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远动第5章 数据通信与远动通信规约
电力系统远动第5章 数据通信与远动通信规约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二、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及分类
通信系统分类
按消息的传输媒质:有线、无线 按信息和信号的特点:电话、电报、图像、数据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 按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 从信息的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按信道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 用、波分复用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六、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中,每一个字符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开始和结束 的标志。当一个字符为8位数据,起始位和终止位至少各占1位, 实际传送信息的效率最多80%。 传送大量数据时,为提高传送效率,采用一个数据块共用一 个同步字作为起始位的格式,叫同步通信方式。
此时,发、收双方必须保持严格的码元同步,以双方规定的 同步字符作为一帧(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一、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3)信道编码:为了使传送的数码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按一 定的规则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冗余码元(又称监督码), 但又不是信息源发出的,使这些冗余码元与被传送信息码元之间建 立某种相关性。信道编码使信息序列m变成较原来更长的二进制 数字序列。用c表示,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信道编码 也称差错控制编码。 (4)调制(Modulation):为了使信号便于传输、减少干扰和 易于放大,使一种波形(载波)参数按另一种信号波形(调制波) 变化的过程。调制的作用是将数字序列变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中传 输的信号形式,送入信道。电力系统远动中常采用数字调频或数 字调相的方法,将数字信号变成两种不同频率或两种不同相位的 正弦交流信号。
第二节 循环式传输规约
一、帧结构
按1991年11月部颁的循环式远动规约DL4511991要求,在CDT规约中,远动信息的帧由同 步字、控制字和n个信息字构成。 同步字标明一帧的开始,取固定的48位二进制数。 控制字和信息字都包含有8位校验码,构成(48,40) 码组,生成多项式 g(x) x x x 1 ,陪集码为FFH。 控制字由6个字节组成,分别为控制字节、帧类别、 信息字数n、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校验码。
第三节 问答式传输规约
卫星通信:是一种特殊 的微波中继通信,中继 站设在地球的同步卫星 上,利用通信卫星作为 中继站来转发或发射无 线电信号,在地面站间 进行通信。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四、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调幅(ASK) 数字调频(FSK) 数字调相(PSK)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五、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三、通信信道
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一载波频率经现有电力线去传送信 息,利用架空电力线的某相导线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三、通信信道
光纤通信:以光波为载体、以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将信 号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一种通信手段。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三、通信信道
微波中继通信:波长为0.001~1.0 m , 频率为300MHz~300GHz的无线电波 称为微波,借助微波传递信号的方 式称为微波中继通信。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一、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5)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有光纤信道、微波信道、复用电 力线载波信道等。信道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干扰——噪声源。 (6)解调(Demodulation)是从调制的载波信号中将原调制 信号复原的过程。对于二元制键控移频和键控移相而言,解调 的作用是把从信道接收到的两种不同频率或两种不同相位的正 弦交流信号还原成数字序列。如果发送的信号在信道中受到干 扰,接收端的r和发送端的c将不相同。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发 送端有编码/调制装置,则在接收端必须有译码/解调装置。 (7)信道译码是根据信道编码规则,对接收数字序列进行译码 校验,实现检查或纠正信息序列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差错, 输出与信息序列m对应的m*。
P149:一些常见信息字结构。
第二节 循环式传输规约
三、帧的组织方式
在循环式远动规约中,远动信息按其重要性和实时性 要求分为五种不同的帧:重要A帧、一般B帧、次 要C帧、D(正常遥信D1帧和电度D2帧)和事件顺 序记录E帧。 信息帧的优先级:P149-150
(1)固定循环传送:用于传送A、B、C、D1、D2
单工方式 半双工方式 全双工方式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六、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在计算机系统中,设备间的数据基本通信方式有并行通信和串 行通信两种方式。 并行通信:各位数据同时传送。如CPU与并口间的数据交换 是8位一起传送的。 特点:传输线多、距离短、速度快。 串行通信:数据是一位、一位顺序传送的方式。如远动装置 发、收两端距离很长,只采用一条通道传送信息,需要各位信 息逐位按次序传送。 特点:线少、较长、较慢。 在串行通信中,有异步通信方式和同步通信方式。
