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苗木培育生物学

苗木培育生物学

第4章苗木培育生物学Chapter 4 Biology of Nursery Stock Growing苗木是在苗圃中培育的、具有完整根系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完整茎干的造林或园林绿化用木本植物材料。

无论年龄大小,只要还在苗圃中培育,就是苗木。

苗木是造林和园林绿化最主要的植物材料。

苗圃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苗木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

4.1 幼苗形态Young Seedling Morphology幼苗是指由种子繁殖而来的实生苗的早期阶段。

4.1.1 幼苗的子叶(1) 子叶的数目(2) 子叶的大小(3) 子叶的形状(4) 子叶的表面及颜色(5) 子叶的寿命4.1.2 初生叶和退化的初生叶从初生叶的形状到正常叶的形状,通常都经过一系列中间类型。

当鉴别幼苗时,了解中间类型的特征,是有一定意义的。

此外,初生叶的形状、大小、叶缘的特征和复合的程度、颜色和毛状物等,都是鉴定幼苗时的重要根据。

4.1.3 下胚轴和上胚轴子叶的下轴为下胚轴,子叶的上轴为上胚轴。

下胚轴与主根相连,交接处为根颈。

上胚轴与幼茎相接,在交接处发出第一片或第一对初生叶或初生不育叶。

上胚轴和下胚轴的长度、粗度、颜色和附着物都是比较固定的,可用作幼苗鉴定的特征。

4.2 苗木生长类型与时期Patterns and Stages of Nursery Stock Increment苗木生长类型与生长时期,与苗木培育措施的正常选用具有密切的关系。

实际育苗生产中,必须根据生长类型的不同和生长时期的不同,采取相应适宜的育苗技术措施。

4.2.1 苗木高生长苗木生长类型主要指苗木的高生长类型。

根据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苗木的高生长类型分为两大类,即春季生长型和全期生长型。

(1) 春季生长型春季生长型(Preformed Growth, Predetermined Growth)又可称前期生长型。

这类苗木的高生长期及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北方地区只有1~2个月,南方地区为1~3个月,而且每个生长季只生长1次。

一般到5~6月份前后高生长即结束(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的樟子松苗,6月中旬结束)。

一般由种胚中及顶芽或侧芽内已经存在的特殊结构生长而来。

春季生长型苗木有时出现二次生长现象,生长的部分当年秋季不能充分木质化,不耐低温、春旱,经过寒冬和春季干旱,死亡率很高。

如油松、红松、樟子松和核桃等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产生二次生长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3点:一是母树遗传因素的影响;二是秋季气温高,圃地氮肥过多,或土壤水分多;三是秋季强日照时间长,如红松苗如果秋季强日照超过14小时,即出现二次生长。

对春季生长型苗木,为了促进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春季必须在速生前期及时进行追肥,及时灌溉和中耕。

为了防止二次生长,速生期后要适时停止灌溉和施氮肥。

(2) 全期生长型全期生长型(Neoformed Growth, Free Growth)是苗木高生长期持续在全生长季节的树种。

这种生长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控制,没有预先形成的特殊结构。

北方树种的生长期为3~6个月,南方树种的生长期可达6~8个月,有的达9个月以上(热带地区除外)。

全期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持续在全生长季节中,树叶生长和新生枝条的木质化都是边生长边进行,到秋季达到充分木质化。

这类苗木的高生长在年生长周期中一般要出现1~2次生长暂缓期,即出现高生长速度明显缓慢、生长量锐减、甚至生长停滞的状态。

这个时期是根系的速生高峰期。

苗木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方向始终是保证重点生长部位。

幼苗期前期根系生长比高生长快,到幼苗期后期高生长速度逐渐超过根系而进入速生期。

高生长量出现第一个速生高峰时,苗木已达枝叶繁茂,地上部分的营养器官发达,是需要水、肥量最多的时期,而这时根系生长较缓慢,与地上部分的形态和生理上都不协调。

并且地上部分发达的枝叶所制造大量碳水化合物输送到根部,促进了根系加速生长,因而根系生长速度又加快。

另外,高生长速生暂缓期的气温高、光照强,不利于苗木高生长;而土温较气温低,适于根系生长,土壤水分也较充足,所以一般根系速生高峰是出现在高生长暂缓期内。

待根系速生高峰过后,高生长又出现第二次速生高峰期。

(3) 高生长类型的表现4.2.2 苗木直径生长苗木的直径生长高峰与高生长高峰也是交错进行的。

直径生长也有生长暂缓期。

夏秋两季的直径生长高峰都在高生长高峰之后。

秋季直径生长停止期也晚于高生长,这是很多树种的共同规律。

4.2.3 苗木根系生长根系生长在一年中有数次生长高峰。

根系生长高峰是与高生长高峰交错的。

夏、秋两季根的生长高峰都在高生长高峰之后。

根系生长的停止期也比高生长停止期晚。

在北京观测小叶杨播种苗根,秋季生长停止期在10月下旬,约比高生长晚5~6周。

在一年中有4次生长高峰(图4-1)。

根系生长高峰期与径生长高峰期接近或同时。

根系生长量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

根系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除了温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外,有的树种苗木还要求通气条件。

落叶松和松属苗木对土壤通气条件较敏感。

4.2.4 播种苗的年生长(1) 出苗期从播种开始到幼苗出土、地上部分出现真叶(针叶树种壳脱落或针叶刚展开),地下部分长出侧根以前的阶段为出苗期。

本期长短因树种、催芽方法、土壤条件、气象条件、播种方式、播种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树种需要10~20天,发芽慢的树种需要40~50天。

