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调频收音机(FM Radio)一直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老式的晶体管收音机到今天的网络收音机,说明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由变频级,中频放大级,检波和自动控制带路,和低频放大电路构成。
中频放大级电路时指变频输出至检波之间的电路,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频率特性等指标。
从天线感应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输入回路的选择送入变频器。
本振信号与接受到的高频调幅信号在变频器内经过混频作用,得到一个与接受信号调制规律相同的固定中频调幅信号。
该中频调幅信号经中频放大后,送如检波器,把原音频信号解调出来,并滤除残余中频分量,再由低频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AGC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控制中频放大增益。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具有重要应用。
因此,高音质的FM收音机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及电工操作技能。
通过电子工艺实训可使我们学会一些常用电工工具、仪表、开关元件等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接触电学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收音机是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应该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并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锡焊技术是电工、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通过实习要求大家在初步掌握这一技术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完成无线调幅收音机的安装、调试,设计一低频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印板电路的设计。
第二章无线接收机的原理2.1 系统框图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由变频级,中频放大级,检波和自动控制带路,和低频放大电路构成。
中频放大级电路时指变频输出至检波之间的电路,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频率特性等指标。
从天线感应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输入回路的选择送入变频器。
本振信号与接受到的高频调幅信号在变频器内经过混频作用,得到一个与接受信号调制规律相同的固定中频调幅信号。
该中频调幅信号经中频放大后,送如检波器,把原音频信号解调出来,并滤除残余中频分量,再由低频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AGC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控制中频放大增益。
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这样就克服了直放式收音机在接收不同频率的时候灵敏度不均匀的缺点。
而且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既便于放大又便于调谐因此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
这也是超外差收音机名称的由来。
图2—1 超外差式调幅广播收音机组成框图2.2单元电路分析图2-2 六管超外差式调幅广播收音机电路原理图2.2.1 输入回路(1)输入电路等效分析输入电路又称调谐电路或选择电路,作用是从众多的电台信号中选出所需要的信号,并高效地传给后面的变频器,而把其它不需要的信号加以抑制。
输入电路由磁性天线线圈(磁棒线圈的初级,如图2-4所示)。
中波调谐线圈L1,通常用φ0.07mm×7的多股铜制纱包线,采用单层密绕的方法制成。
在普及型收音机中,也可以用单股铜制漆包线绕制。
L1的匝数一般为80~120匝。
当磁性天线较短时,应多绕几匝;当磁性天线较长时应少绕几匝。
L2的匝数一般为L1匝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对于不同匝数的L2,接收效果是:当L2的匝数偏多时,收音机的灵敏度较高,声音较大,但收音机会出现较大的噪声;当L2的匝数偏少时,收音机的噪声较小,但灵敏度较低,声音较小;当L2的匝数合适时,收音机的灵敏度较高,声音较大,而且噪声较小。
图2-3 磁性天线结构图输入调谐电容,双连可变电容器C A (如图2-5所示)、输入连微调为了满足变频电路实现输入调谐回路与本机振荡电路频率跟踪的需要,以保本机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始终比调谐回路的频率高465KHz ,实用中应使用双连可变电容,即输入调谐电容C A 与本机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容C B 是安装在同一根转动轴上的两个可变电容。
当转动转轴时,C A 与C B 的容量将同时发生变化,故,称为双连可变电容器。
在双连可变电容器中,每个电容器都由两组极板组成。
其中一组极板镶嵌在转动轴上,并与外壳相连,称为动片。
应用中为了使双连可变电容器的外壳起到屏蔽作用,外壳应接地,当然动片也就接地了。
另一组极板经绝缘板固定在外壳上,不与外壳相通,也不能转动,称为定片。
当动片全部旋入定片之间时,可变电容器的电容量最大;当动片全部旋出时,可变电容器的电容量最小。
