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产科急症英文名称:Obstetric Emergency总学时:18学时(网络课时:42学时;见面课时:12学时)学分:1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5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50%,包括在线作业和考试(2次,共40%);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产科教学的延伸,其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产科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对产科危急重症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增强学生对产科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产科危急重症的理解,拓展学生在产科学方面的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传播“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理念。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其它临床学科的工作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对产科危急重症有初步的识别,并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予以进一步的充实和加强,提高其临床素养。
树立“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理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第一章、妊娠期常见急症1、早产,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妊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4、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二章、分娩期常见急症1、异常分娩,2、肩难产,3、胎儿窘迫,4、产钳与胎吸(剖宫产产钳、阴道产钳);第三章、疤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孕前和孕期保健第四章、其他产科急症1、胎心监护,2、脐带脱垂,3、羊水栓塞,4、子宫破裂。
第一章妊娠期常见急症第一节早产目的要求:一、掌握:早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包括(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二、熟悉:早产儿的概念。
三、了解:早产的病因及预测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先兆早产,早产临产,药物药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早产的诊断及预测方法。
2.重点讲解早产分娩期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
3.自行在指南网站上学习早产的新理念。
第二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分类。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的类型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
二、熟悉: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
2. 子痫的处理流程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子痫前期,子痫,硫酸镁。
二、主要教学内容: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几种学说。
2.详细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和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3.重点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和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及体征。
4.重点讲解如何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眼底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确定疾病严重程度。
5.重点讲解子痫前期治疗,详细讲解子痫的处理。
第三节妊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目的要求:一、掌握: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原则和产科处理原则。
二、熟悉:妊娠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病毒性肝炎与妊娠二者间的相互影响。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学,主动免疫,联合免疫。
二、主要教学内容:1.扼要讲解妊娠与病毒性肝炎,尤其重症肝炎二者的相互影响和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性(突出母婴传播问题)。
2.重点讲解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点和产科处理原则。
3.详细讲解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和如何进行母婴阻断。
第四节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目的要求:一、掌握: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二、熟悉:产前出血常见原因鉴别,及对母儿的危害性和及早处理的重要性。
三、了解:产前出血常见原因的病因。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底蜕膜出血,显性剥离,隐性剥离,混合型出血,子宫胎盘卒中,中央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
二、主要教学内容:1.扼要讲解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的定义、病因。
2.详细讲两者的发病机理、类型和病理生理变化。
3.重点讲解两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根据病史、体征、B型超声检查等)。
4.详细讲解产前出血的处理。
5.扼要讲解产前出血的预防及鉴别诊断。
第二章分娩期常见急症第一节异常分娩目的要求:一、掌握: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及胎位异常的常见原因和处理原则。
二、熟悉:1.异常分娩的临床表现并学会分析其主要问题,正确识别产程图。
2.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三、了解:异常分娩对母儿的影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分娩,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
二、主要教学内容:1. 产力异常:(1)重点讲解产力异常的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
(2)产力异常对母儿影响及其防治原则。
(自主学习)2. 产道异常:(1)重点讲解骨产道异常的临床分类、诊断和处理原则(2)产道异常的对母儿的影响。
(自主学习)3. 胎儿及胎位异常:(1)扼要细讲解胎位异常的原因。
(2)重点讲解臀位、横位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3)扼要讲解产力、产道与胎儿异常三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及处理。
第二节肩难产目的要求:一、掌握:肩难产的定义、临床表现和处理措施。
二、熟悉:肩难产的预测和预防。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肩难产、龟劲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肩难产的定义、临床表现。
2.重点讲解肩难产的处理措施。
3.详细讲解肩难产的预防与预测。
第三节胎儿窘迫目的要求:一、掌握:胎儿窘迫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诊断、处理原则。
二、熟悉:胎儿窘迫的防治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的意义。
三、了解:胎儿窘迫的原因、分类。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缺氧,胎心率,羊水污染。
二、主要教学内容:1.胎儿窘迫的概念、病理生理变化。
2.胎儿窘迫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3.胎儿窘迫的预防和及时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意义。
第四节产钳与胎吸(剖宫产产钳、阴道产钳)目的要求:一、掌握:产钳的种类、产钳以及胎吸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二、熟悉:产钳以及胎吸的使用方法。
三、了解:产钳以及胎吸对母儿的损伤。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产钳,胎吸。
二、主要教学内容:1.产钳的种类、产钳以及胎吸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产钳以及胎吸对母儿的损伤。
3.产钳以及胎吸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疤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孕前和孕期保健目的要求:一、掌握:疤痕子宫分娩方式的评估,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适应症、禁忌症,孕期保健的重点。
二、熟悉:疤痕子宫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VBAC、TOLAC。
二、主要教学内容:1.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适应症、禁忌症。
2.疤痕子宫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
3.疤痕子宫分娩方式的评估。
4. 孕期保健的重点。
第四章其他产科急症第一节胎心监护目的要求:一、掌握:胎心监护的分类,不同胎心减速的定义和特点。
二、熟悉:胎监的评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变异减速、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延长减速。
二、主要教学内容:1.胎心监护的分类。
2.不同胎心减速的定义和特点。
3.胎监的总体评估。
第二节脐带脱垂目的要求:一、掌握:脐带脱垂的定义、高危因素及处理措施。
二、熟悉:脐带脱垂的预测和预防。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脐带脱垂、膝胸卧位。
二、主要教学内容:1.脐带脱垂的定义、高危因素及处理措施。
2.脐带脱垂的预测和预防。
第三节羊水栓塞目的要求:一、掌握:羊水栓塞的定义、常见表现(三联征)及处理措施。
二、熟悉: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及预防。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羊水栓塞、三联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1.羊水栓塞的定义、常见表现(三联征)及处理措施。
2.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及预防。
第四节子宫破裂目的要求:一、掌握:子宫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措施。
二、熟悉: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预防。
三、了解:子宫破裂对母儿的危害。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子宫破裂、三联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1.子宫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措施。
2.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预防。
3. 子宫破裂对母儿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