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保险法概述
第一节保险合同的订立程序 第二节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缔约义务
投保方的法律义务
保险方的法律义务 第三节保险利益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效力
第一节保险合同的生效 第二节保险合同效力的变更
第三节保险合同效力的解除
第四节保险合同效力的中止和恢复
课程主要内容(章节设计)
第五章保险合同的条款和形式 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条款 第二节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 第三节保险合同的形式 第六章保险合同的履行
相关学术资源介绍
-学术期刊
《保险研究》、《上海保险》、《中国保险职业学院学报》等。
-以书代刊
《保险业法制年度报告》(2006、2007)法律出版社 《保险法评论》(第1、2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009年 《海商法保险法评论》(第1、2卷)知识经济出版社2007、 2008年
1、保险私法:调整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之间保 险关系的行为规范。 --保险合同法和特别法
法律关系主体平等; 当事人双方通过协议确定和改变权利义务关系(任意性);
2、保险公法:调整社会公共保险关系的行为规范。
--保险业法
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国家; 权利义务关系不受当事人自主行为而改变(强制性);
5、《保险法学》覃有土 樊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6、《保险法学》(第二版)徐卫东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
7、《中国保险法原理与适用》,许崇苗、李利著,法律出版社
2006年 8、《保险法学》(第二版)魏华林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相关学术资源介绍
——保险法领域主要知名学者及其著作
“保险法是以保险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保险关系即是指当事人之间依保险合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 系和国家对保险业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关 系。”
1、保险合同法 2、保险业法 3、保险特别法 4、社会保险法 5、政策性保险立法
(一)广义保险法与狭义保险法
(二)保险法的公法性质和私法性质
三、保险法的地位和体例
(一)保险法与民商法、经济法的关系
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制度
民商合一:保险法为民法的特别法; 民商分立:保险法为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合同法、公司法)
(二)保险法的立法体例
分别立法之德国模式:保险合同与保险监管两个单行法律; 分别立法之日本模式:保险合同在《商法典》,业法单行; 分别立法之意大利模式:保险合同在《民法典》,业法单行; 合并立法之法国模式:《保险法典》 英美立法模式:保险合同无成文法;
第一节保险市场
第二节保险业组织类型
课程主要内容(章节设计)
第十三章保险中介制度
第一节保险中介制度概述 第二节保险代理人 第三节保险经纪人 第四节保险公估人
第十四章业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节保险监督管理制度概述 第二节保险业的组织监管 第三节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 第四节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 第五节保险业的自律管理体制 第六节保险法律责任
1、《合同法新论-总则》王利明崔建远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 2000年修订版 2、《民法总则研究》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新编公司法教程》(第二版)江平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年
4、《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王保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4年
5、《新公司法制度设计》赵旭东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
6.保险集团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相互保险公司、自保公司、政策性保 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及监管; 7.保险公估公司、兼业保险代理机构、专属保险代理机构、个人经纪人、 保险营销员的定位及监管; 8.保险行业协会的定位及职能; 9.保险资金运用模式的创新和投资渠道的拓宽; 10.保险公司业务范围的科学分类及划分标准; 11.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保险条款费率的监管方式; 12.监管机构对保险失信行为的处理; 13.保险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及监管。
相关学术资源介绍
——保险法领域主要知名学者及其著作
1、《中国保险法简明教程》编写组 编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年 2、《保险法》(第二版)陈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保险法》(第二版)李玉泉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
4、《保险法》(第二版)温世扬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
三、保险法的地位和体例
(三)保险法与临近法的关系:衔接和适用
1、海商法
2、刑法 3、反不正当竞争法 4、其他
四、保险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法学概论基本原理回顾) 法的渊源在法学中一般是指法律的形式意义上的构成,是指法的各种表现形 式。 (二)保险法的渊源 1、法律法规 2、行政法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2001年颁布) 3、行政规章 4、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 的解释(征求意见稿)》 200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海上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 定》 2002年3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 干问题的规定》 2005年3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 意见(试行)》 2008年12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 意见》
第三节我国保险法的历史演进
一、建国前的保险立法 二、1949年后台湾地区的保险立法 三、新中国的保险立法(p42)
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改征求意见的通知(04-11-19) 为了适应入世后新形势的需要,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作了针对性的修改。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快 速发展和法律环境的持续变化,现行保险法中的一些规定已经不适应 保险业发展和监管的需要。为此,中国保监会再次启动保险法的修改 工作。现将本次修改工作的重点公告如下: 1.保险合同的成立与效力问题; 2.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与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3.保险价值、保险金额与重复保险; 4.财产保险条款的规范; 5.人身保险条款的规范;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保险立法:以美国为例
1945年美国联邦议会通过“麦克伦-福克森法 案”(McCarran-Ferguson Act)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ramm-LeachBliley 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 2004年8月25日,“各州现代化和监管透明化法 案”(State Modernization and Regulatory Transparency Act,简称SMART法案)HR.1065 2006年4月5日,“国家保险法草案”(National Insurance Act)S.2509
新华社北京2008年8月1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 会议认为,为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加强对被保险人利 益的保护,加强和改善对保险市场的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有必要针对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 情况、新问题,对现行保险法进行修改。保险法修订草案进一步明 确了保险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对保险行业的基本制度和自律 规定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并强化了保险监管机构的职责和监管 手段,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 法(修订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 审议。
第一节索赔和理赔概述
第二节索赔的条件和程序 第三节理赔的程序
课程主要内容(章节设计)
第七章财产保险合同概述 第一节财产保险合同的概念和适应范围 第二节损失补偿原则 第三节重复保险 第四节保险代位求偿权
第八章特殊财产保险合同
第一节责任保险合同 第二节信用保险合同和保证保险合同
课程主要内容(章节设计)
保险法修订草案是由中国保监会组织起草,并经国务院 法制办协调、修改,于8月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 过。8月5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保险法修订 草案的议案。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于8月12日对议 案进行了审议。8月2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四次会议举行,受国务院委托,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作关于提请审议保险法 修订草案的议案的说明。
授课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法学角度系统介绍保险法的基本理 论与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要点, 了解保险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 并培养学生对保险法律相关案例和实务的观 察分析能力。 先修课程要求:保险学原理、民法原理
教材:
《保险法》贾林青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吴定富,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最新保险法条文释义与案例解析》,周玉华编著,人 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主要、地位和渊源 第二节国外保险法的沿革
第三节我国保险法的历史演进
第四节我国保险法的基本准则
第二章保险合同概述
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第三节保险合同的主体和客体
第四节保险合同的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章节设计)
第三章保险合同的订立
第二节国外保险法的沿革
一、保险法的产生(p33) 二、国外保险立法概况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保险立法:以德国为例
德国在1908年颁布了《保险合同法》,共有194条。 2003年6月德国保险合同法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改革初步意见,最后 公布了专家共同拟定的新保险合同法草案。2006年10月,德国联邦 政府审定后的保险合同法草案公布,并提交给联邦议会审议。该新保 险合同法案已经于2008年1月1日开始生效。 此次保险合同法的修订是德国保险合同法有史以来一次很大的改动, 基本上抛弃了原有的条款编排,完全重新改写,这在德国是首次对保 险合同法作如此大的修改。 新保险合同法,分为3编,215条。对保险的分类(专指非海上保险 的分类)方法是:将保险分为三大类:损害保险,生命保险和意外伤 害保险(其中包括健康保险)。