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党员致富带头人事迹汇报材料辛勤走出致富路带领乡亲奔小康我叫**,今年39岁。
二十年前我还穷得叮当响,是靠辛勤打拼走上了致富路,并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创办的**县天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各级党委的帮助和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一些乡亲在我的带领下,也富了起来。
下面,我把我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
一、不认穷命,非要闯出一条致富路我出生在农民家庭。
父亲过早去世,母亲带着我们姊妹6个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
结婚后,由于丈夫家人口多,挣钱的少,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婚后第二年我又生了一对龙凤胎,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那时我常问母亲:“我们为什么这么穷”,母亲说:“这是命啊”,可我心里就是不想认这个命!1985年的一天,我听见家门口有人喊收购干贝母,每斤15块钱,我的心头一震,这里有账可算啊。
当地的湿贝母3块钱一斤,加工一斤干贝母用3斤湿贝母,如果自己加工的话,一斤干贝母用不上10块钱,卖给他们每斤可以赚6块钱。
我越想越兴奋,就立刻将这件事告诉了丈夫,打算挣这个差价。
丈夫却说“咱没本钱,你就别冒这个险了,在家好好看孩子吧”。
我没听他的,开始四处借钱,借的钱不够,就想办法让种贝母的乡亲先赊给我。
很快我就收购了300多斤鲜贝母。
我把贝母放在炕上烘干,一家人睡在地铺上。
由于屋里太干太热,弄得两个孩子总流鼻血。
我瞅着真心疼,心想:遭点罪吧,兴许这把咱家就有盼头了。
贝母加工完后,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为啥非要卖给小贩子,自己不能到外边去卖吗?于是,我搭车来到县城药材市场,一问价格20块钱一斤,比小商贩的价格还贵5块。
听了之后,我高兴得差点蹦起来,马上回家把贝母运到县城卖了,一下子挣了1000多块。
说句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这么多钱。
第一次尝到了甜头,我意识到我可能是块做买卖的料。
从这以后,**药材市场上经常出现我的身影。
一天,我在药材市场上得到了一条信息:贝母在河北安国药材市场的价格是**的三倍,我立即决定去闯一闯。
便带上100来斤贝母,和爱人一起来到安国。
到了以后才知道,这里价虽然高,但想尽快出手也不容易。
呆了几天后,火蹭蹭地上。
可我就是不服输,决定再挺两天看看。
我就不信:“别人能在这里站住脚,我就不行?”接下来的几天,我认识了几个东北老乡,联合起来与收购商抗价。
双方都打心理战,看谁先投降。
最终,我带去的100多斤贝母,还是卖上了好价钱。
这次到安国,我得到了一条重要启示,那就是搞药材必须有自己的铺面,而且要有一定规模。
于是,我拿出家中所有的钱,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一些,在龙泉镇办起了土特产收购站。
由于没有货源,我每天天不亮就起程,太阳下山后回家,挨家挨户收购药材和土特产。
有时货收多了,自行车不能骑,只能推着走,到家时已是深更半夜了。
就这样,我走遍了全县的大小村落。
由于我做生意讲信誉,几年下来,我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买卖人。
许多人开始送货上门,一些外来客商也主动找我洽谈生意,先后与梅河口药材公司、XX 县药材公司,抚顺、沈阳制药厂建立了供销业务,在上海、安国、清平、XX建立了供销网点。
我还拓展了海外市场,每年都有一批长白山纯正野山参通过我的手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到XX年,我手中的积蓄和资产已经达到100多万。
二、不光顾自己,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我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发展为女经纪人,得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关怀,得感谢党的富民政策。
从小我就向往党,最羡慕人家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经商后,在与一些买卖人的接触中,我发现有些人特别讲信誉,并且很热心,后来才知道这些人多数都是党员,这使我感到党员就是不一样,更想早日成为一名党员。
经过多次申请和党组织的考察培养,XX年我终于加入了共产党,圆了梦想。
过去做买卖就知道算自己的小九九。
入党后,看着身边一些乡亲还很困难,开始觉得不太对劲,感到应该帮帮他们。
否则,这个党入得还有啥意思。
每年春耕前,一些乡亲因没钱买种子化肥,总找我借。
这样既影响我的资金周转,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于是我想,靠这样借钱给他们不是长远办法,得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富起来。
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了辽宁凤城一个山野菜贩子。
我想,如果把满山遍野的山野菜换成钱,可为老百姓解决了大问题。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答应给这个凤城人每吨菜提100块钱,他便把我介绍给了大连港进出口贸易公司。
人家大公司根本瞧不起咱山沟的小个体户,不同意签合同。
在我左一番保质量、右一番保信誉的承诺下,才答应签订合同。
当人家把合同拿给我的时候,我一看糟了。
合同厚厚的一打,根本看不懂,只知道人家要50吨山菜。
我以前没做过这么大的生意,提出要找明白人研究研究。
人家根本不给时间,要签马上签,不签拉倒。
当时我这心就悬了起来。
签,有两种结果:一是乡亲们和我都能挣到钱;二是上当受骗,既破产又落埋怨。
不签,就一个结果:我大不了少挣几个,但乡亲们却失去一个大好机会。
对方急着问我签不签。
我当时不知从哪来了那么一股劲,一咬牙,签。
合同签回来后,乡亲们奔走相告,迅速传遍全镇和周边乡村。
开采后,每天有1000多人上山采山菜。
每当太阳落山,看着乡亲们背着背筐,扛着麻袋,大包小裹地满载而归,我心里也像喝了蜜一样,暗自庆幸签了这个合同,为家乡父老做了一件好事。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每位上山采菜的乡亲都可以挣1000多块钱。
一些乡亲高兴地说:“今年这个春天可好过多了”。
90年代初,人参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参农手中积压了大量的人参。
特别是一些贷款种参户,因还不上贷款,急得团团转。
