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国学经典之我见及如何引导3岁孩子爱上读经》

《浅谈国学经典之我见及如何引导3岁孩子爱上读经》

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浅谈国学经典之我见及如何引导3岁孩子爱上读经》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我是博楷妈,2013年10月20日,在我家孩子3岁半之际,开始接触育心,到今天,刚好两个月。

从一开始的强迫跟读,到中间的疲倦抵制,再到现在的习惯读经。

这其间,可谓波折多多,小曲不断。

不过,一切随着教材的请到,而渐入佳境。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39:16首先,我想谈谈,我对国学经典的认识。

时下,很多家长,都觉得国学没用,或者说,看不到学了国学,会对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虽然佳佳的优秀,足以令我们叹服。

但似乎不明朗。

因为她还是个孩子。

家长之所以肯花装修钱进培训班,是觉得学了钢琴、学了拉丁舞,至少是个技能,是个谋生的手段。

而国学经典会带给我们什么呢?♠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0:41在这里,我想说一个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步步惊心》,看过湖南台正在热播的《最美的时光》?是的。

我要说的正是这些书的作者——桐华。

因为喜欢她的小说,我看过N多有关她的介绍。

“桐华,生于陕西汉中,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毕业后在深圳中国银行从事金融分析工作,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攻读财经类专业硕士,现与丈夫定居纽约。

”(这是百度百科中的介绍。

)♤福州桐仔妈G0(68627704) 9:41:54接着呢?♠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1:5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学习和从事财经专业的,但为什么,就会转行做了作家,写的书又那么畅销?我看过她那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这本书应该说是对她自己成长历程的一个回忆和总结。

有几点,很值得人思索和称赞。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2:52桐仔妈不着急,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的文章。

第一,她自小读了很多国学经典。

她说,“诗词不需要每个字都理解,只需记住它,某一天、某一个时刻、某个场景下,其意会自现。

”(这一点,我可以从她的书里找到那些原话。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3:53第二,她有一套不错的学习方法。

比如,如何一目十行?英语怎么学?物理学习思路等等。

(这些在书中都有大致的介绍。

)第三,她有非常坚韧的性格,可以说百折不挠。

我想,正是因为,自小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有好的学习方法,有好的习惯性格,才会在某一天,让她灵光一现,触类旁通,从金融行业转为职业写手,畅销作家,从而人生光彩大现。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5:26“他借给我的《诗经》没有白话注释,我读得很费劲,很多地方都读不懂,可他从不肯解释,只告诉我,诗词不需要每个字都理解,只需记住它,某一天、某一个时刻、某个场景下,其意会自现。

”我不知道这话是他的父亲告诉他的,还是他懒得解释的借口。

因为读得很辛苦无趣,所以我就不想看了,可陈劲在他无聊的神童生涯中,寻找到一个新的消遣嗜好,就是考我。

他常常随意说一句,要我对下一句;或者他诵一半,我背下一半。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6:57如果我对得出来,他的表情无所谓,一副理当如此的样子,如果我对不出来,他却会轻蔑地朝我摇头。

小孩子都有好胜心,何况是胜过一个神童,所以在他这种游戏的激励下,渐渐地我把整本《诗经》都背了下来。

”这段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原文,第七章。

记得多年前看《流星花园》,道明寺的姐姐向他们妈妈求情,让他和彬菜在一起,说了这么一句话:“他是你的儿子,他的人生还有无数的可能。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8:16我们的孩子,未来也有无数的可能。

但关键是,我们是否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把最精髓最哲理的国学经典熏印给他们,最简单最科学的学习方法教授于他们。

结识育心,颇为难得,我非常珍惜这份缘。

从而,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也格外用心。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49:263岁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好恶之分。

对于读经——这么枯燥无趣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喜欢呢?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读经的吧。

一、虚荣心。

孩子总归是孩子,他总有自己的小小虚荣心。

教材请到当天,我告诉他,这些都是传家宝经,我们全家都要好好爱惜。

并拿出大书和口袋书,告诉他,大书是他的,小书是妈妈的。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0:40因为他之前跟着佳佳姐姐读得比妈妈好,所以,佳佳姐姐就把大书奖励给他,而把小书给了妈妈。

他的眼睛一下闪亮了,满脸的骄傲。

读经时,他一脸的认真,并破天荒地自己指读。

二、讲典故。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2:25《三字经》、《弟子规》后面都有一些小典故。