二、信息字结构
信息字由6个字节组成,第一个 字节是功能码字节,第2~5 字节是信息数据字节,第6字 节是校验码字节。 (1)功能码字节的8为二进制数可以取256种不同的 值,对不同的信息字其功能码的取值范围不同。 (2)信息字可以分为上行信息字和下行信息字。
第二节 循环式传输规约
二、信息字结构
(2)信息字可以分为上行信息字和下行信息字。 上行信息:遥测、总加遥测、电能脉冲计数值、事件 顺序记录、水位、频率、子站始终返送、子站状态 信息等。 下行信息:遥控命令、升降命令、设定命令、复归命 令、广播命令、设置时钟命令和设置时钟校正命令 等。
8 2
第二节 循环式传输规约
一、帧结构 控制字: E=0:规约已定义帧类别 E=1:扩展定义帧类别 L=0:信息字数为0 L=1:有信息字n字节 控制字 SD=00:无意义 SD=11:上行源代表子站、目的代表主站 下行源代表主站、目的代表子站 SD=10:主站广播
控制字节
第二节 循环式传输规约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六、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异步通信:收发两端不存在严格一致的码元定时脉冲。它是 面向字符的,即传输每一组数据构成一个字符。 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组成。 异步通信是将每一字符看作一个独立的信息,为了区分字 符边界,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构成一个帧。各个字符串行 地依次序传送。 传送一个8位数据时,最少要10位数据的长度。
数字 信号
信号在时间上离散,且表征信号的某一参 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
数字通信系统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一、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1)信息源的作用是将电流、电压等被测量的数值,以及开 关的分合闸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等消息,以信号形式输 出,即信息源是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信息源 的输出或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或是离散的数字信号,用s 表示。 (2)信源编码可以对信息源发出的模拟信号完成模/数转换, 得到它所对应的数字信号。然后对这些数字信号以及s中原有 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在信源编码的输出得到一串离散的数 字信息。在远动系统中,它是二进制的数字信息序列,记为 m。信源编码的目的是提高数字通信传输的有效性,通过各 种方式的编码尽可能地去除信号中的冗余信息。
第二节 循环式传输规约
三、帧的组织方式 (2)帧插入传送:用于传送E帧。 无C帧,D1帧循环次数为D2帧的 2倍,E帧取代A帧。
(3)信息字随机插入传送:对时的子站时钟返回信息、 变位遥信、遥控、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
第三节 问答式传输规约
问答式远动传输规约的主要特点是:以调度中心为主 的远动数据传输规约,由调度端向厂站端询问召唤 某一类别信息,厂站端只有在响应后才上送本站信 息;调度中心正确接收此类别信息后,才开始下一 轮新的询问,否则还继续向子站询问召唤此类信息, 即RTU有问必答,无问不答。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气工程学院 林国松
第五章 数据通信与远动通信规约
1 2 3 4 5
数据通信概述 循环式传输规约 问答式传输规约 IEC6080-5-101传输规约 计算机网络与局域网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一、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 信号
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接与消息相对应。
模拟通信系统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七、传输规约的分类 (一)按通信传输模式分类
循环式传输规约(CDT) 问答式传输规约(Polling)
(二)按传输信息的基本单位分类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通信(BSC)规程是面向字符 的规程,一串字符以块为单位传送,且块中字符与 字符之间是连续的。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七、传输规约的分类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2)HDLC的通信操作方式
正常响应方式(NRM):标准的主从关系,从站点只有获得 许可才能发起一次具有一帧或多帧数据的传输响应。 异步响应方式(ARM):只要信道空闲,从站点就可以在没 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发起一次传输。异步响应方式在其他 方面没有改变主从关系,从一个从站点发出的所有传输也 必须经过主设备中继再转发到最终目的地。 异步平衡方式(ABM):所有站点都是平等的,因此只有复 合站点使用。任何一个复合站点可以在未获许可时发起一 次到另一个复合站点的传输。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七、传输规约的分类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 路控制协议的典型代表,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 织ISO根据IBM公司的(SDLC)协议扩展开发 而成。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七、传输规约的分类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1)HDLC规约的帧格式 标志序列 地址字段和控制字段 信息字段 帧校验字段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七、传输规约的分类
通信规约或协议(Protocol)是指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一 种约定,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 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作出统一规定。因此, 通信规约也称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