那时,我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电话询问行情,一些乡亲甚至央求我,让我尽快去抓货。
看到这种情况我也很焦急,心里不停地盘算,参农现在是分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如果我把这些参集中起来,成为大堆货,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增强。
就是参价再跌下去,一个参农如果赔1万,可能倾家,我赔10万还不致于荡产。
在这关键时刻,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没有理由不站出来。
我决定动用手中全部资金大量收购乡亲手中的人参。
听到这个决定,乡亲们都为我捏了一把汗,好多人坚持不要现钱,告诉我:“**,你拿去就是,什么时候卖了,再给钱”。
我将收购来的几十吨人参全部加工成保鲜参、红参、糖参等耐储藏的品种,贮藏在仓库中。
从此,这几十吨人参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我身上,弄得我整天提心吊胆。
我开始没日没夜地到全国各地跑销售,蹲票房子、住澡堂子,哪便宜住哪,啥便宜吃啥。
有时为了联系一个客户,车上轱辘几夜不说,为了1斤人参多卖上几毛钱,还要费尽心机地与客户讨价还价。
几十吨货就这样一点一点卖了出去,最后我一算,不但乡亲们没赔着,我也赚了点钱。
三、不满足现状,富而思进求发展经过几年天南海北的奔波,我经营的项目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挣的钱也算够过了,下半生包括晚辈差不多也够用了。
但我一细琢磨,这几年是没少挣钱,但自己挣的都是小钱,大钱都让那些搞深加工的老板挣去了。
我越想心里越不得劲,不行,我得创办自己的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
XX年春,县委提出“生态立县、科教兴县、特色富县”的发展思路,这更帮我定下了决心。
我乘势创办了龙泉天然山菜果仁加工厂,注册了“宇泉”牌商标。
没想到企业刚一生产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山菜放到水里不久就变黑,怎么也找不到原因,急得我火往上冒,满嘴起大泡。
无奈只得请来专家,经化验后得知,是因水含铁量过高所致。
我又重新选择水源,打了46米深的深水井,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经过一年的运行,我发现加工厂对外没有影响力,加上增值税等方面的限制,不利于企业发展,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加工厂变成公司制经营。
可是,成立公司的条件要比成立加工厂严格的多,不仅需要一定数额的注册资金,还需要固定的经营场所等条件。
当时,我手里的可支配资金仅有30来万,既不够公司的注册资金,也不够盖厂房的钱,办成这个公司还得100来万。
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龙泉镇党委主动找到了我,将绿色林药公司700多平方米的楼房租赁给我,解决了经营场所问题。
我又用信誉做担保,从亲友那借了20万元。
XX年7月,用5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了**县天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山野菜、食用菌、果仁、参茸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长白山天然绿色产品,我也随之变成了总经理。
当老板听起来挺牛,干起来可真不容易。
XX年1月,为了向长春发一批山菜和人参,我和公司员工连续加了一个星期的夜班。
1月9日,我工作到凌晨3点,带着一车山菜、一车人参上路了。
在车上我就总感觉眼前发黑,浑身无力。
到长春交了货,踉踉跄跄进到一个小旅馆,一头扎在床上昏睡过去。
到了早晨六点钟,我感觉浑身发热,胸口发闷,直冒虚汗,特别想喝凉水。
我来到一个商店,问有没有冰镇的矿泉水。
商店老板一下子造愣了,瞪着眼说:“现在是冬天,哪有喝冰镇水的”。
我买了一瓶矿泉水边走边喝,突然感觉胃里有东西往上返,吐到地上一看,是一口鲜血。
后来检查,大夫说是劳累过度。
就这样,我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经营着公司,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公司创办当年销售额就达200万元,实现利税20余万元。
XX年,“宇泉”牌产品被命名为“吉林省省优产品”;XX年,又被命名为荣获第五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食品类名牌产品,我的企业被授予“吉林省乡镇名优企业”称号。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
今年,我将公司再次进行了扩建。
如今,公司占地达1万多平方米,拥有厂房、办公楼、地下储存室、冷冻库3400平方米。
每年生产包装精美的保鲜山野菜、果仁、食用菌、人参系列产品200多吨,出口日本的腌制山野菜300多吨,出口韩国的山野菜干近100吨,产值200万元,实现利税30余万元。
公司长期聘用农民38人,季节性用人81人,山野菜采集时节,光**县就有1万多人到我这卖山菜,周边地区也有6000多人。
在与许多客户洽谈业务时,人家说的我听不懂,人家用的词咱不会用,感到自己的素质与人家比有很大差距。
要缩短差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XX年6月,我参加了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吉林农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函授班,现在已取得专科学历。
同时,我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现在已经能用简单的口语和外商对话,可以用微机熟练处理公司文件。
作为一名党员,我力所能及地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组织上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
我相继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省创业先锋”、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XX年12月,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我代表吉林省巾帼致富带头人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我的情况就汇报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