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技术监督检查大纲

2016年技术监督检查大纲

2.9
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活动正常并有记录,定期编制月报上报调度
2.10
数字式故障录波器应具备故障数据信息上传功能,有专用联网通道并有维护制度
2.11
发电厂涉网设备应配置统一的时间同步装置,主时钟应采用双机冗余配置(采用以北斗卫星对时为主、GPS对时为辅的单向授时方式)。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和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应经时间同步装置对时;升压站是否配置时间同步装置,继电保护设备卫星同步对时是否正确。
3.2
开断电流是否满足要求
3.3
新投运设备交接试验完整性和合格判据检查
3.4
预防性试验是否按规程执行
3.5
是否定期进行SF6微水测量和检漏,微水在线监测装置(如有)是否可靠。
3.6
是否作断口并联电容器测试
3.7
合闸电阻值和投入时间测试
3.8
导电回路电阻测试
3.9
断路器分合闸时间和速度测试
3.10
断路器分合闸的同期性测试
7
防雷和接地装置
7.1
全厂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规程要求:<2000/IΩ(I为单相短路接地电流,有调度部门提供),或<0.5Ω.
7.2
定期(时间间隔应不大于5年)通过开挖抽查等手段确定接地网的腐蚀情况,铜质材料接地体的接地网不必定期开挖检查。若接地网接地阻抗或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测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怀疑接地网被严重腐蚀时,应进行开挖检查。如发现接地网腐蚀较为严重,应及时进行处理.
4.14
是否开展支柱绝缘子的超声探伤检测。是否对新安装的隔离开关的中间法兰和根部进行无损探伤。对运行10年以上的隔离开关,每5年需对中间法兰和根部进行无损探伤。
5
氧化锌避雷器
5.1
额定电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2
持续运行电压是否符合工况
5.3
新投运氧化锌避雷器交接试验完整性和合格判据检查
5.4
预防性试验是否按规程执行
3.19
端子箱防潮防污状况检查
3.20
辅接点是否定期检查动作可靠
3.21
GIS是否开展带电检漏、带电局放检测等工作
4
隔离开关
4.1
额定电流是否符合实际工况
4.2
动热稳定电流是否符合工况
4.3
新投运设备交接试验完整性和合格判据检查
4.4
预防性试验是否按规程执行
4.5
操动机构检修后操作灵活、触头位置到位、闭锁可靠
2.6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如何控制,措施如何。运行机在停机状态时,氢气的湿度和补气纯度是否控制,漏氢率是否满足要求。
2.7
定子内冷水是否定期对定子线棒进行反冲洗,水质是否有控制控制方式,如何是否开展定冷水流量试验。
2.8
保护和测量装置是否正常投入;功能是否良好。
2.9
冷却系统、油系统及其他主要部件是否存在缺陷。
1.22
变压器分接开关是否长时间不动,在小修时有没有动过,带电滤油装置是否定期启动,分接开关能否按规定进行检修。切换油室是否进行油样微水分析。
1.23
变压器风扇及冷却器是否定期冲洗,其供电设备是否可靠。
1.24
潜油泵是否为低速油泵,其轴承为何级别,有无异常高温、震动、异声等现象。
1.25
变压器(电抗器)高压套管、储油柜油位计能否看清,油位、油色是否正常。
2016年江苏省发电企业
技术监督检查大纲
(煤机版)
江苏能源监管办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三月
目录
一、绝缘专业2
二、继电保护8
三、电能质量(包括励磁系统)18
四、电测专业21
五、热控专业23
六、金属专业28
七、环保专业35
八、化学专业38
九、锅炉专业42
十、汽机专业49
十一、节能专业52
一、
2.6
各厂站网控、保护室、电缆层是否有禁止无线通话设备的标志
2.7
保护屏、压板、光字牌名称符合规范;术语、压板、把手、屏正面继电器标示清晰,均应设置恰当的标识,方便辨识和运行维护;电缆铭牌标示清晰;封堵严密整洁;装置压板、切换开关的投退情况是否符合调度命令和现场运行规程的规定。
2.8
二次回路的端子、连片外观是否良好;接线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各端子箱门密封是否严紧,封堵严密;是否有防潮措施并做到逢停必扫,加热、除湿装置运行是否正常;有无积灰、积水和严重锈蚀情况。
1.4
是否有设备事故记录,重大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故障设备解体情况。
1.5
是否带缺陷或曾带缺陷运行,处理对策或处理方法效果是什么。
1.6
最近一个检修周期是何时,检修原因和项目是什么,检修发现和处理了那些问题,检修前后设备运行情况是否有异常。
1.7
近二次预防性电气试验(具体项目见DL/T 596-1996)是否有异常,异常数据分析、比较及审核意见如何(对于新设备只有一次预防性试验数据的,应与交接试验数据进行比较)。
1.8
