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店礼貌礼节培训PPT

酒店礼貌礼节培训PPT


三、礼貌
礼貌修养表现酒店的管理水平、礼貌修养是服务员本身素质的具体体现、
良好的礼貌修养能满足宾客的心理需求、良好的礼貌修养可弥补工作
中的不足。
(一)礼貌礼节的实施原则
• • • • • 尊重宾客习惯 不卑不亢 不与客人过分亲密 不过分繁琐、过分殷勤 一视同仁,区别对待
(二)怎样才能做到礼貌服务
文星商品:客房位臵、周围环境、供应物品, 以及价位等。
投诉原因
• 由于员工在乘坐电梯时,忽视客人的存在,不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必要 的电梯礼仪,以致引起客人的不快。为此,我们对使用客用电梯的事项和 有关礼仪应加以注意和遵守,因为员工按错楼层,客人可以理解,但忽视 或不礼貌对待客人,必定会引起客人不满。 因工作需要使用电梯时,应礼貌向电梯内的客人问好,并按位电梯按钮, 让客人进出电梯。 当电梯内客人较多时,应等候下一趟,而不能和客人争抢电梯。
搭乘电梯案例
一天,一位客人从楼层乘坐酒店电梯准备下到大堂,当电梯行至酒店
行政办公楼层时,走进两位着酒店制服的员工,两位员工边聊边随手按了
下电梯按钮,但员工随即发现错按了五楼,而且员工生日会通常在三楼或 二楼举办,于是员工改按了三楼的按钮,当到达三楼,电梯门打开后,员 工发现三楼好像没有来参加生日会的人,那生日会应该是在二楼举办,于 是员工又按了二楼,员工的行为引起了一同乘坐电梯的客人的不快,当电 梯到达大堂后,客人向大堂经理投诉,认为员工不应该乘坐客用电梯,且 员工乱按电梯完全没有考虑客人的感受。
伸出右手,手掌与地面呈垂直状态; 然后五指并用,稍许一握,时间以3秒钟左右为宜; 此时需双眼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与他人握手时,手应该是洁净的,切不可带着手套与人握手。
(一)握手礼节
握手要注意先后顺序
一般是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女士先伸手。客人、年 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手。 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最有礼貌的顺序 应该是: • 先上级后下级; • 先长辈后晚辈, • 先主人后客人; • 先女士后男士。
祝贺用语 -祝您生日快乐! -祝您新春愉快!
致歉用语 -很抱歉先生,为了您的安全, -我们需要核对一下您的身份证。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实在对不起!
问询客人是否需要做卫生时
• 您好:XX先生,小姐,请问现在方便为您清理房间吗?如果客人不需要,
对不起打扰您了,方便清理时请拔打前台电话“888”或者挂“请即打扫房 间”牌,我们将及时过来给您清理。
6、态度认真(过失往往是由于准备、思考不充分而引起的,如有难以把握 的地方应对其再次确认检查)。
七、赢得上级信赖
1、把握上、下级的关系 酒店的正常运转是通过上传下达、令行禁止维持的,上下级要保持正 常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不明之处应听从上级指示 在工作中如遇到不能处理、难以判断的事情,应主动向上级汇报听从 指示。
XX先生、小姐,请问您今是继续住呢,还是要退房,如果续住可提
醒客人有空到前台续房费,退房提醒客人退房时间是最晚在1点前, 超过1点电脑是自动续费的。
四、礼节
• 握手礼节
• 鞠躬礼节
• 引路
• 搭乘电梯
在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很常有的一种礼节,也是国际通行 的礼仪。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 用。 标准的握手姿势是:
• 9、走路时-切勿太慢/太快/奔跑或摆动太大而引起客人注意;
不可视而不见,让客人知道你尽快为他服务。
(三)基本礼貌行为
(四)酒店语言的基本要求
说话要有尊称,声调要平稳。 说话要文雅、简练、明确、不含糊、不罗嗦。 说话要委婉、热情、不要生硬、冰冷。 尤其是解释语,态度更要热情。 讲究语言艺术,说话力求语言完整,合乎语法。
回收。
(三)走姿
在走廊、楼梯、电梯间
–走路时,要舒展肩背,不要弯腰、驼背。 –有急事也不要跑步,可快步行走。 –按照右侧通行的原则,如在反方行走遇到迎面来人时, 应主动让路。 –遇到客人找不到想要去的部门时,应主动为其指路。 –在电梯内为客人提供正确引导。
(四) 蹲姿
•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 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向下。
• 男职员应两脚分开,比肩略窄,双手合起放在 背后; • 女职员应双脚并拢,脚尖分呈V字型,双手合 起放于腹前。
(二) 坐姿
• 轻轻入座,至少坐满椅子的2/3,后背轻靠椅背,双 膝自然并拢(男性可略分开)。
• 对坐谈话时,身体稍向前倾,表示尊重和谦虚。
• 如果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腿向