有一天,我和孩子谈起老家(河南省鲁山县张良镇),我说:“你知道吗,咱们的传家宝经里就有老家张良镇的故事。

”他正在一旁看绘本,忽然地,就扔下绘本,跑到我面前,瞪大双眼,问:“在哪儿呢?”♠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3:07然后,我就问他:“你想不想听张良的故事?想不想知道老家为什么叫张良镇?”他使劲点了点头,“想。

”我拿出《三字经》,指着“亲师友,习礼仪”。

告诉他,这就是在讲张良的故事。

当然,在讲述的过程,我适时作了改编。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3:46比如,张良到桥下给老人拾鞋的一幕,我告诉他,那个桥,就是我们家附近的金水立交桥。

孩子的兴趣更浓了。

当讲到老人送给张良一本兵书,我立刻拿出准备好的《孙子兵法》,郑重地放在他面前,告诉他:“你看,这就是张良的那本兵书,跟你的一模一样。

”德学书苑楊婉珍(2498859515) 9:55:29♠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5:36我指着“高祖兴,汉业建”,告诉他,“你看,这就是说张良帮助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

”“你要不要像张良一样,成为有名的军事家?”杨老师,上午好!“要!”声音很大。

“要不要让大家都知道张良的故事?”“要!”声音更大了。

“要不要让大家都知道,你的老家就是张良镇的?”“要!”声音越来越大。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7:32“那是不是应该好好读经,像张良一样,成为有名的军事家?”♠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7:53“是!”声音很坚定。

“那我们一起拉勾盖章,每天好好读经。

”“好!”毫不犹豫伸出手指打勾。

三、触类旁通。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有无尽的探知欲。

我们家孩子非常喜欢地图拼图。

在拼的过程,我也会把“称行省,三十五”穿插着告诉他,并和他一起数,是不是三十五个省,当然,他还数不到那么多,通常数到十二就晕了。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9:59:46但是,他已经知道,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有很多的省份。

有一次,读到“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我告诉他,华就是华山,在陕西省。

他忽拉一下,就打开抽屉,拿出地图拼图,告诉我,上面有陕西省,并指给我看。

我很惊讶他的举动,这让我想到了“触类旁通”四个字。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10:01:55读完经,我和他一起兴致勃勃找华阴市在哪里,华山在哪里。

并给他讲了华山的日出,华山的松,他听得津津有味,并和我约定,把传家宝经读好,长大一起去看华山。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10:02:37四、动手能力。

读过《易经》的家人们都知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

在读《易经》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看一看这一卦的符号是怎么组成的,要他牢牢记住。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10:04:15读完经以后,我们会做游戏,比赛谁会将这一卦正确拼出来或画出来。

有时候用筷子拼,有时候用橡成泥拼,有时候用彩笔拼。

孩子忙得不亦乐乎,也玩得不亦乐乎。

在拼卦的过程中,既和孩子一起进行了亲子游戏,也教会了孩子认识各个卦符,同时学会了对比各卦的不同。

可以说,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10:06:16在没有读经之前,我们参加幼儿园的乐高积木课外班时,搭的积木可以用“烂”来形容,现在,他不仅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课业,还能自己创意搭积木。

没读经前的乐高积木。

读经后最近一次的乐高积木。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10:09:53最后,我用前两天和孩子的对话:智慧在哪里?来结束本次分享。

在引导孩子读经时,我也常常告诉孩子:“吃饭长身体,读经长智慧。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10:11:14前两天晚上睡前,我和他聊天,“读了经以后,你是不是知道了张良的故事,黄香的故事,孔融的故事,还认识了字,你是不是很开心啊?”他点点头,“是。

”“可是,妈妈,智慧在哪里呢?”我被问笑了,我指着他的小脑袋,“就在这里面啊。

”“可是,它为什么不出来?”他满脸疑惑。

♠主持人韬妈G7(260826437) 10:12:34我笑,“出来的,都是小聪明。

在里面的,才是大智慧。

我们不要小聪明,我们要大智慧。

所以,我们要继续读经,让智慧更大更多。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

”然后慢慢进入梦乡。

我陷入了沉思。

智慧在哪里?智慧,在我们育心人的心中,生生不息,永不枯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