近二次油色谱试验(包括产气率),有异常指标是否分析、跟踪,是否满足周期要求。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运行是否正常(如有)。
1.9
何时进行过油中糠醛的测试,对固体绝缘的老化趋势有没有判断。
1.10
对于220kV以上设备,每年在夏季前后是否各进行一次精确红外检测,有无异常发现及处理情况。
1.11
本体、套管、冷却器等有无破损裂纹、渗漏,有几处,有否在停电或停泵状态下检查。
5.5
直流1mA参考电压(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
每年雷季前
5.6
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电流值按工厂规定或6mA)
每年雷季前
5.7
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阻性电流测试
5.8
在线全电流监视器情况检查,避雷器计数器动作情况记录和分析情况,是否有三相动作不一致情况未分析,避雷器有无加装屏蔽环。
1.12
如果有油气胶纸型套管,电容量是否有阶跃性变化。
1.13
设备运行中是否有异常声响,是否进行过振动或噪音测试。
1.14
是否更换或补充过油,工艺是否满足要求。
1.15
运行年限超过15年的储油柜胶囊和隔膜是否按时更换。
1.16
主变避雷器计数器动作情况记录怎样。
1.17
变压器是否进行过绕组变形测试(低压短路阻抗或频率响应试验),数据是否有比较。
4.6
外观和防锈蚀检查
4.7
检修润滑脂是否采用二硫化钼锂基脂
4.8
操动机构是否有多重防雨设施
4.9
导电回路电阻测量
<1.5倍出厂值
4.10
二次回路绝缘电阻
4.11
二次回路交流耐压试验
4.12
最低操动电压测量
4.13
是否定期和用电高峰前作发热红外检测工作,隔离开关有无接触不良、造成温度较其余相较高的情况,措施如何。
2.12
在运行线路保护上进行保护定值修改前,应认真考虑防止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有效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2.13
系统发生事故保护装置动作后,是否有详细的事故记录
2.1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外观是否正常(包括装置告警等信号灯、运行等指示灯、液晶显示及信息报文等是否正常)。
1.26
强油循环变压器冷却装置是否能根据顶层油温或负荷变化自动投入或退出;冷却系统是否有两个独立电源并能自动切换;是否定期进行自动切换试验,并做切换记录。
1.27
对于水冷却系统,是什么结构,对于单铜管系统,应注意保持油压大于水压。有无监视措施。
1.28
变压器(电抗器)净油器是否正常投入,呼吸器运行及维护是否良好,矽胶筒上部是否漏气。
7.3
高压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是否完善
8
绝缘监督管理
8.1
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和标准、设备台帐等档案管理完善及时,预试率、缺陷消除率、检定率合格。
8.2
异常情况处理有分析记录报告并及时上报技术监督单位,总结(报表)按时完成,预警通知单闭环良好。
8.3
绝缘监督网络活动开展良好,参加上级网络活动情况良好。全省网络年度专业技术监督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2
大、小修是否超周期,检修报告(记录)是否完整规范。
2.3
发电机进相能力是否考核过,是否给出整定范围和限制曲线,是否定期校核,低励是否可靠。
2.4
发电机转子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现象,交流阻抗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2.5
运行中各部位的温度或温升是否有异常情况。定子线棒层间和出水温度的最大温差,是否有分析结果。
2
运行管理
2.1
继保现场运规编制情况
2.2
保护规范名称列入现场运规,与调度下发标准名称一致
2.3
现场应有完善的缺陷管理制度,缺陷定义准确,消缺及时并有完整的记录
2.4
根据运行设备的缺陷记录、校验参数对比,运行期限及相关规定,制定继电保护技术改造计划并落实实施
2.5
保护室温湿度应满足保护装置运行要求,并将管理制度列入现场运规
6.4
污染源情况,污秽性质
6.5
日常巡视记录,外绝缘表面是否存在爬电现象。
6.6
历年污闪记录
6.7
每年是否制定清扫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绝缘子清扫
6.8
RTV涂料是否通过入网抽样检测。
6.9
硅橡胶伞裙套、合成绝缘子、其他硅橡胶设备的憎水性试验开展情况及老化程度。
6.10
110kV及以上悬式绝缘子是否按周期进行零值检测
2.10
发电机无功有无波动情况,转子电流有无波动情况。
2.11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反措制定是否符合机组实际,端部模态试验是否合格,端部是否存在磨粉现象。
2.12
集电环碳刷更换有无记录,有无打火,大轴两端有无油污,接地碳刷有无打火(或铜辫磨损是否严重),轴电压是否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