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生、足、走”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准备】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2、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

”“我真想去看看。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去看看。

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个人读—全班读)二、初读诗歌1、出示多媒体课件。

(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读)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3、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

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4、朗读比赛。

(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同桌读,评议、奖励;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三、识字1、认读词语⑴这首诗歌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读得最快,记得最牢。

⑵在课件中结合景物出现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⑶自由练读词语。

⑷比一比。

小组开小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谁最棒;教师随机抽读词语;全班齐读。

2、认读生字⑴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⑵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⑶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⑷教师抽查卡片。

(四人小组读一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⑸听音找卡片。

⑹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⑺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宝盖头下一个女”(安)⑻小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讨论交流)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

(范写、书空)四、说话训练1、出示课件图片和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个人练读,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

3、说话练习:⑴我国的首都是()。

⑵我国的国旗是()。

五、读诗歌1、小组读一读,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

六、写字“广、升”3、观察两个字“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⑴第一笔所在的位置;⑵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复习生字词,会写“足、走。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⑴读词语:告诉、弯弯、走路、北京城、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多想、升学、开门比一比、足球。

⑵找找它们的家:出示zou su sheng bei,给这些拼音找出相对应的字。

3、转盘游戏: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出示转盘,开火车三、朗读、背诵诗歌1、观看升旗录象。

2、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4、诗歌背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分角色背诵──全班齐背)四、扩展练习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五、写字1、观察两个字“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及最后两笔撇、捺的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板书】11、我多想去看看天安门一座遥远的北京城升旗仪式壮观《雨点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1、2、3、4、5自然段。

4、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云妈妈有许多孩,它们子特别爱唱歌,你听,这会它又唱起了歌:滴答滴答,沙沙沙……它们是谁呀?2、出示课题:雨点儿特别爱和小朋友交朋友,你来和它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真热情,瞧,雨点儿来了。

.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话。

2.这句句子里有几个词语你能把它们读好吗?按顺序出示“数不清、云彩、飘落”三个词语,指名读。

3.请小朋友再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些什么?4.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①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③飘落:慢慢轻轻地落下来。

5、看着雨点儿飘落下来可爱的样子来读一读这句话。

自由练习,指名读。

三、学习第2、3、4、5自然段。

(1)学习2、3、4自然段1、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半空中……(师朗读并出示相关句子)2、交流:你听到了些什么呀?3、小朋友听到了大雨点和小雨点在说话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原来是从这些提示语中知道的,那下次我们想知道是谁和谁在说话我们就可以看提示语了。

朗读训练:①我是小雨点,就在你面前,哪位大雨点朋友来问问我?(师生合作)②小雨点想问大雨点什么呢?(指名说)原来小雨点也想知道大雨点要去哪里?③刚刚大雨点和小雨点之间互相问答就是在进行对话。

我们就学他们来进行对话,好吗?自由练习。

④现在老师把提示语去掉了,能直接对话吗?同桌两人试一试,指名对话。

(2)学习第6自然段1、有花有草的地方小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到什么地方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小雨点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师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是呀“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吧。

朗读指导2、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到哪里去了?哦,没花没草的地方好看吗?大雨点为什么要去这种地方呢?大雨点和小朋友想得一样,不久,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示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你有什么想对雨点说的吗?4、课间操:歌曲《小雨沙沙》四、巩固生字。

现在我们把课文里出现的生字宝宝复习一下。

1、卡片认读。

2、生字板3、雨点回云妈妈怀抱。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看书,观察“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点和弯钩所在的位置。

了解生字的笔顺。

2、指名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教学过程:一、设疑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雨点儿》,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为什么叫他们雨点儿呀?雨点儿有什么作用呢?他们去干吗了啊?为什么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啊?这是些怎么样的雨点儿啊?整理问题:这是怎么样的雨点儿?雨点儿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二、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小朋友提的问题可真多,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读课文吧。

(一)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所感悟的,随机出现句子进行教学,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二)深入理解,学习课文[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1、理解数不清,如学生说我知道雨点很多?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愿意上来画画这些可爱的雨点儿啊?指名上台画,在请同学上台画……师问,这画得完吗?(画不完)是啊,雨点多得数都(生齐说数不清)。

2、理解飘落A你知道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吗?(雪花、树叶、花瓣等)B看课件树叶飘落下来的情景,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啊?体会慢、轻、柔的感受。

读读飘落。

再看雪花飘落的情景,用飘落来说一句话,并引导学生说得更具体,加上什么时候,雪花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

C知道吗,雨点也是这样飘落下来的,你们看,(看课件)再来读读这句话,可以站着读,也可以加动作,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后齐读。

课中操:课件出示小雨沙沙。

这么美的雨点儿,小朋友愿意来唱一唱吗?跟课件边唱边做动作。

这首歌告诉我们了雨点的什么啊?(作用)那课文中又是怎么写雨点儿的作用的呢?请小朋友在课文中找一找。

[出示]不久,有化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A自由地读一读。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段话有几句?B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C指名读,体会更、不久、等词的意思。

D让学生看着画面内容,感情朗读第五小节。

引导学生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机动:为什么大雨点跟小雨点去的地方不一样啊?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让他们说说小花需要的是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他们能换吗?你们能告诉我哪些地方更需要大雨点呢?(引导学生说出干旱的地区,沙漠地区那里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感受关心、友爱的情感)(三)拓展你就是那些花啊,草啊,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可以戴上头饰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点儿的滋润,它们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先请小小组合作排练,再选一、两组向全班小朋友交流。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 认识11个生字。

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

认识1个偏旁。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平、搭”的写法。

)2 齐读课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平平用积木搭什么?他为什么搭积木?)二初读课文。

1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 标出有几小节。

3 指名分小节朗读。

第二小节、第四小节要读出问的语气。

三理解内容。

1 解决问题。

(1)平平用积木搭什么?(2)平平为什么搭积木?2 你还有什么问题?3 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呢?(不但要想着自己,还要想着别人。

)4 感情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 投影出示生字。

自由读。

(呢、啊读轻声)。

指名读。

齐读。

2 小黑板出示生字,不带拼音。

自由读,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给伙伴说说记住了哪个字。

你们都感到最难的,一会儿提出来。

(2)全班交流。

(小组汇报)(3)去偏旁:平加法:搭间这些都住呢啊没很选字组词造句。

(指名说)指导学生用“呢啊”说话。

“呢”:一般用在句尾。

表示疑问的语气。

如:你怎么不读书呢?“啊”:一般用在句尾。

表示赞叹的语气。

如:这的景色真美啊!练习。

连一连。

(部首和熟字组成新字。

)小组竞赛。

五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齐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