双连可变电容器又分两种:一种是组成双连的两只单连最大电容不一样,这种双连称为“差容双连”,其中电容量大的一只单连接输入回路,电容量大的一只单连接本机振荡器。
差容双连在设计上考虑了超外差收音机的跟踪问题(见跟踪统调),因此,装接时可以省掉一只振荡回路的附加电容(俗称垫整电容)。
另一种双连可变电容器,两只单连的最大电容相等,这种双连称为“等容双连”。
等容双连适用于多波段收音机,但使用时,振荡回路的垫整电容不能省去。
输入调谐回路的补偿电容/A C 与本机振荡电路中的垫整电容/B C ,都是一只容量只有几个pF 的小型电容器,也可称为半可调电容器。
由于它们的容量和体积都很小,故,在袖珍式收音机中,为了缩小元器件的体积,通常使用一种将两个小电容与双连可变电容器装在一起的复合型可变电容器。
在体积较大的台式收音机中,一般使用陶瓷或云母作介质的独立的半可变电容器。
CB图2-4 双连可变电容器外形结构及电路符号磁性天线输入电路如图2-6所示,等效电路如图2-7所示。
由图2-6可知,磁性天线线圈就是输人电路的初级线圈。
L 为调谐回路线圈的电感量,RP 为调谐回路室空载时的并联谐振电阻,RL 为调谐回路的负载电阻,i L r n R 2=,n 为翰入电路线圈初次线圈数比,i r 为晶体管在工作频率下的输入电阻。
C 为调谐回路的总调谐电容。
它包括可变电容器的电容A C 及由线圈分布电容、接线电容、晶体管输入电容反馈至初级的电容及外加输入连微调电容(半调整电容)等组成的总电容/A C 。
调节可变电容 C A 可使LC 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再由L2耦合到下一级变频级。
VindRL图2-5 磁性天线输入电路 图2-6 磁性天线输入等效电路2.2.2 变频器变频器由组成:由混频、本机振荡和选频三部分电路组成。
其作用把本机振荡的频率信号与外来的信号通过VT1混频,从组合频率成分中取出差频为465I L S f f f K H z=-= 的中频信号。
本机采用自激式单管变频电路,即用一只晶体管完成振荡器和混频器的双重任务,如图2-8所示。
R1是VT1的基极偏置电阻,R2为发射极电阻,是为了稳定工作点而设置的。
C1为高频旁路电容,使基极对本振信号来说是交流接地,对外来信号有旁路作用。
A C/A C图2-8 变频器电路图(1)静态工作点电流估算由于本振和混频用同一只晶体管,对本振来说,工作电流大些容易起振,而对混频,由于要求晶体管工作在非线性区,电流不能大,为此工作点只能兼顾,一般C I 取0.3~0.6mA 为宜。
设:Vcc 经R6降压后约为=DC V 2.3V ,80β≈,0.5BE U V =()121 2.3B BE B I R U I R V β+++=33122.3 1.80.0052001080 1.810BE B U I m A R R β-≈=≈+⨯+⨯⨯800.0050.4C B I I m A β==⨯=所以,R2上的直流电压约为0.8V 。
(2)本机振荡电路的原理分析VT1、T2、CB 和R2、C2组成互感耦合反馈式LC 振荡器,共基调发式振荡电路。
T2中的主振线圈L 和可变电容CB 决定振荡频率。
满足465I L S f f f K H z =-=反馈电压取自振荡线圈T2次级的一部分,混频器的本振信号经C3接到VT1发射极注入。
该电路振荡的幅度条件,可通过调节T2的L1和L2的相对位置或圈数满足。
振荡相位条件靠L1和L2的绕向与接法来实现。
调节可变电容C 值,可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
为了避免晶体管低输入阻抗对振荡回路的影响,晶体管VT1的射极只接入振荡线圈T2次级的一部分,以提高LC 回路的Q 值,容易起振。
由振荡频率:max 16064652071L f K H z =+=、min 530465995L f KHz =+= 得频率覆盖系数:222m ax m in 2071 4.33995L fL f k f ⎛⎫⎛⎫==≈ ⎪ ⎪⎝⎭⎝⎭所以: 2max min0260 4.333141 4.331f f C k C C pF k --⨯==≈--T2次级线圈电感为: ()()222m in m ax 025330253303460.9956014L L H f C C μ==≈++(3)混频电路的原理分析接收电台信号S u 由输入回路线圈次级耦合至VT1基极。
本振信号L u 控制VT1跨导,使跨导随t 按本振规律变化的时变跨导,S u 经该时变跨导的1cos L g t ω放大后,集电极电流中的中频L S ωω-分量:121g U I im im =(式中Cg g =121称变频跨导)在中频负载回路T3上形成中频输出电压。
中频回路对本振而言L f >>I f ,视为短路。
本振次级线圈对I f 而言,视为短路。
C1是交流旁路电容;R1是偏置电阻,控制工作点。
R2、C2形成软激励振荡时的负偏压。
VT1直流电流停振时比振荡时略有增大。
电台信号S u 和本振信号L u 通过VT1变频后,由T3组成的谐振回路选出465I f K H z =的调幅中频信号,达到频率变换的目的。
C B 是双连可变电容器的振荡连,当输入信号调谐频率改变时,本振频率也要随之改变,使本振频率始终高于输入信号一个中频。
2.2.3 中频放大器输入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差出的中频信号I f 恒为某一固定值465kHz ,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我国规定调幅收音机的中频为465 kHz ),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它可以在中频“通道”中畅通无阻,并被逐级放大,即将这个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
而不需要的邻近电台信号和一些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所产生的差频不是预定的中频,便被“拒之门外”,因此,收音机的选择性也大为提高。
本调幅收音机只有一级中放,由VT2和T3、T4两只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相应的电容构成的谐振电路构成,该电路为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
(1)静态工作点电流估算因为VT2的基极上偏置电阻R3接至VT3的集电极,所以,必须先找出VT3的集电极静态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