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篇尊老爱亲事迹材料

3篇尊老爱亲事迹材料

3篇尊老爱亲事迹材料19xx年1月到XX镇敬老院工作时,XX还不满22岁,如何照顾老人她也没有经验,面临的困难非常多,但是她凭着爱心和恒心坚持下来。

老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数没有成家或中年丧偶丧子,孤独生活惯了,难以融入敬老院这个大家庭,XX尝尽了服务工作的酸甜苦辣。

XX时刻记挂着老人们,从来没有节假日,不到外地闲逛,什么活计都干。

平时不管工作怎么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了解每个老人的历史,从交谈中掌握老人的思想动态,并一一记录下来。

每当天气变冷,她会及时提醒老人多加衣服;每当老人身体不适,她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端水递药;每当老人外出时,她会嘱咐老人注意安全、早去早回;每当老人遇到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她会想尽办法、耐心开导,使老人开心释怀。

这些年来,XX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开垦敬老院的1亩多空闲土地种植蔬菜,长期养猪、养鸡,做到了小菜自给自足、每餐有荤有素,每年生产的小菜价值4000多元,25年来共出栏猪200多头、鸡1000多只,每年节省开支近万元。

通过XX无怨无悔的付出,老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馨。

20xx年11月6日,患老年痴呆症的XX外出到了傍晚还没有返回敬老院,XX将还在吃奶的五个月大孩子塞给邻居后就到周围去寻找,经过两个多小时才在山林里找到XX,原来老人摔伤了腿还迷路了。

XX背起老人摸黑赶回院里,自己花钱买来药膏帮老人擦腿、买来针水给老人消炎,又从家里带来好吃的东西给老人滋补身子。

在XX的精心照料下XX很快就康复了,老人经常跟别人讲:“要不是我XX,我早就做孤魂野鬼了。

”后来,XX还促成XX与高兴才两位孤身老人的黄昏恋。

XX镇敬老院里的陈国礼老人常说:“XX啊,就是我们的亲生女儿!”院里的XX头摔伤、XX患肝癌、XX得哮喘病、XX身体差,无论哪个老人跌倒损伤还是生病,XX都当作大事情,经常端水送药、送饭送菜到床前,还一口一口喂到老人嘴里。

20xx年5月的一天,78岁的XX突患脑血栓,医院表示已经无力回天,XX白天晚上守护在老人身旁,老人去世那晚已是深夜两点,她克制着惧怕心理,帮老人擦拭遗体、穿好寿衣,忙到天亮时分。

78岁的XX弥留之际把XX叫到床前,从怀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的布包,拿出仅有的900元积蓄对她说:“XX,800元钱留给我办理丧事,另外100元留给你,你对我这么好,今生不能报答你了。

”XX一心扑在服务老人的工作上,多年来默默无闻地操劳,20xx年2月患胃出血住进了医院。

仅住了10天院,病情刚开始好转,还没得到医生同意,她就赶回敬老院照常工作。

面对别人的不解XX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这样做,值得。

”在家里,XX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母亲。

XX的婆婆患有骨质增生、通风等疾病,她每天下班后都搀扶婆婆在院子里走走促进康复。

后来婆婆病情加重,在床上躺了六年,XX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从不厌烦。

丈夫开着农用车帮人拉建筑材料,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挣钱维持家庭开支,公公病了、儿子因打篮球扭伤手……XX都一个人扛着。

在XX的影响下,她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和上进心。

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钱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搀扶老人坐下;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用。

如今,已上高中的XX儿子尊老爱幼、勤奋好学、成绩优秀。

XX在敬老院和家庭这条直线上奔波着、忙碌着,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她都想老人之想、急老人之急,勤奋敬业、孝老爱亲,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日里日复一日地为他人送去一片片绿荫。

尊老爱亲事迹材料XX,女,19xx年10月出生。

XX于19xx年嫁到XX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与XX结为夫妻。

丈夫XX是一名冶合金场的工人,勤劳爱家,XX也在外做一些零工,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是很快乐。