礼节20字诀:
停下脚步,面带微笑,注视对方,鞠躬到位, 说问候语
五、电话礼仪
(一)接电话
1、及时,三声内要接听 2、微笑 3、标准用语:您好!文星连锁酒店,请问有什么可以 帮到您? 4、声音大小适中 5、准备好纸、笔 6、让对方先挂筒
(二) 打电话
• • • • 1、准备提纲 2、简明扼要 3、微笑 4、标准用语:您好!我是文星连锁酒店客房服务员,请 问。。。
• • • • • • • • •
1、微笑,与客人保持眼光接触; 2、主动向客人问好,尽量称呼客人的姓氏; 3、主动让路、让位给客人,请客人先行; 4、三人以上对话,须用相互都能听懂的语言; 5、不可询问客人私人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 6、复述客人要求; 7、不能满足或不明白客人时必须立即道歉, 同时给客人一个解决的建议可主动 协助联系解决;绝对不可以将客人当成皮球! 8、在工作岗位时精神饱满,不可聊天,吃东西;随时留意客人是否需要服务; 10、和客人应对时-站在客人面前约一手臂距离,注意力集中,耐心聆听; 不可作忙碌状;不可在客人背后突然说话; 如遇另一客人有事,应点头微笑示意;
指甲油;经常保持清洁,除手表外,不允许佩戴任何手饰。 衣服:清洁、无油污,工牌配戴于左胸; 长衣袖、裤管不能卷起,饰物不得露出制服外。
二、仪态
• • • • • 站姿 坐姿 走姿 蹲姿 微笑
(一)站姿
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肩平,双臂自然 下垂,收腹,双腿并拢直立,脚尖分呈V字型, 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
征询用语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请问您还有其他需要吗? -您觉得这个怎么样? -这里有…您想要哪一种? -您是不是先看一下房间? -您不介意我来帮助您吧!
应答用语 -请稍等! -好的,没问题! -好的,我马上过来! -这是我的荣幸!不客气!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赞赏用语 -感谢您的理解! 谢谢您的宝贵意见!
• 研讨:如何拾起地上的书?
(五)微笑
•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 魅力。在面对客户、宾客及同仁时,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 研讨:露几颗牙齿?
微笑
• • • • • • 要面带微笑,和颜悦色,给人以亲切感;不能面孔冷漠,表情呆板,给客人以不受欢 迎感。 要聚精会神,注意倾听,给人以受尊重之感;不要没精打采或漫不经心,给客人以不 受重视感。 要坦诚待客,不卑不亢,给人以真诚感,不要诚惶诚恐,唯唯诺诺,给人以虚伪感。 要沉着稳重,给人以镇定感;不要慌手慌脚,给客人以毛躁感。 要神色坦然,轻松、自信,给人以宽慰感;不要双眉紧锁,满面愁云,给客人以负重 感。 不要带有厌烦、僵硬、愤怒的表情,也不要扭捏作 态,做鬼脸、吐舌、眨眼,给客人以不受敬重感。
• 做完房间时,说:房间已经为您打扫好了,请问还有什么需要为您服务的
吗? • 如果客人有什么需求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对不起,请您稍等,我帮您查询
后马上打电话告诉您,好吗?
如客人需要清理房间你正在清理其他房间或 者抢房时:
• 好的,马上为您清理。 • 如果客人出去回来后房间仍未清理时,对不起,请问现在方便为您清 理吗?出门时:XX先生、小姐,您的卫生已经清理好了,以后如果您
六、赢得同事尊重
1、遵时守约(一个不遵时守约的人,往往不被他人所信任)。
2、尊重上级和老同事(与上级和老同事讲话应有分寸,不可过分随意)。
3、公私分明(上班时严禁私人电话,不可将公共财物据为已有或带回家)。 4、加强沟通、交流(工作积极主动,同事间互通有无、相互配合)。
5、不回避责任(犯错主动承认,积极改正,不可回避、推诿)。
需要早一点打扫房间时,可以打电话到前台或挂“请即打扫”牌,我
们将及时为您清理房间。
客人要求送东西,送进房间时: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这是你要的物品,谢谢你的等候。
正在清理房间时客人回来了怎么说
先生、小姐,您好,我正在为你打扫房间,为了你的安全可以出示下 你的房卡吗?核实后说:谢谢,我帮您插卡取电。
前台通知查房态时,房间有人时:
礼节和礼貌
——主讲人:陈琪锋
– 礼貌:指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
友好的行为,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人们的道德品质, 体现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礼貌是一个人接人待 物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是通过仪容、仪表、仪态 及语言和动作来体现的。
–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交际场合中互相
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 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体现,如:点头、致意、 握手等都属礼节的各种形式。主要包括问候礼、称
与宾客讲话要注意举止表情。
A、“五声十字”:

五声:宾客来到时有迎客声;
遇到客人时有称呼声;
受人帮助时有致谢声; 麻烦客人时有致歉声; 宾客离店时有送客声。 十字:“对不起、您好、请、谢谢,再见”
B、称 呼 用 语: 先生、小姐、女士;
C、问 候 用 语: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D、间接称谓语: 您的朋友,这位先生; E、征 询 语: …好吗?、麻烦您…、可不可以…; F、婉转推托语: 不好意思、您看…;
• 在楼梯间引路时
⑴让客人走在正方向(右侧),自己走在左侧 ⑵遇拐弯或有楼梯台阶的地方应使用手势,并提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