统监控到的违法驾驶信息要留存在案,至少保存1年的时间。

47、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卫星定位装置的道路运输车辆,可以不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48、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具有自检、定位、通信、信息采集、行驶记录、监听、通话、警示等功能。

二、选择题第一节27、下列哪项是日常维护作业的内容?AA 补足胎压、剔除胎纹间的杂物B 检查和调整制动间隙C 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第二节54、根据《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道路运输车辆要取得道路运输证,其车型必须:在《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内55、乘用车及二轴客车的长度限值为?答:12m25、液压制动客车制动失灵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尝试恢复制动?CA 猛踩制动踏板B 轻踩制动踏板C 连续多次踩制动踏板71、大于9座的载客汽车,行车制动踏板的行程应不大于?答:150mm35、乘用车轮胎胎冠上花纹的深度应不小于: (C)A 1.2mmB 1.4mmC 1.6mm37、汽车转向轮不得使用: (A)A 翻新轮胎B 新出厂轮胎C 无磨损的轮胎79、三轴客车最大允许总质量的限值是?答:25000kg36、车辆行驶中,不能保持直线方向,而是自行偏向一侧,此故障是:CA 气压制动不良B 液压制动不良C 前桥和转向系行驶跑偏第四节52、客车后轮轮胎花纹深度低于多少时,要及时更换轮胎?答:1.6mm56、一般情况下,新旧轮胎搭配时,各轮胎花纹磨损程度相差不超过?答:3mm66、高温天气条件下驾驶客车行驶,如果发现轮胎温度过高,应该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

29、轮胎气压处于哪种情形下时,轮胎使用寿命更长?BA 胎压过高B 标准胎压C 胎压过低30、下列控制车速的方式中,哪种情形下轮胎的使用寿命更长,节约燃料?CA 尽量保持高速B 尽量保持低速C 合理控制车速50、可引起头晕、头痛、失眠,还可导致白血病、癌症的污染物是?答:碳氢化合物A. 一氧化碳B. 碳氢化合物C. 氮氧化物8.冷启动是指在发动机温度低于多少时启动发动机?BA. 0℃B. 5℃C. 10℃63、热启动是指在发动机温度高于多少时启动发动机?答:40℃53、空气滤清器滤芯部分堵塞时,油耗将?答:增加57、电喷发动机在滑行减速时,应该挂挡滑行A 熄火滑行B 脱挡滑行C 挂挡滑行58、运输过程中,水温表的读数在哪个区间时,发动机油耗较低?答:80℃~95℃59、行驶过程中需要变更车道和转向时,既安全又节油的方式是平稳转向.A 平稳转向B 快速转向C 突然转向61、柴油机排放的污染物中,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危害很大的是颗粒粉尘。

A 氮氧化物(NOx)B 碳氢化合物(HC)C 颗粒粉尘62、行车速度时快时慢时,车辆排放的污染物会?答:增加21、加速方式会影响油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 急加速比缓加速节油B 缓加速比急加速节油C 急加速和缓加速油耗相同22、驾驶客车行驶在积雪路面时,不安装防滑链容易导致:CA 车速过快B 车胎爆裂C 车辆侧滑24、发动机突然熄火不能再次启动时,应该:BA 立即原地停车B 利用惯性停到路边检查故障C 连续点火尝试启动74、可以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装置是?答:废气再循环装置76、水温表读数达到多少时,需要停车或低速行驶,让发动机温度降到正常区域?答:100℃第六节46、尾气后处理装置能直接转化尾气中有害气体的装置是。

47、道路运输企业或驾驶员使用卫星定位系统过程中出现下列哪种行为时,要依据规定予以处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对系统进行检查?收听系统语音提示信息?私自修理、故意破坏和拆改系统设备。

48、装有涡轮增压装置的车辆,停车后要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多久才能熄火?答:3~5min(3分钟以上)A. 1~2minB. 2~3minC. 3~5min49、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保证相同额定功率时,排量与非增压发动机相比要小60、缓速器适合在下长坡时使用。

A 适合在下长坡时使用B 适合在湿滑路面上使用C 适合在冰雪路面上使用三、多选题:第一节7、下列哪些部件需要在二级维护时重点检查和调整?ABCDA 转向节B 转向摇臂C 制动蹄片D 悬架8、行车中临时停车休息时,需要检查:ABCDA 悬架系统B 轮胎气压、花纹间有无夹石C 仪表灯光D 轮毂温度10、道路运输车辆的维护分为:(BCD)A 夏季维护B 一级维护C 二级维护D 日常维护第五节4.驾驶装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辆时,应注意:(BCD)A. 停车后立即关闭发动机B. 停车后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3~5minC. 保持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清洁D. 合理选择机油,保证润滑有效5、低温条件下使用预加热装置热车后起步的优点有:ABCDA 降低油耗B 减少发动机不正常磨损C 有利于变速箱变速齿轮的润滑D 使燃油燃烧更充分12、行驶系机件的技术状况会影响油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C)A 轮毂轴承过紧,油耗增加B 轮毂轴承过松,油耗增加C 前轮定位不准,油耗增加D 轮胎气压过低,油耗增加13、汽车噪声主要来自于:(ABCD)A 空调噪声B 发动机噪声C 轮胎噪声D 喇叭声第六节:1.下列对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D)A. 警示功能分为人工报警和自动提醒B. 在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时提醒C. 实现对运输企业的动态管理D. 能够实现信息采集和休眠功能2.燃气汽车充装燃气时,正确的做法有:(ABC)A. 配合加气人员检查气瓶及液位指示情况B. 充气前关闭车上所有电器设备C. 不站在充气阀门正面D. 与加油的做法相同,无需特别注意3.代用燃料车的种类包括:(ABCD)A. 天然气汽车B. 甲醇汽车C. 乙醇汽车D. 液化石油气汽车11、汽车新技术包括:(ABCD)A ABS系统B 缓速器C 涡轮增压技术D 高压共轨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