XX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

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夫妻二人在19xx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从此一家人更是过得十分幸福。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8年,XX的外婆因下雪路滑摔断了腿,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使丈夫安心工作,XX放弃了自己的务工机会,开始担负起了给外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由于外婆年事已高,病痛使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整日唉声叹气,XX整日与外婆说话聊天,老人的脸上才渐渐有了笑容。

自2008年外婆摔断了腿,至今已八年有余,XX一直待在外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

当初,XX既要服侍外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做好饭菜送到外婆手上,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

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

外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外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

看着外婆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XX心疼极了,于是还自学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给老人进行腿部按摩。

然而祸不单行,2014年丈夫务工的工厂缩小规模,裁了不少员工,XX就是其中一位。

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

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

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

在XX的鼓励劝导下,XX慢慢摆脱了阴影,开始去外面打零工,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

然而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15年,XX 的婆婆也将腿摔成严重骨折,从此XX家里的床上就又多了一个病人。

好在婆婆的伤势经过XX的耐心照顾,已经好多了,如今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行走。

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XX的精心照料下,外婆活得很开心,虽然躺在床上,无法下床,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

如今老人已经99岁了,即将迈入百岁大关。

XX打趣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吃饭估计都吃不过我家这位百岁老人!”。

在XX村,XX的事迹家喻户晓,都说没有XX的孝敬之心,她外婆就活不到今天呀!XX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今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交警队队员,并十分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XX孝顺外婆,敬重外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

XX的事迹在XX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

XX同志用八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榜样。

尊老爱亲事迹材料XX,女,19XX年XX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XX年XX 月通过居民选举成为XX社区居委会委员,现在负责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在XX社区,居民经常议论着这样一位普通妇女,她几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逢人就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她的事迹在XX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她就是XX社区的居民XX。

XX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

她几十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常年生病卧床的公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

她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除了被大家交口称赞外,还多次受到上级各个部门表扬表彰。

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邻里节(文明儿女、五好家庭、好儿媳奖、好媳妇奖),2014年 5月创卫先进,2014年“XX幸福家庭”,2014获徐州市“敬老模范户”,2014年度孝老爱亲“XX好人榜”、2015年5月15日荣获徐州市十佳好媳妇等荣誉称号。

面对别人的称赞和上级的表彰,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应尽的责任”。

一、孝敬老人的好媳妇19xx年,24岁的XX和公安工作的丈夫结婚。

婚后的生活比较安宁,婆婆、公公身体还算硬朗,她和丈夫一起忙着工作,第二年生了个宝贝女儿,小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幸福快乐。

19xx年,就在他们结婚的第x年,孩子刚刚2岁,公公突患脑出血,生命垂危。

她把2岁的孩子一人放在家中,连夜和丈夫家人一起将公公送到医院抢救,千方百计给老人治病。

但老人最终还是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

恰巧这个时候,婆婆因文革期间被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的毛病又犯了,被送到东方医院住院治疗。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公公,想着住在医院的婆婆,她心里像倒了百味瓶,很不是个滋味。

但她和丈夫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孝心。

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瘫痪的公公,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嘘寒问暖。

为了不让瘫痪的公公生褥疮,她每天至少要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几天,就用温开水,把老人的周身擦洗一遍。

每次给公公喂药,她都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的嘴里,让老人用吸管吸水把药冲下去。

老人的每顿饭,她一个人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饭菜喂公公进老人嘴里。

一顿饭下来,至少需要1个小时。

自从公公得病后,XX和丈夫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公公和婆婆的病情减轻后,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公公在院子里练习走路。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瘫痪了20多年,她为公公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

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建梅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和精神忧郁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也就是同年,最疼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在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她说:“爸,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是您啊!”她怕80多岁的公公婆婆寂寞,每天都要给他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

为了让老人家恢复健康,她每天都要一大早就去菜场买新鲜蔬菜,活鸡活鱼,换着花样做好每日三餐。

每天都把营养搭配好的饭菜盛好端给公公婆婆,一天三顿,一年365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

公公每年冬天,都要到医院住院治疗。

在这期间,她每天送饭去医院,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公公爱干净,她总是把公公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

她一有空就到医院医生那里,询问病情治疗情况,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每到公公婆婆的生日,还有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XX都熟记于心,不管再忙再累,都会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再张罗出一桌丰盛的菜肴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