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主要的分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文化差异。
4.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命题趋势】1.题型分析:本部分的中国地理的重点内容,一些小的知识点多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察,还会经常结合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读图题的形式来考察某个区域的综合内容,如自然环境特点和工农业发展及交通运输情况。
(09年福建福州)2008年冬到2009年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北方多个省区出现旱情。
冬春旱已成为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结合图4回答1—3题。
例1. 秦岭—淮河一线大体是我国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D.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例2.河南、河北等北方省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B.花生C.小麦D.甜菜例3.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A.抽取地下水工程B.海水淡化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污水处理工程解析:本题通过一则材料来考察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农作物和存在的问题等。
材料是北方的干旱,我们今年需要注意的是南方地区云贵川等地的干旱,肯定在考试中有所体现。
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位置和范围,包括主要的分界线;二是自然环境,包括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气候类型等;三是经济发展,主要有农作物的分布和工业基地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四是存在的环境问题,如缺水,干旱,洪涝等。
本题第一题是分界线的考察,第二题是主要的农作物,北麦南稻,三的南水北调工程。
答案:1.A2.C3.C例4.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__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北地区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
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读图题的形式考察了西北地区的内容。
这里我要重点注意其位置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因为其深居内陆的位置,导致这里降水稀少,因此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典型特征。
还要注意其位置和范围,也就是处于分界线上的几座大山,还有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再就是由于干旱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一、二题考察的是其位置,因为图上有等降水量线,也考察了我们的读图能力。
第三题是海陆位置导致的降水变化,离海越远降水越少。
第四题考虑本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大兴安岭400(2)昆仑山一(3)减少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或海陆因素造成(4)畜牧荒漠化(沙漠化、草场退化等,意思相近即可)2.重要考点:本部分经常考察的内容有: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气温降水图,主要的山脉和河流,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农作物及城市和铁路线。
例5.(2009湖南益阳)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D.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解析:考查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是亚热带地区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C例6.(09年福建龙岩)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气温降水图的判读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类型.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我们结合各自的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就能够判断出A是温带季风气候,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和D比较难以判断,我们可以根据气温来判断,因为高原山地气候常年气温偏低,因此D是高原山地气候,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应该是C。
答案:C例7.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A.高寒B.干旱C.冷热变化剧烈D.降水稀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我们需要掌握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既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由于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影响,青藏地区的特征是高寒,西北地区的特征是干旱。
答案:A【中考预测】一.选择题1.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①海拔高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③纬度高,白昼短④距冬季风的源地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2—4题。
2.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一黑龙江一线B。
黑河―腾冲一线C.南岭一珠江一线D。
秦岭一淮河一线3.在奥运福娃中,“迎迎”是根据生活在高寒环境下的藏羚羊原型塑造出来的。
藏羚羊生活的地区是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D。
青藏地区C。
西北地区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B。
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粮食生产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D。
在河网密布的地区,发展牧业5.下图中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6.华北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点是A.地势平坦B.雨热同期C.黄土覆盖大地D.矿产丰富7.下列几组地区均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松花江、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小兴安岭8.下列景观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D.高山草甸9.北方地区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
A.香蕉B.柑橘C.椰子D.苹果10.北方地区主要耕地类型与南方地区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B.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到800毫米之间C.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带气候D.每年春季气温高少雨,常出现干旱11.该景观可能位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A.黄土高原地区B.内蒙古高原地区C.青藏地区D.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12.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沿着秦岭—淮河—线伸展C.我国0℃等温线沿着秦岭——淮河——线伸展D.秦岭——淮河——线是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3.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
A.骆驼B.三河马C.牦牛D.藏绵羊14.南方地区传统的体育项目是( )。
A.赛马B.龙舟C.摔跤D.登山15.“山青水碧,鱼米之乡”,描述的地区是( )。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16.“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描述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17.关于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主要分布在有河水、高山融雪水或地下水灌溉的地势较平的地区B.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C.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一带广种水稻、小麦、棉花、瓜果D.西北地区由于降水丰富,畜牧业和种植业发达18.青藏地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流谷地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因素B.地势因素C.气候因素D.土壤因素1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绘的是( )。
A.西北沙漠地区B.南方盆地地区C.北方山地地区D.西北草原地区20.下列环境问题产生与人们行为连线正确的是A.西北土地荒漠化——砍伐森林B.东北平原水土流失——广种薄收C.长江中上游山地滑坡——过度放牧D.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大量使用农药二.读图综合题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设计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图例,并按照设计的图例在地图上绘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2)写出沿着AB线路,从B到A依次出现的自然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从c到D农业生产的熟制是: ____________、两年三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所在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D所在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
造成C、D地区熟制和粮食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耕作业为农业主要生产方式的区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畜牧业为农业主要生产方式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2.读“我国南、北方地区景观示意图”,完成:⑴“我国南、北方地区景观示意图”中,甲图反映的是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地区景观。
⑵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情况封冻年降水量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⑶2009-10年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对该区域的(糖料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3.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及地形图,完成问题⑴.该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⑵.在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地形组合表现为________。
⑶.该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人们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发展了灌溉农业。
⑷.该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尤以________地区最容易发生,古代新疆的绿洲居民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成功作法是建设________引水工程。
⑸.国家开发西部的能源战略中,在新疆开发的能源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⑹.西北地区的城市、人口及农业分布呈现_____状和_____状特点。
答案1.B2.D3.D4.C5.B6.C7.A8.B9.D10.B11.D12.A13.C14.B15.D16.A17.A18.B19.A20.A21.(1)略(2)森林草原、草原、草原荒漠、荒漠(3)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小麦水稻气候因素(4)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2.⑴北方南方⑵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小于0℃河流封冻情况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800毫米以下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⑶甘蔗水稻23 ⑴.高原、盆地⑵.三山夹两盆⑶.水源(水).河水高山冰雪融水⑷.土地沙漠化绿洲边缘坎尔井⑸.石油天然气6.点、带鼎尚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