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查合同文本结构是否完备
常见问题:合同的开头、正文及结尾三部分不完整。
2、审查合同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是否正确
常见问题:当事人名称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不一致,当事人的银行帐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缺漏,当事人法定代表人、地址等信息与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不一致等。
3、审查合同当事人在文本中的称谓是否前后一致
常见问题:称谓不一致,如买卖合同中,同时存在“买方、卖方”与“甲方、乙方”两种称谓,且没有指代关系。
4、审查合同金额是否准确一致
常见问题:金额只有小写没有大写、金额大小写不一致、数字计算错误、数量级错误、单位错误、分期付款总额与合同总金额不一致、合同金额前后不一致等。
5、审查合同期限的表述是否准确且前后一致
常见问题:如合同上文表述为“期限一年”,下文表述却为“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09年2月”,表述前后矛盾。
6、审查文本行文逻辑是否前后一致、约定是否明确
常见问题:合同中存在前后逻辑混乱、表述矛盾、词义含糊不清、约定不明确等情况。如合同中出现类似“……相关事项由双方另行商定”的表述,该表述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等于没有约定。
7、审查合同条款序号是否连续,合同条款指代是否准确
常见问题:在合同拟定过程中增加或删除一些条款,没有修改相应的条款编号,而合同中往往会出现“参照本合同第××条”或“若出现本合同第××条约定的情形”等具有指代内容的条款,条款序号出错,随之导致指代错误,产生混乱。
8、审查排版是否规范、整齐、美观
常见问题:层级条款的序号不符合使用规范、字体大小不一、页码不连续等。
9、审查数字区间的表述是否明确
常见问题:数字区间存在重叠或缺漏导致约定不明,如维护服务质量考评办法,得分区间的临界值重叠或遗漏,全用“≦、≧”,或全用“﹤、﹥”等,如设置四个分档并支付不同比
例的合同款时,四个分档约定为:70分以下,70—80,80—90,90分以上。上列各分档之间存在重叠,且以上、以下未标明是否含本数,如恰巧考核得分为重叠的分数时,则可以按不同比例付款,极易导致争议。
10、参考范本或惯用文本起草合同时,审查相关信息是否前后一致
常见问题:合同信息前后矛盾、逻辑错误、排版混乱等情形。如直接对模板的条款进行删改,常存在增删之后未相应调整条款序号的情况;未依合同文本增删附件,存在附件指向与附件内容表述不一致的问题;变更合同的条款序号,存在原有引用条款与调整后的条款内容不一致的问题,如原来引用23条作为付款条件,序号调整后,23条已非付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