出苗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种子生长发育成幼苗,阔叶树子叶出现(子叶留土的树种真叶未展开);针叶树子叶出土、种皮未脱落、尚无初生叶;地下部分尚无侧根、生长较快;地上部分生长较慢;幼苗靠种子贮存的养分生长,还没有自身制造营养物质的能力,苗木抗性较弱。

(2) 幼苗期幼苗期是指从地上部长出第一片真叶、地下部分出现侧根,到幼苗开始高生长的一段时期。

本期长短因树种不同有所差异,一般3~8周。

幼苗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部分长出侧根,开始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树叶数量不断增长,叶面积逐渐扩大;前期幼苗高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速度快,长出多级侧根;后期主要吸收根系长达l0 cm以上,地上部分生长速度由慢变快;幼苗个体明显增大,对水分、养分要求增多。

(3) 速生期速生期是苗木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在正常条件下,从苗木高生长加快到高生长减慢之间的时期。

本期长短因树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北京春播树种的苗木,速生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约3个月。

速生期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

速生期的生长发育特点:苗木生物量增长迅速加快,达最大值;叶量增多,单叶增大。

苗木的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根系生长量达到全年生长量的60%以上,形成发达的根系和营养器官。

速生树种在这个时期有侧枝长出,苗木根系生长幅度较大。

(4) 苗木木质化期苗木木质化期是指苗木的地上、地下部分充分木质化,进入越冬休眠的时期。

从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下降开始,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停止为止。

木质化期的生长发育特点:苗木高生长速度迅速下降,不久高生长便停止,形成顶芽;直径和根系继续生长并可出现一个小的生长高峰,继而停止;苗木含水量逐渐下降,干物质逐渐增加;苗木地上、地下部分完全木质化,苗木对低温和干旱抗性增强,落叶树种树叶脱落,进入休眠期。

4.2.5 留床苗的年生长在前一年育苗地上继续培育的苗木(包括播种苗、营养繁殖苗等)为留床苗。

留床苗的年生长一般分为3个时期,即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

与1年生播种苗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出苗期,并且表现出前期生长型和全期生长型的特点。

(1) 生长初期生长初期是从冬芽膨大时开始,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为止。

生长特点:苗木高生长较缓慢,根系生长较快。

春季生长型苗木生长初期的持续期很短,约2~3周;全期生长型苗木历时1~2个月。

(2) 速生期速生期是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开始,全期生长型苗木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为止,春季生长型苗木到苗木直径生长速生高峰过后为止。

本期是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量占其全年生长量最大的时期。

但两种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期相差悬殊。

春季生长型苗木高生长速生期的结束期到5、6月份。

其持续期北方树种一般为3~6周左右,南方树种为1~2个月左右。

春季生长型苗木速生期的高生长量占全年的90%以上。

高生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以后,不久苗木高生长即停止。

从此以后主要是树叶生长,叶面积扩大、叶量增加,新生的幼嫩枝条逐渐木质化,苗木在夏季出现冬芽。

高生长停止后,直径和根系还在继续生长,生长旺盛期(高峰)约在高生长停止后1~2个月左右。

全期生长型苗木速生期的结束期,北方在8月至9月初;南方到9月乃至10月才结束。

其持续期,北方树种为1.5~2.5个月左右,南方树种约3~4个月。

高生长在速生期中有2个生长高峰,少数出现3个生长高峰。

(3) 苗木木质化期苗木木质化期是从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开始(春季生长型苗木从直径速生高峰过后开始),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都结束时为止。

两种生长型的留床苗木质化期的生长特点也有不同。

春季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在速生期的前期已结束,形成顶芽;到木质化期只是直径和根系生长,且生长量较大。

而全期生长型苗木,高生长在木质化期还有较短的生长期,而后出现顶芽;直径和根系在木质化期各有1个小的生长高峰,但生长量不大。

木质化期的生理代谢过程,与1年生播种苗的木质化期相同。

4.2.6 移植苗的年生长在苗圃内经过移栽而继续培育的苗木为移植苗,一般分为成活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木质化期(生长后期)。

与1年生播种苗及留床苗最大的区别,是有一个成活期(缓苗期)。

注意保证成活后,其他与留床苗相同。

(1) 成活期成活期是从移植时开始,到苗木地上部开始生长,地下部根系恢复吸收功能为止。

苗木根系被剪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须根被切掉一部分,降低了苗木吸收水分与无机养分的能力,因此,移植后要经过缓苗期。

由于株行距加大,改善了光照条件,营养面积扩大了,未切断的根很快恢复了功能,被切断的根在切伤面形成愈伤组织,从愈伤组织及其附近萌发许多新根,因而移植苗的径生长量加大。

成活期的持续期一般约10~30天。

(2) 生长初期生长初期是从地上开始生长,地下长出新根时开始,直至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为止。

地上部生长缓慢,到后期逐渐变快。

根系继续生长,从根的愈伤组织生出新根。

两种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期表现同留床苗。

(3) 速生期速生期的起止期同留床苗,但出现期较迟。

地上与地下的生长特点与留床苗的速生期一样。

全期生长型苗木在速生期中的生长暂缓现象,移植苗有时比留床苗出现的晚。

(4) 苗木木质化期苗木木质化期的起止期和苗木生长特点都可参照留床苗的有关内容。

4.2.7 扦插苗和嫁接苗的年生长扦插苗的年生长周期可分为成活期、幼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木质化期4个时期。

埋条苗的年生长过程与扦插苗基本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